APP下载

对中国模具2025的思考与畅想

2015-03-21周卫珺周永泰

电加工与模具 2015年4期
关键词:模具制造业人才

周卫珺,周永泰

(1.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北京 100823;2.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北京 100044)

进入2015年以后,有关“中国制造2025”的报道不断出现在报刊、杂志等各类媒体上,且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后,“中国制造2025”已变成媒体的热点和大家的行动指南。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颁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无疑吹响了建设制造业强国的进军号,使建设制造业强国成为了国家意志,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且特殊的基础工艺装备,素有“工业之母”之称,模具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模具定会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模具2025”也必将顺理成章地成为我国模具行业的行动纲领。相信过不了太久,“中国模具2025”或类似的今后十年模具行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就会出现,虽然迄今为止,有关这方面的权威资料尚未公布,但也因此给大家留下了极广阔的遐想空间。

在我国制造业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之时,“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十年行动纲领,也是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行动指南和实施路线图。现代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质量、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低下,生产方式粗放等都正在加深危机感,而“中国制造2025”突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五方面指导方针,明确了提高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行工业强基和绿色制造、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等战略任务和重点,提出了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等战略对策。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模具行业。

1 模具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模具制造业已形成了每年2000多亿元的产能,实现了每年70多亿美元的外贸规模,这已使我国变成了世界模具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然而,从行业的总体水平来看,我国与世界模具强国尚有很大差距,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为尽快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需尽快解决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我国模具行业虽然已有5个国家级创新机构、10多个省市级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许多个地方、企业的技术中心,且这些机构已成为我国模具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中最主要的力量,但他们大都存在着设施和条件欠好,经费普遍不足,科技人员在理念、设计、工艺、技术、经验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等问题。从模具行业所拥有的专利角度来看,虽然已有相关专利6万余项,但其中的发明专利不足三成,三分之一以上的专利由海外机构或海外人士创造,且还有许多专利技术尚未得到很好的应用,产业化率很低。同时,就整个行业来说,除了部分重点骨干企业之外,每年投入到新产品和科技研发上的投资费用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之零点几,属严重不足。因此,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2)产业结构亟需调整

中低档模具产能过剩,中高档模具供不应求,这也是众所周知的模具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以大型、精密、组合、高效高性能模具为主要代表的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模具在模具生产总量中的占比虽然在逐年提高,但与国外模具强国相比仍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是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模具技术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宁当鸡头不做牛尾”的老观念还普遍影响着行业的协作与整合,这也会导致结构的不合理。在从模具大国向模具强国的转变中,上述及其他许多不合理的结构及其影响都亟需调整。

(3)粗放式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亟需转变

从历史来看,作坊式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模具行业的主流,虽然正在逐渐改变,但速度较慢。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粗放式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仍普遍存在。虽然模具行业是我国机械工业中推广数字控制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较早的行业之一,但就整个行业来看,除了少数重点骨干企业外,两化融合普遍做得还不够好,信息化水平也较低,这就造成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落后,更造成了管理落后甚于技术落后的状况。为使模具行业尽快由大变强,生产经营管理向现代化和精益化转变是大势所趋。

(4)人才发展落后与行业发展的关系亟需改善

行业发展,关键在人,人起着决定性作用。模具行业人才发展落后于行业发展的情况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近年来更为严重。招工难、招技术工人更难、招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难上加难的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模具行业的发展。不断提高职工待遇和高薪聘用人才使人工费用在模具成本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导致不少企业越来越难以为继。新培养的员工不能很快适应岗位,老员工迫切需要知识更新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但大多数企业却对职工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培训积极性仍然不高。师资力量尤其是高水准的师资严重不足和教学条件较差等,也是造成人才发展落后于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模具行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人才的发展,必须尽快改变目前人才发展不适应于行业发展的严峻状况。

2 模具行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由大变强,使我国模具制造业尽快进入世界模具强国之列,这一行业发展的总目标毋庸置疑。在此总目标下,会有一些分目标及许多任务。如:创新能力得到实质性的增强,使行业整体水平尤其是信息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模具的精度、寿命、可靠性等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提高中高档模具在模具总量中的占比和模具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水平模具自给率大幅提高,并使出口模具不但在数量而且在技术含量及附加值方面有很大提高;不断提升企业生产和管理水平,缩短模具生产周期,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并尽快赶上先进工业化国家水平;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拓展模具市场,使模具产品及配套服务尽可能多地满足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需求;模具自身生产方式不断向现代化迈进,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得到较快提高等等。要实现上述目标和完成这些重要任务,确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全行业加倍努力。

3 对中国模具2025的思考与畅想

德国的“工业4.0计划”及许多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重塑制造业优势,正在促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并使新一轮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涌动。应运而生的“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列为指导方针和主要内容。模具制造业必须融入“中国制造2025”,并以这5项内容为基点进行思考,适时提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路线图。

3.1 创新驱动

创新是灵魂。模具行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改变长期以来的中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中低端产品供过于求的被动局面。一直以来,模具都处于为主机和制品行业服务、以满足主机和制品用户为主要目标而缺少创新的被动地位。对创新不够重视,创新动力不足,整个行业的创新机构数量少且力量薄弱,研发投入太少,这些都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原因。由于模具行业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微型企业,单个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因此,改变观念,增加投入,增强实力,改善条件,配置好资源,争取国家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形成产学研用互相合作、共同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等都是其正确选择。

在过去的模具行业发展历史中,电加工、数控、计算机辅助等技术在行业中的创新应用曾极大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而现在,数字化信息化集成、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已开启在行业中的创新应用进程,无限的发展空间等待着全行业去万众创新。模具不单只是为了保证成形出合格的制件,还将积极地从单纯控形向着与控性控质同时实现的方向发展;突破单个模具的框框,运用创新思维,使模具向着模具集成制造单元和以模具为核心的高水平集成制造单元方向发展等等,也都需要用许多创新成果去加以充实和实现。相信创新一定会成为行业的一致行动,我国模具制造业中享有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保护的成果也将越来越多。

3.2 质量为先

质量是生命。可制造性、稳定性和寿命等都是衡量模具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各项指标都令用户满意的产品才是高质量的产品。主动替用户着想,能提供使用户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模具更是高质量的产品。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质量为先的思想才行。

近年来,为降低价格而用较次的原材料和零配件来不合理地“节约成本”,在行业中屡有发生。对原材料和零配件降低要求,对设计和加工降低要求,必然会降低模具产品的质量,不少企业已吃过低价竞争的苦头。一切为用户着想、追求产品的高质量,才是模具行业发展的保证,更是企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发展的根本。质量不但是产品的品质,更是企业的品质。高品质的企业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虽然现在许多企业通过了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但要真正做到高品质,不但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企业领导的决心与志气。我国模具行业在讲究细节方面与国外优质产品差距较大已是共识,因此,更要讲究细节,打造精品,精益求精,提倡质量诚信和品牌培育。追求发展应该质量先行,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这才是正道。

3.3 绿色发展

目前,环境污染已严重制约了工业发展,我国的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合理使用资源、实现绿色制造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使用模具进行产品的成形制造,本身就具有生产效率高、一致性好、低耗低成本及可实现较高的精度和复杂性等优点,也是十分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因此,模具行业应努力发展自身,为工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撑。虽然模具制造本身在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方面尚无突出问题,但同样必须从大局出发去追求绿色发展。物尽其用,尽量利用好资源,处理好废气废液,做好防尘消音措施等,模具行业仍有许多事情要求全行业去做好。

模具的绿色发展应从设计开始。目前,模具优化设计,模具结构优化,基础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可互换,工艺优化以及提高材料利用率等都已逐渐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各种模具修复和再制造技术及回收再利用,虽然早有应用且发展不断,但总体来看,并没有被提到重要的日程和位置上,离绿色发展尚有较大差距。这些方面尚有许多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3.4 结构优化

行业的结构优化最主要的是技术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且应从企业做起。当然,这也需要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统筹、引导、支持和推动。目前,我国模具行业已有2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和2万多家小微企业,且情况各异。对企业来说,应立足于市场,根据自身的条件与特点正确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与方向,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了解行业的总体结构情况和趋向,预计今后市场的发展情况,尽量做到知己知彼是十分重要的。

对一些实力较强的大企业来说,除了做好模具这篇文章之外,发展以模具为核心的延伸产业链及向外向型、服务性(含生产服务型)方向发展是可取的,这已有不少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外向型不单是产品出口,更重要的是逐渐向服务出口、资金出口及技术出口迈进。对大多数小微企业来说,努力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一方面,行业间的界限正日渐趋淡;另一方面,社会分工还在不断细化。因此,当“鸡头”固然不错,但能做好“牛尾”也是有前途的。行业需要协作与协调,市场也对协作与协调提出了要求,更何况是“鸡头”不能过多,过多而协调不好就极易产生不当争斗。

积极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创造性地采用各种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整个行业的整体水平,使模具产品不断提高水平,使中高档模具在模具总量中的占比不断提高;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和外向型经济,使模具产品能尽可能多地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各部门的需要,尤其是很好地支撑国家重点工程、重点技术装备和相关项目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等。这些都是模具制造业结构优化的重点,且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标志性。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兴起,一些新兴产业、新材料、新的成形工艺和模具将逐渐成为模具行业新的增长点。待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模具分类很有可能会突破过去10大类46小类的框框。企业在细分市场的大海中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与前景。

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模具制造业已进入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中国模具自1985年有了第1次独立统计以来,到2010年的25年间,年化复合增长率接近20%,而2011年~2014年的4年间,年化复合增长率已下滑到10%以下。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在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两化深度融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和虚拟技术等,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发展智能模具及为智能制造服务,推动模具的智能化设计和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化制造,以极大的热情为装备轻量化(尤其是汽车轻量化)等绿色制造服务;同时,利用好以三维打印为主要代表的增材制造技术,建立好为广大中小微型企业服务的模具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等,每个方面都有许多文章可做,值得全行业去畅想,去开展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市场是多元化的,尤其在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围绕模具及其相关产业链中的各种产品、零配件、组件和先进工艺等,瞄准新需求,抓住新机遇,拓展新产品、新业务,小微企业同样能实行转型升级,大有作为。此外,一些高水平、具有代表性、方向性和标志性的模具产品在结构优化中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为D级及以上等级高档轿车服务的各类模具、检具和模夹一体化产品,精度达到0.1 μm及更高精度的超精密模具,能与3500 r/min及以上运行速度的高速冲床相配套的精密高速级进模、多工位级进精冲模和连续复合精冲模,为大型、复杂制品服务的各种高效、多色多料注塑和注塑后压模具,为装备轻量化服务的大型、薄壁、复杂有色合金压铸模具,超高强度板及中空件成形模具,为新材料成形服务的微特模具,高效、多工序、多功能组合的模具及模具集成制造单元和以模具为核心的集成制造单元,高档、特殊模具标准件及组件等。这些产品的难度和技术含量都很高,能代表世界先进水平,具有方向性和标志性,目前我国还不能生产或刚刚起步。但要实现模具强国梦,这些产品还应努力攻关、研发并逐步产业化。

除了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外,结构优化当然还应包括本文未涉及的整个模具行业的组织结构和产业链及其布局的优化,以及外贸结构和人才结构的优化等。

3.5 人才为本

创新的主体是人,发展的关键也在于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发展高端更需要高水平、高素质人才。模具行业长期以来一直缺乏人才,尤其是高水平、高素质人才更匮乏。由于模具行业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从事模具工作的人员任务也十分繁重。因此,在人才总体不足的情况下,除了少数企业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方面做得较好之外,“跳槽”现象在许多企业频繁发生。这不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还会影响企业对员工培训的积极性。

目前,学校学历教育和职工培训的发展都跟不上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模具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已越发显得重要。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机制对人才培养十分有利,有针对性地定向培养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智力”引进的路也已被证实是可取的。良性有道的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但对人才的恶性竞争极不应该,企业应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地培养员工对事业和企业的忠诚。为了“中国模具2025”,模具制造业需要大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重要且艰巨的任务,政府有关部门、学校、行业协会及企业等都应重视并行动起来,才能又多又好地培养出能满足行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把人才为本扩大一些就是以人为本。企业把以人为本做好了,不但能留住人才,还能吸引、聚合人才。人才问题解决得好,行业发展才更有希望。

4 结语

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持续的发展能力是制造业强国的四大主要特征。模具制造业既然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四大指标自然也是模具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为了能达到进入世界模具强国之列的要求,全行业应结合模具行业具体情况把这四大指标进行细化,如制造强国用18项二级指标来评价的那样,制订出一个模具制造强国的评价体系,这可以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争取到2025年,我国模具制造业进入世界模具强国之列!

猜你喜欢

模具制造业人才
人才云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电加工与模具》征订启事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模具制造中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