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版蒙古族文学史的编撰研究——以苏尤格主编版和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版蒙古族当代文学史为例
2015-03-21阿荣
阿 荣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081)
文学史的基本使命是客观地书写文学发展的历史面貌,准确地批评不同时代的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等文学活动的历史地位,探讨文学发展的规律。苏尤格主编、1995年出版的蒙文版《蒙古族文学史》(当代)和特·赛音巴雅尔主编、1999年出版的汉文修订版《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是研究蒙古族当代文学的重要著作。两部著作已获学术界的认同,确定了其在蒙古族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地位。
一部文学史既渗透着编者的文化观、文学观、文学史观,也受到时代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文学史是各有特色的[1]。两部文学史虽然编写背景、体例的编排、对作家和作品的评论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蒙古族文学史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相当可贵的成就。而且一部是用蒙古语编写,一部是用汉语编写,这便形成了对蒙古族当代文学的再生产与再传播。本论文主要研究两部文学史的编撰特点,在类比过程中寻找它们的差异,展示各自的特征,便于了解蒙古语和汉语编写的蒙古族文学史的特点。
一、撰写背景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史的编写,都是存在于时代政治、历史、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当中。脱离特定的时代背景,就难以准确地掌握时代对文艺的要求以及读者的审美需求。文学产生、发展、演变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党和国家组织的、有计划、有规模的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并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达到高峰。198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部联合发出《通知》强调: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无论在政治上或是在学术上都有重要的意义。[2]这样,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写进入了繁荣时期,相继出版了各民族的文学史。
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指导下,我国蒙古族文学出现了新的繁荣景象,作家队伍规模逐渐扩大,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作家用蒙古文、汉文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字创作,对自己民族的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撰写一部反映新中国蒙古族文学面貌的著作是非常有意义,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的编审、作家特·赛音巴雅尔,从1983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决定撰写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蒙古族当代文学的著作。1985年末,他同中央少数民族翻译局蒙文室、中央民族大学的蒙文系和汉语系、中央人民广播台民族部、《北京文学》编辑部、民族出版社蒙文编译室等单位的专家联系,明确了编写一本蒙古族文学史的相关细则。于是,在京工作的部分蒙古族文学工作者共同协商,写出详细的编写提纲,分别担任各部分的撰写工作。这部《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的蒙文版,分上、下两册,作为向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献礼书目,1987年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汉文版是根据蒙文版文学史翻译而成的,汉文版1989年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第一次出版。《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汉文版)是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的系列三部著作之一。这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论述新中国成立40年来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发展历程的书,是中国第一部《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也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单独一个民族编写出来的第一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1999年出版了修订版的《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作了如下修改:对某些章节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增删;补写了过去漏掉的一些作家与作品;重新加工了文字等。
内蒙古大学蒙语系教授苏尤格为了给全国高等院校的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的师生,在电视和信件学习的蒙古族学生编教材而写了蒙文版《蒙古族文学史》(现代、当代)。这部文学史参考大学教学提纲在原来使用的一些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从文学史的内部规律入手,选择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潮流,努力反映蒙古族文学的基本状况以及发展规律。在内蒙古高等院校蒙文教学材料编写与翻译组的指导下,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通辽市教育高等学校、赤峰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的老师组成了编写委员会,一起协商规划了本教材的结构、内容、语言风格以及写作方法等。这部编写这部文学史时还参考了伍岳、扎拉鹏嘎、特·赛音巴雅等人编写的文学史。这部文学史1995年于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分现代和当代两部,分别于1996年、1998年、2002年、2005年作了四次修订,2004年出版了修订版。苏尤格主编的《蒙古族文学史》(现代、当代)成为全国8个省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使用的教材,1999年12月获全国大中专院校少数民族文字优秀教材一等奖。
二、入史标准
一部文学史的核心要件是作家和作品,对于每一位文学史的编写者来说,如何对史料进行筛选以及重新排列组合是难度最大的问题,也是关键问题。当时的文艺标准、编者的文学观与价值观决定着入选的标准。一般常见的标准有:历史的、人性的、审美的等。谈论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的总原则时,邓敏文说:“即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坚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本方针;正确反映本民族各个历史时期所产生的各种主要文学现象;突出介绍本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努力揭示本民族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特点;认真探索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在学术思想上应达到本民族的基本认识水平和当代的学术高度。”[3]需要强调的是,研究是没有任何边界可以约束的,但作为一名修史者,在大量史料当中需要选出代表性的东西,否则,其撰写的文学史会成为一堆史料的堆积。
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从创作主体来看,可以分为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从创作的语言来看,又可分为母语文学和非母语文学。《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的编者特·赛音巴雅尔说:“不管他是内蒙古的、东北的、西北的、北京的,或是黄河、长江以南的蒙古族作家;不管他是用蒙古文写作的,还是用汉文写作的,或是用其他少数民族文字乃至外文写作的蒙古族作家;也不管他是写蒙古族生活的,还是写其他民族或者写外国生活的蒙古族作家,只要他是蒙古族,在蒙古民族文学发展史上增添过光彩,起过一定的作用,有过一定的贡献,我们都要写进这部著作里;他在蒙古族文学发展史上该占什么位置,就占什么位置。对每位作家的介绍,对每篇作品的评价,力求作到全面、系统、准确和公正。这是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4]14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的汉文版《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包括了1949年至1999年之间蒙古族文学史上出现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以及作家作品等。本书介绍了79名作家,其中母语创作的作家就有56名,还有汉文、维文和哈萨克文创作的作家。从地域的角度来看,本书包括了全国范围的蒙古族作家。
《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打破了以往的经典作家作品的重视,主要关注每位作家在蒙古族当代文学史发展的长河里所应该占有的地位,相比以前很多文学史著作,本书对很多作家作品进行了重新的筛选,书中淡化了一些经典作家作品的介绍,同时其他著作里容易忽略的作家作品进行了描绘,一切遵循“文学史”的标准。但本书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对蒙古族文学史的界定不够明确,所以入选了一些不该入史的作家作品。比如这部文学史中介绍的李准生长于非蒙古族聚居地区,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反映了黄河地区人民的生活,作品没有包含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内容。这样的作品很难成为蒙古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能成为蒙古族文学史研究的主要对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学术界对蒙古族文学的概念、范畴和界定标准不一致而导致的。如果某位作家的作品不符合蒙古族文化环境的需求,而在与文学史上许多作家作品的对比中不够标准,编者应该慎重考虑类似作品的入史问题。
苏尤格主编的蒙文版《蒙古族文学史》(当代)则在内容上包括了新中国成立至90年代的蒙古族文学现象。总体上来说,苏尤格的这本入选标准遵循了“突出介绍本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努力揭示本民族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特点”[3]的原则。本书里介绍的作家的作品主要反映蒙古族地区的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基本上没包括反映其他民族生活的作品。从入选的作品来看,文学史引用作品不可能太多,因此选择的作品必须是作家的代表作,而且引用的作品要能够反映出作家的文学创作特点与成就、文学史地位,或者反映出某种文体的创新,甚至某个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以及成就。在引用文学文本方面,两部文学史大同小异,所选的作品基本上是大家认同的名篇佳作。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精准的史料是编写文学史的基础和起点。文学史家对史料的理解和解释,只有建立在精确的基础上,才能够反映出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两部文学史包含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电影、评论等丰富的作家文学内容,但它们都忽视了蒙古族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的汉文版文学史中完全没有涉及民间文学的内容,苏尤格主编的当代文学史中有一章介绍了民间艺术家的作品。苏尤格主编的《蒙古族文学史》(现代)中,注重介绍蒙古族民间文学,但当代文学史中减少了民间文学的内容。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的蒙文版《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文学中一章介绍了蒙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情况,但汉文版的文学史中没有涉及民间文学的内容。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对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民间文学如何进行断代,确定民间文学作品的创作年代,流传范围,把握其发展脉络,从而在文学史中加以叙述,这些都是长期以来蒙古族文学史编撰过程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三、编排体例
文学史的体例是就著作本身的结构设计而言的,就是文学史采取的形式和框架。任何一部文学史都有自己的体例结构。“凡是编写文学史,不能不涉及‘体例’问题。所谓‘著述体例’,不仅仅是章节安排等技术性问题,还牵涉到史家的眼光、学养、趣味、功力,以及背后的文化立场等,不能等闲视之。”[5]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结构的文学史层出不穷,“文学运动、论争、思潮论”“作家论”“文学体裁论”,这三个板块的组合式结构颇为流行。这种结构使得文学史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文学运动、文学论争、文学思潮以及一些重要作家和几种题材上,显然不能体现文学发展的整体面貌,而只是对丰富的文学活动的一种剪切或者是掩盖,无法达到还原历史,当然也无法全面、客观地展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变更的内外因素。
文学史体例最外在的表现是章节的安排,从目录中便看出作者的意图。苏尤格主编的1995年出版的蒙文版《蒙古族文学史》(当代)共14章,每章后面有思考题和参考书目,这是其一大特色。章节编排采用简单明了的“体裁论+作家论”的体例模式:首章简短的描述各类文体的发展背景,接下来是分章论述作家与作品。这种体例,比较注重介绍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作家的代表作品,基本上按作家出生年代的先后排列;同时代的作家又可按其成就的大小来排列。在文学史的编写中,这种体制编排值得注意。它虽然也按传统体例编排法,但注重突出各类文体的性质、走向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蒙古族当代文学由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已有了一些公认的作家,这就使得当代文学史的编撰很难放弃作家论这种体例。一些学者认为这种“作家本位制”的方法容易导致将一部文学史变为一个一个作家与作品评述的排列和组合,很难体现出文学史发展的总体面貌,更看不出文学史的发展逻辑和演变规律。反映出文学史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现“史”的发展线索,这也是编写文学史著作的基本要求。苏尤格的文学史,忽视了“史”的发展线索,过于注重了作家作品的评论,未能很好地描绘出文学史的发展历程。
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的1999年出版的汉文修订版《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的主要特点是将各种类型的文学样式放在各个历史时代当中,然后再按体裁与时代先后排列,合编成书。本书共10编,设计了44章,按照文学史发展的历史时间分期:主要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文学、“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的文学、新时期的文学。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著作每编都按照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和电影文学的顺序安排具体内容。特·赛音巴雅尔的文学史系统性更强,内容比较全面,涵盖中国各地区的蒙古族文学。而且在书中,对同一个作家的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进行比较研究,这样有利于理解不同时期文学创作状况和风格。这种排法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先总论后分论”,先讲述文学思潮与时代背景,接着再谈时段内的作家与作品。这种体例的优点是能从目录上看出一个历史阶段文学发展的情况,如有哪些文学样式与哪些重要的作家作品等,有位学者指出:“文学史实践必须努力复现出文学作品的文学史意义,这种意义单从作品本身是无从体现的,只有将该作品置于它所处的创作环境中,既理解和追溯它的源,也追寻它在当时的意义和对后世的作用,也就是流,这样的文学史考察才称环节完备。”[6]但这种方法容易忽略各种文体在各历史时期的关系,对一些跨时代的作家作品也不好介绍。例如,玛拉沁夫的小说《茫茫的草原》的介绍,小说上部的评论出现在十七年文学的小说部分,下部则出现在新时期小说部分。这种编排法将一部作品分开起来,失去了历史的连贯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理论研究、文学传播研究、文学生产体制研究等新式研究的兴起,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写也逐渐吸收相关方法,从而进一步地丰富了文学史的体例选择。当然,并不是说传统的体例论不能使用,毕竟作家和作品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因此作家论、体裁论也是必需的,但要避免这种体例的僵化与板结的状况。我们提倡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体例的创新与大胆尝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除史家们模仿传统的模式,根据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具体情况制定体例,使少数民族文学史以丰富多彩、符合实际情况呈现在读者面前。
四、批评视角
批评视角是多层面的,有宏观微观之分。比如,评述作品的时候,可以从文化的、审美的、比较文学的视角入手,这属于属微观层面。但是史学家应该把视野放得开阔一些,从整体上,综合的视角,或者是“大文学观”的视角入手,这属于宏观角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各种形式编撰的蒙古族文学史和专史出了不少,获得了一些成就。但因部分编写者的论述按照时代背景介绍、作家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分析到地位影响论定的固定模式,评价标准单一,即便是在单篇论文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论文采取传统的批评方法,没有创新点,无法与时俱进。两部文学史按照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这样一个线索的模式贯穿下来,并将重点落在对时代背景与作家作品的关系介绍以及对代表作的评析上。这作为一种传统的批评方法,固然有其自身的优点,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一是批评视角单一,没有创新之处;二是容易忽略不同作品生成的关系。
虽然两部文学史的叙述视角比较单一,但各有其自身的特点。苏尤格主编的《蒙古族文学史》(当代)对重点作家作品能够集中分析,主次处理分明,从文学风格、艺术特色、表现手法到作品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它对作家作品的梳理和评述也是过去文学史著作基础上发挥编者的个人创新能力,表现出独树一帜的学术探索价值,但是对史的线索的描述不够清晰,某些观点比较陈旧,缺少创新点。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的汉文版《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对文学现象的解释、评价注重历史主义的观点,要求恢复历史的真面貌。它主编的文学史中对史的发展线索描述清晰,内容全面,观点新颖,学术性比较强。这部文学史注重在蒙古族传统文化语境中考察文学作品产生与发展的逻辑,不仅适合于研究对象的特点,而且便于追寻蒙古族文学史的根源,向深处挖掘。认真阅读该著作之后能对蒙古族文学的有所了解,不只是欣赏文学作品,而且还可以见其产生的土壤,认识其根系。本书重点分析蒙古族文学的生成、发展以及其特点,与本民族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因此而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民族精神面貌等密切相关。作家扎拉嘎胡说:“我们蒙古民族的文学,必须立足于蒙古族生息、繁衍的土壤里,面对蒙古族的悠久历史,开掘蒙古族的深层文化,从而反映当今的社会变革、民族气息和蒙古族人的精神风貌。”[7]可见,作者的创作素材是源于蒙古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民族精神。这部文学史对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到探讨艺术特色中考察这些作品中所描绘的充满蒙古族游牧文化特色的社会生活。例如本书对浩·巴代小说的分析:作品对其风土人情的描绘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土尔巴特的历史、风习、文化背景、爱憎历历在目,作品弥漫着草原气息[4]353。蒙古族文学的民族特色始终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性相关,并体现在历代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之中,因此分析作品的民族特色是十分必要的。
两部文学史对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与艺术手法进行阐释时,强调政治性的标准,充分体现当时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这与当时分析文学作品的评价套路一致,即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侧重文学性,兼顾政治性。政治题材作品是蒙古族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蒙古族当代文学史及其发展演变轨迹,有个明显的特征是,十七年的作品与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的作品、新时期作品,都涉及与政治有关的内容。政治题材作品的出现有着自身的价值与时代背景,也是文学史分析这类作品时必然重视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优秀的蒙古族作家担负着记录民族革命历史的重任,创作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独特内涵的政治题材作品。因此,两部文学史对这类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的分析,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显然,批评者所依据的是一种与时代同步的、具有时代方向性的标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编写者重视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特征,兼顾了蒙古族当代文学史发展与中国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有些学者提出,任何一部文学史的编写都是深入探索历史本真与文学本位的某种契合点,这两本文学史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编纂者们以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方法为基本方法,汲取诸种批评方法的有益因素,从历史与文学的角度来认识文学作品。两部文学史中除了必要的作家生平和主要作品介绍外,作品内容叙述多一些,评论少一些。
五、结 语
新中国成立40年以来的蒙古族文学不仅承载着一段特殊的记忆,也对后期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分析、系统整理这时期的文学价值对于研究蒙古族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苏尤格主编的蒙文版《蒙古族文学史》(当代)和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的汉文修订版《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以20世纪80年代为撰写背景,通过重读新中国成立40年以来蒙古族文学中所反映的时代变迁、社会改革及艺术演变,给读者呈现出了一段文学史发展的本来面貌。穿过历史的长河,挖掘、梳理并揭示以往存在的文学现象,并展现其生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变迁,是每一部文学史的基本任务。具体如何展现文学史发展的规律,则会有种种差异。除了史料原因之外,还与编撰者的观点、视角、方法等有直接的关系。尽管两部文学史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其所取得的成就,铸就了今天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文学史编写的辉煌,促进了蒙古族文学的发展。
[1]崔晓艳,孙建蕊.两部文学史的初步比较研究[J].知识殿堂,2007(6):98.
[2]邓敏文.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22.
[3]邓敏文.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建设历程[J].民族文学研究,1994(1):17.
[4]特·赛音巴雅尔.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9.
[5]崔晓艳,孙建蕊.两部文学史的初步比较研究[J].知识殿堂,2007(6):98.
[6]金克木.试测下世纪文学史研究[J].读书,1998(1):19.
[7]扎拉嘎胡.关于《嘎达梅林传奇》的通信[J].民族文学,1987(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