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某高速公路路网设计

2015-03-21黄飞星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土石方路线路基

章 羿,黄飞星

(1.吉安市公路勘察设计院;2.苏州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浅析某高速公路路网设计

章 羿1,黄飞星2

(1.吉安市公路勘察设计院;2.苏州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结合某高速公路项目对路网设计要点进行探讨,基于建设条件分析基础上给出路线总体设计设计和路线设计方案,并进行方案比选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般路段及沿岸大型桥梁、土石方设置方案。

高速公路;路网;路线设计;方案比选

1 项目概况

拟建项目既是江西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又一快速通道,是对国家高速公路网重要的补充,在路网上能实现当地道路的容量和通行能力大大提高,抗灾能力显著增强,公路运输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全线共分四个测设段,针对D测设段(K162+100~K182+253.5)进行探讨,路线全长约为20.154 km,全线有两个比较段。C2比较段:路线桩号为K161+700~K164+189.622,为C测段延伸的比较段,路线长约为2.490 km;D线比较段:路线桩号为K164+701.832~K174+703.166,路线全长约为10.001 km;全线路线比较段长约12.491 km。

2 建设条件

2.1 项目区域城镇现状布局

D测设段沿线地势极为险要。里程经过了两个县、区,离城区较远,受城镇发展规划的影响较小,距离沿线城镇较远,对邻近城市规划区布局无负面影响。高速公路靠城而不进城,给予沿线城镇极大的发展空间,又避免了打乱城镇规划布局。拟建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区域城镇的合理规划,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有利于开发和利用沿线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本项目的建设对于确保当地旅游业总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进一步开发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带动当地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2.2 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

D测段为丘高岗地、侵蚀溶蚀岗地、侵蚀剥蚀红层岗地和侵蚀堆积河谷平原,地势总体上表现为两头高、中间低。根据工程地质调绘、工程地质钻探揭露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D测段路线区内出露和揭露到的地层主要有古生界石炭系,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新生界第四系。路线区对工程建设不利的不良地质不太发育,主要为K167+350~K167+940段煤系地层的路堑边坡失稳和采空区。新构造运动不明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5 g,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

综上所述,路线区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为简单,适宜工程建设,但K167+350~K167+940段为含煤地层,存在路堑边坡和山体滑坡的隐患,同时该段已经开始采煤,极有可能形成采空区,对工程的长期稳定不利,建议对该段进行优化避绕。

根据地质调绘、地质钻探结合区域水文地质等资料分析,区内地表水系发育,赣江及其一、二级支流贯穿全线。依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环境影响因素),将本区地下水划分为以下四类: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红层裂隙孔隙水、一般碎屑岩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

3 总体设计

3.1 路线总体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工可批复的路线走廊方案,结合沿线地形、地质、地物及城镇的分布与发展情况,在充分考虑本项目总体走向,对路线设计方案经过了认真、反复的研究、分析、比选,对工可方案进行了优化后,最后确定了路线方案。本测段设计速度为100 km/h,采用的预测条件为:小客车的初始速度110 km/h,最低速度100 km/h,期望速度120 km/h,加速度0.20 m/s2;大货车的初始速度75 km/h,最低速度60 km/h,期望速度75 km/h,加速度0.165 m/s2。综上所述,全段运行速度协调性较好,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过渡适宜。

3.2 一般路段

整体式路基横断面布置如下:路基宽26 m:0.75 m(土路肩)+3.0 m(硬路肩)+2×3.75 m(行车道)+0.75 m(路缘带)+2.0 m(中央分隔带)+0.75 m(路缘带)+2×3.75 m(行车道)+3.0 m(硬路肩)+0.75 m(土路肩)。桥梁按上下行两座独立桥布置,桥面净宽2×11.65 m,特大、大、中桥总宽25.5 m,小桥与路基同宽。

分离式路基断面布置如下:路基宽13 m:0.75 m(土路肩)+3.0 m(硬路肩)+2×3.75 m(行车道)+1.0 m(硬路肩)+0.75 m(土路肩)。桥梁按上下行两座独立桥布置,桥面净宽12.0 m(大、中桥),小桥与路基同宽。

3.3 沿线大型桥梁、隧道、交叉的设置

全线桥梁18座,桥梁总长4 344 m,其中大、中桥2 775 m/5座,平均每公里桥梁长度(含主线上跨分离立交5座280 m及互通8座1 289 m)217.2 m。

沿线互通立交设置有2处,在K166+800处设置吉水南互通,在K182+253处设置吉安北枢纽互通。沿线分离立交8座,桥梁总长492 m,其中三座为支线上跨,其余皆为主线上跨分离。

3.4 全线土石方情况,取土、弃土方案

D测设段K线方案计价方1 694 km3,其中土方1 083 km3,石方611 km3,平均每公里土石方84.02 km3。土石方计算时,天然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石方为0.92、普通土方为1.16、硬土方为1.09。互通式立交的土石方参加主线土石方调配,支线上跨分离式立交及改河、改路的土石方量不参加主线土石方调配。远运利用的最大运距一般控制在6 km以内,并杜绝跨河、跨深壑调配土石方,同时结合下一阶段分标段的情况进行调配。

对于取土场方案,尽量设置在公路可视范围之外,结合当地农田改造或用地规划进行,取土后能与周围地形融合,取土完成后及时整理,进行复垦或绿化。对于弃土场方案,尽量设在地势低洼和不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地方,优先选择荒芜地,减少耕地占用,离开水源点,设置完善的排水防护方案,完工后及时整理进行绿化或复垦。

4 路 线

4.1 路线方案布置及比选论证

路线方案比选是初步设计阶段的重要内容,初步设计在工可推荐走廊的基础上,根据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条件及沿线城镇布局,围绕如何减小工程投资和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兼顾考虑项目施工难度及后期营运养护,进行路段范围内局部比选。

路线方案经多次调整,在深入研究工可路线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在1:10000和1:2000地形图上反复进行路线方案的优化工作,充分利用走廊资源,提出了两段同深度比较的路线方案,全线比较路段长度12.491 km,占路线总长61.98%。

D测设段比较线有两段,均为同深度比较段:起点比较段(K线和C2线)和赣江比较段(K线和D线)。其中起点比较段K线方案K162+100~K164+471.637,起点比较段C2线方案K161+700~K164+189.622。

4.2 建设条件对各路线方案布置的影响分析

比较段在建设条件方面主要是地质方面的差异。两个方案皆先后处于剥蚀红层岗地区,石炭系含煤碎屑岩丘陵山坡,比较段侵蚀堆积平原,最后位于吉水红层盆地,为剥蚀平缓岗地和宽广的河谷盆地。比较段K线方案有部分位于煤系地层组成的丘陵山坡,边坡开挖后,右侧边坡和山体存在滑坡的隐患,同时该段正在采煤,有形成采空区的趋势。综合比较两个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总体上D线方案略优于K线方案,从地质角度分析,建议采用D线方案。若采用K线方案,建议局部对线位进行优化,避开沿煤系地层的丘陵山坡展布(K167+350~K167+940),可将线位往山脚(左侧)偏移。

4.3 行车安全、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的分析比较

比较段K线和D线在平面及纵断面指标均较好,两方面差别较小,所以从行车安全、通行能力、服务水平方面的分析差异很小,两方案行车安全接近。

5 结 语

结合某工程实例探讨高速公路路网设计,基于项目建设条件的分析基础提出总体方案设计,给出路线设计并进行方案比选的。本项目推荐方案工程造价211 200.214 7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5 496.856 4万元,满足建设投资控制要求,本文关于高速公路路网设计思想可供同类项目参考。

[1] 凌天清. 道路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张广海. 浅谈一般路基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2):28.

[3] 谷忠岩,陈阳. 公路路基设计概论[J].民营科技. 2010,(7):218.

[4] 张利华. 浅谈公路工程路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J].建造技术. 2010,25(1):120-122.

2015-05-11

章羿(1975-),男,江西吉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桥梁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

U448

C

1008-3383(2015)11-0028-01

猜你喜欢

土石方路线路基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最优路线
『原路返回』找路线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土石方调配方法及其应用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画路线
土石方机械的春天已经来了,路面机械的还会远吗?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