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搅拌站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要点

2015-03-21洪宝惜

河南建材 2015年2期
关键词:外加剂原材料混凝土

洪宝惜

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361100)

探讨搅拌站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要点

洪宝惜

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361100)

这里主要介绍了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控制、配合比控制和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具体内容及如何提高混凝土质量,供同行参考。

原材料;配合比控制;生产过程控制

1 原材料控制

1.1 水泥的选择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也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水泥应选用旋窑生产的,因为旋窑生产的水泥工艺先进,水泥质量稳定,混凝土配合比相对波动小,混凝土强度离差小,质量便于控制。水泥一般固定选用两家为好。如果仅选用一家,可能因水泥厂种种原因出现“停工待料”的问题。根据各工程部位、强度等级、施工季节以及外加剂的特点,掺合料的掺用品种及数量来选用不同品种的水泥。

1.2 集料的选择

在选择集料时应注意集料的强度、级配、粒径、针片状含量、含泥量、碱含量、压碎指标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这些都将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砂、石应隔仓堆放,做到每车检验,合理使用。所有需上仓的碎石必须经过振动筛淘洗后上仓,砂要过筛,此外,在砂、石堆放场所尽量搭设防雨棚,稳定砂、石的含水率,以利于混凝土生产。

1.3 拌合用水

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地下水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凡是非饮用水和海水均不可用于拌制混凝土。

1.4 掺合料的选择

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是使用较多的掺合料,建议采用矿粉和粉煤灰配制混凝土,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效应。使用过程中应考虑掺合料的三氧化硫、烧失量、氯离子、需水量比、活性指数等指标。掺合料必须检验合格后进库,不同掺合料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筒库中并做好标识,防止错用,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

1.5 外加剂的选择

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在选择外加剂时,应结合使用目的、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工艺、气候条件、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品种和掺量。还要着重考虑外加剂生产厂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1.6 特殊原材料的选择

抗渗防裂剂、微膨胀剂、纤维、钢纤维等特殊原材料应抽样送检。针对不同生产厂家抽样送检次数每年不少于一次。使用时应进行适应性试验,当拌合物的性能符合生产要求时可在生产上使用。

2 配合比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核心环节。如果没有合理的配合比,即使有优质的原材料、良好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也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预拌混凝土。

2.1 注意事项

在设计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前,必须掌握下列情况:

1)按具体工程提供的《混凝土技术要求》选择原材料和配合比。

2)鉴于当前混凝土组分的变化,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建议改用绝对体积法[1]。如果使用重量法,必须做容重试验进行验证。

3)掌握施工工艺、工程结构、运输距离、时间与气候情况。

4)结合本企业的生产工艺条件、设备类型、人员素质、生产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等情况。

2.2 配合比设计的管理

1)在配合比设计中切忌照搬别人的配方,不分条件及场合的生搬硬套是十分危险的。在设计配合比时,针对不同需求设计专门的配合比,并通过试验后方能用于生产。

2)混凝土在生产过程要在基准混凝土配合比基础上进行动态控制,由试验室根据工程情况、气候变化、运输途中的交通状况、原材料的变化情况及工地的配合程度等因素,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调整。

3)增加配合比的试验和改进,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基础上,从原材料替代品上下功夫,生产出质量优成本低的产品。

3 生产过程控制

3.1 建立健全混凝土生产的信息化管理

目前,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正积极使用混凝土ERP管理系统,建立本公司局域网,扩展和提升计算机在混凝土行业的应用价值。ERP系统能解决运行管理中各个环节对信息数据处理的需求,包括经营管理、试验室管理、材料管理、生产管理、统计查询管理和公司办公自动化管理等方面。ERP系统的成功应用为信息化时代的混凝土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快捷有效的信息支持,大大提高了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节约了运营管理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和软竞争力。车辆管理使用GPS或GPRS系统,GPS或GPRS系统可将驾驶员的全部行车行为记入系统中,可随时调阅,严格监控行车速度,并通过奖惩措施确保车辆不超速行驶,交通事故率大大降低。了解车辆的实时动态信息,根据工地施工情况合理调配车辆,综合运营成本明显降低。

3.2 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生产前应确保各种物料中没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杂质,特别是水、外加剂等液体中应不含有害杂质;确保各机械设备、计量秤在空运状态下完好、正常;确保运输车辆在装载前将杂质、水排放干净。

生产中确保计量精度。配料系统是混凝土生产的重要部分,尽量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质量员将混凝土配合比或混凝土配合比编号输入计算机后,电子秤对混凝土所需原材料进行精确计量,使混凝土能够按配合比严格配料。

确定合理搅拌时间。根据搅拌机类型、实际搅拌效果、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设定搅拌时间。

加强过程检测。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员除随机抽样检测外,还应在出厂前目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如有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站,如遇特殊情况应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3.3 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根据工程要求、施工方案和原材料特点,将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在技术交底时告知施工班组,使施工人员更加深刻认识和熟悉混凝土的特性,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混凝土泵送施工时,外接泵管必须专人到场指导安装、拆卸,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且严格控制混凝土从出站到浇筑的间隔时间,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及质量。为控制好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搅拌站派出现场服务员或技术人员,监督处理现场质量问题,并及时做好技术资料的发放。根据生产进度,不定期对工程进行质量回访,实时了解工程质量,特别是项目主体混凝土工程结束一个月后。

4 结语

获得和易性好、质量稳定的商品混凝土,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保证的前提,因此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中,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绝对不容忽视。

[1]廉慧珍,李玉彬.关于混凝土配合比选择方法的讨论[J].混凝土,2009(3).

猜你喜欢

外加剂原材料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观点
知识无穷尽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