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2015-03-21刘敏程发峰王庆国闫军堂

河北中医 2015年7期
关键词:水提物补体麻黄

刘敏 程发峰 王庆国 闫军堂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伤寒教研室,北京 100029)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基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传统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中含有生物碱、挥发油、黄酮、多糖、有机酸、氨基酸及鞣质等化学成分,具有镇咳、平喘、抗过敏、升高血压、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抗凝血、抗氧化、抗病毒及影响神经肌肉传递等作用,还可以改善慢性肾衰竭、促进脂肪合成、清除氧自由基等[1-2]。现代临床研究中有关麻黄免疫调节功能的报道日益增多,以麻黄为主要药物的方剂在免疫系统疾病治疗中也取得了显著而确切疗效[3]。兹就近年来有关麻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如下。

1 麻黄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孙黎等[4]观察研究麻黄果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麻黄果多糖进行小鼠腹腔注射,然后测定小鼠免疫功能。结果表明:麻黄果多糖可以明显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但对小鼠溶血素的产生无明显抑制作用,这一作用与其他多糖类物质,如植物多糖、真菌多糖等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相反,但结合临床来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可影响机体体液免疫,使抗体的产生降低,缓解由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及变态反应性症状,对自身免疫及变态反应性疾病有一定疗效。孟达理等[5]观察研究麻黄多糖对绵羊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剂量(132 mg/kg)麻黄多糖能降低小鼠胸腺指数,并使半数溶血值(HC50)下降,说明麻黄多糖对正常小鼠体液免疫具有抑制作用。孟达理等[6]还观察研究麻黄多糖对绵羊红细胞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通过皮下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结果表明:麻黄多糖能提高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HC50,升高胸腺指数,但对脾指数无明显影响,说明麻黄多糖能够增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体液免疫。王艳宏等[7]通过麻黄化学拆分组分观察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黄挥发油及麻黄多糖可以显著抑制绵羊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麻黄水煎液、麻黄挥发油及麻黄多糖对正常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系数α值具有抑制作用;麻黄水煎液、麻黄多糖及麻黄酚酸具有补体抑制作用。严士海等[8]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模型小鼠,观察麻黄多糖对小鼠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黄多糖可以显著升高小鼠血清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降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水平,表明麻黄多糖能够预防EAT小鼠的甲状腺组织病变,具有一定免疫抑制作用。严士海等[9]还观察麻黄多糖对EAT模型小鼠外周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黄多糖能降低CD4+T淋巴细胞的相对含量,降低CD4+/ CD8+比值,使CD4+/CD8+恢复到正常范围,但并没有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的相对含量,说明麻黄多糖可能通过抑制CD4+T淋巴细胞对自身抗原的识别和应答,使对已过激应答的免疫系统得到有效控制,而不是通过降低T淋巴细胞的相对含量来实现对自身免疫损伤的调控。

2 麻黄补体抑制成分的免疫干预作用

研究表明,麻黄中含有强烈抑制补体溶血活性的物质,这一物质不是麻黄碱,而是一种可在pH 8.5溶液中沉淀、pH 7.0溶液中溶解的物质[10]。1995年英国Morgan实验室用薄层层析法从3 g草麻黄水抽提物粗品中提取到250 mg单体成分(CIC),初步鉴定为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不溶于碱,溶于酸,并证实该成分在体外具有良好的补体抑制活性,其对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替代途径及终末途径均有抑制作用,并认为CIC是通过与补体蛋白C2的活性部位结合从而抑制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通过抑制补体蛋白C9的活化而抑制终末途径激活补体,但对替代途径激活补体的抑制机制尚不明确,有可能是通过抑制B因子的活性而发挥作用[11]。夏永祥[12]观察研究麻黄制剂对免疫性疾病患者补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黄制剂在人体内也具有抑制补体的效应,阻断病理性免疫反应。李良满等[13]观察研究草麻黄补体抑制成分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急性SCI后12 h及1、3、7、14 d 5个时间点,给予草麻黄补体抑制成分的实验组组织中补体C3阳性表达、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表达均明显弱于同期对照组,提示急性SCI后存在补体系统的激活,草麻黄补体抑制成分能够减轻急性SCI后的免疫炎症反应,在继发性SCI中起到重要作用。李军等[14]观察研究草麻黄中补体抑制成分CIC对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异种心脏移植后补体的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均被激活,而CIC能明显抑制补体活性,延缓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从而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延长。

3 麻黄其他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

神山幸惠[15]以肥大细胞株(RBL-2H3细胞)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其组成生药对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组胺释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麻黄附子细辛汤及麻黄对RBL-2H3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加引起细胞释放组胺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附子及细辛对此无影响。说明麻黄附子细辛汤抑制IgE介导性变态反应主要是麻黄的作用,但麻黄的主要成分麻黄碱类对组胺释放并没有影响,因此推测其作用机制是麻黄碱类以外的麻黄成分对释放组胺有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变态反应。魏友松等[16]观察单味麻黄水煎剂对EAT小鼠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黄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提示其具有一定免疫调节作用。陈荣明等[17]研究麻黄不同提取物对细胞免疫的影响,从草麻黄中分离筛选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结果表明:将草麻黄用70%乙醇提取后的滤过物,再用水提浓缩得到的沉淀物(其命名为麻黄-9905),能减轻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使胸腺萎缩,调整二硝基氯苯所致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失调,证明其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具有抑制作用。高岭等[18]观察研究伪麻黄碱水杨酸盐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及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伪麻黄碱水杨酸盐可显著性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及大鼠原发性、迟发型足跖肿胀,并使胸腺及脾脏指数降低,有轻度抑制免疫器官作用,还能提高大鼠炭粒廓清功能,在140 mg/kg剂量尤为明显。说明伪麻黄碱水杨酸盐能够提高巨噬细胞维护机体环境、清除有害物质的能力。熊瑛等[19]观察研究麻黄水提物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黄水提物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白细胞介素(IL)-5的表达和炎性细胞聚集有关。王娇等[20-21]通过观察麻黄水提物对哮喘小鼠IL-13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结果表明:哮喘小鼠支气管肺组织中存在IL-13及Eotaxin蛋白表达上调,而麻黄水提物雾化吸入后能降低IL-13及Eotaxin蛋白表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推测通过抑制IL-13及Eotaxin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麻黄水提物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小结综上所述,近年来有关麻黄在免疫调节方面研究逐渐深入,证实了麻黄中确实存在可调节免疫的物质。麻黄中可调节干预的环节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体现了麻黄的独特作用,可见麻黄对免疫作用的调节是多靶点,而且整个调节作用具有明显的双向特点,这与麻黄的临床应用相符。将来我们可以结合中医学对麻黄性味归经、配伍等,在实验研究方面进一步深入,以期为麻黄的开发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1]崔健,王顺春,王峥涛.麻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0): 1661-1664.

[2]段永平,段醒妹.麻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 (5):117-118.

[3]王晓虹,王苏平.中药麻黄单剂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09,4(2):10-11.

[4]孙黎,程建贞,刘春霞,等.麻黄果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0,17(4):11.

[5]孟达理,严士海,许芝银.麻黄多糖对绵羊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生成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17(5):379-380,385.

[6]孟达理,朱萱萱,刘志辉,等.麻黄多糖对绵羊红细胞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比色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36 -37.

[7]王艳宏,王秋红,夏永刚,等.麻黄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麻黄化学拆分组分的免疫抑制作用研究[J].中成药,2011,33(12):2044-2047.

[8]严士海,朱萱萱,孟达理,等.麻黄多糖对EAT小鼠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水平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08,40(10):111-113.

[9]严士海,朱萱萱,孟达理,等.麻黄多糖对EAT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1069-1071.

[10]凌敏.麻黄中抑制补体溶血物质的作用[J].生物化学杂志,1989,5(3):287-288.

[11]Ling M,Piddlesden SJ,MORGANBP.A component of the medicinal herb ephedra blocks activation in the classical and alternative pathways of complement[J].Clin Exp Immunol,1995,102(3):582-588.

[12]夏永祥.麻黄制剂在治疗免疫性疾病中补体活性的变化[J].临床检验杂志,1997,15(3): 162-163.

[13]李良满,朱悦.草麻黄补体抑制成分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10):1385 -1389.

[14]李军,杨康,白云,等.草麻黄中补体抑制成分抑制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7):1773-1775.

[15]神山幸惠.麻黄的IgE介导性抑制变态反应作用:抑制RBL -2H3细胞释放组胺及增加cAMP含量[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3):179.

[16]魏友松,许芝银.麻黄、雷公藤、黄蜀葵花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模型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4):25 -26.

[17]陈荣明,朱耕新,许芝银.麻黄中不同提取物对细胞免疫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4):234 -236.

[18]高岭,赵晨,曹秀琴,等.伪麻黄碱水杨酸盐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及免疫系统的影响[J].江苏医药,2003,29(6):467-468.

[19]熊瑛,熊彬,王宋平,等.麻黄水提物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和气道上皮细胞STAT1信号传导影响[J].西部医学,2008,20 (5):913-916.

[20]王娇,熊瑛,熊彬,等.麻黄水提物雾化吸入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3):304-307.

[21]王娇.麻黄水提物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D].泸州:泸州医学院,2011.

(本文编辑:石康)

猜你喜欢

水提物补体麻黄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天麻水提物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真伪鉴别
黄花蒿叶水提物对三七根际尖孢镰刀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枇杷叶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
麻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