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贵州省人间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5-03-21陶忠发余春王定明黄艳唐光鹏周敬祝雷明玉宋沈超杨荣益

贵州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伤人头颈部中位数

陶忠发 余春 王定明△ 黄艳 唐光鹏 周敬祝 雷明玉 宋沈超 杨荣益

(1.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州贵阳550004;2.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贵阳550004;3.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

狂犬病是一种由弹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几乎达到100%,在流行期每年狂犬病的死亡人数长期位居各法定传染病死亡人数的前两位。我国是全球人间狂犬病发生的高危地区,发病数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印度。贵州省是我国人间狂犬病的高发地区,狂犬病发病人数长期位居全国前五。2014年,贵州省发病数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西,因而,对贵州省人间狂犬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 2014年全年贵州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诊断并报告的人间狂犬病病例。

1.2 调查方法 依据《狂犬病诊断标准(WS281-2008)》复核,属地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1.3 质量控制 现场调查由专业人员负责,每例个案调查表由专人及时地对数据进行审核,发现存在问题后及时补充核实。在分析暴露情况、暴露后预防处置情况和宿主动物情况时,剔除潜伏期大于2年(潜伏期过长易造成回忆偏移)和关键信息填写不全的病例个案,最后筛选出59例个案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运用Excel 2003、SPSS 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的相关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病例“三间分布” (1)地区分布:2014年全年贵州省共报告人间狂犬病病例68例,全省九市(州)均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的县(区)有40个,覆盖全省45%的县(区)。报告1例病例的县(区)为25个(62.5%、25/40);2例为9个(22.5%、9/40);3例为6个(15%、6/40)。发病率前三位分别是黔东南州(15例,0.43/10万)、黔南州(12例,0.40/10万)、黔西南州(10例,0.35/10万),报告病例数占全省总病例数的54.41%。(2)时间分布:2014年全年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全年有3个高峰,第1个高峰为1月,第2个高峰为3月,第3个高峰在7~10月,三个高峰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3.23%、17.65%、45.58%;2月份发病最少(1例),占14.71%(1/68)。(3)人群分布:病例男性50例,女性18例,男女之比为2.72∶1;病例年龄构成比,14岁及以下占17.65%(12/68)、15~29岁8.82%(6/68)、30~44岁14.71%(10/68)、45~50岁29.41%(20/68)、60岁及以上29.41%(20/68),病例年龄分布集中在14岁及以下(16例)、45~<60岁(22例)、≥60岁~(16例),占总发病数的79.41%;职业分布主要以农民为主,49例,占总发病人数的73.13%,其余依次为学生(9例,13.43%)、散居儿童(6例,8.96%);地区分布上,城市地区发病数2例,占总发病数的2.94%,农村地区发病66例,占总发病数的97.06%。

2.2 病例暴露及处置情况 (1)病例暴露:59例病例中,Ⅲ级暴露占76.27%(45例)、Ⅱ级暴露占18.64%(11例)、不详占5.09%(3例);暴露方式主要为咬伤占89.83%(53例),其次为抓伤6.78%(4例),其他3.39%(2例);暴露部位主要集中在上肢,占62.71%(37例),其余依次为下肢20.34%(12例)、头颈部13.55%(8例)、躯干3.40%(2例);病例以单一暴露为主,占96.61%(57例),复合暴露3.39%(2例)。(2)病例暴露后处置:伤口处理方面,59例病例中,未处理伤口占52.54%(31例),自行处理38.98%(23例),医疗机构处理6.79%(4例),不详1.69%(1例),伤口处置率为45.76%。(5)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情况:59例病例仅4例接种狂犬病疫苗,无一例病例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疫苗接种率为6.79%,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0%。疫苗接种病例均在暴露当日接种疫苗,但均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其中2例病例分别接种疫苗4针次,另2例病例分别接种疫苗3针次。

2.3 病例潜伏期及病程 病例潜伏期最长为619d,最短为3d,潜伏期中位数为63d。4例狂犬病疫苗接种病例发病潜伏期依次为24、17、14、5d,中位数15d。头颈部暴露病例发病潜伏期中位数为23.5d,病例潜伏期中位数呈疫苗接种病例<头颈部暴露病例<总体病例。病例最长病程8d,最短病程1d,病程中位数为3d。

2.4 伤人动物情况 (1)伤人动物基本情况:伤人动物主要为犬89.83%(53/59),其次为猫6.78%(4/59);在伤人犬中,自家养占47.17%(23/53)、流浪犬占32.08%(16/53)、邻居养占20.75%(11/53)、不详占5.66%(3/53)。动物伤人前1只动物接种狂犬病疫苗,占总伤人动物数的1.47%。伤人犬伤人原因主要为主动袭人58.49%(31/53)、自卫袭人22.64%(12/53)、嬉逗受伤9.44%(5/53)。(2)伤人动物处理情况:伤人动物处理方式为打死35.59%(21/59)、失踪22.03%(13/59)、如常8.47%(5/59)、病死8.47%(5/59)、宰杀8.47%(5/59)、出售8.47%(5/59)、不详8.47%(5/59)。死亡犬尸体的处理方式依次为丢弃38.71%(12/31)、烹食29.03%(12/31)、深埋25.81%(8/31)、其他6.45%(2/31)。

2.5 特殊案例 伤人犬中有4例为1犬伤多人,占伤人犬总数的7.55%(4/53),共咬伤人数14例,发病4例,罹患率为28.57%(4/14);此4例病例有1例病例为Ⅱ级暴露,3例为Ⅲ级暴露;4例病例中,暴露后有1例进行了医疗机构伤口处理,并接种了狂犬病疫苗,其余3例病例均未进行伤口处理,也未接种狂犬病疫苗。

3 讨 论

狂犬病的省际间传播是我国狂犬病传播的特点之一。在2006年广西的一项调查研究[1]中显示,广西病毒标本与湖南及贵州来源的毒株亲缘关系较近。贵州省也有研究[2]显示,贵州省2005年和2006年的狂犬病病毒毒株与广西省代表毒株亲缘关系接近。2014年,与人间狂犬病发病最为严重的广西接壤的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地区狂犬病发病最为严重,其中与广西直接接壤的安龙县、锦屏县、天柱县为2014年贵州省狂犬发病率最高县区,这提示贵州省与广西省人间狂犬病的传播可能存在相关性。

病例暴露后较高的伤口未处置率(54.24%),说明贵州省群众对伤口自行处理的知识和意识仍然不足,今后狂犬病的防控需重视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狂犬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较低的医疗机构伤口处置率(6.79%)、疫苗接种率(6.79%)和被动免疫制剂的零注射率(0%),此三项指标均低于尹翠萍、王束梅等[3]对2007-2010年我国人间狂犬病暴露后处置的统计分析结果,这说明贵州省人间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仍不规范,需加强和规范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处置工作。

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但也可能小于1周或大于1年。本调查中,病例潜伏期最少为3d,最长为619d,潜伏期中位数为63d,这与全国已发表文章中的狂犬病病例潜伏期基本一致。头面部暴露病例的发病潜伏期小于总体病例发病潜伏期,提示暴露部位距中枢神经系统越近,潜伏期越短,这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潜伏期的介绍一致。疫苗接种病例潜伏期小于病例总体潜伏期,这可能跟疫苗接种病例暴露部位接近中枢神经有关(4例疫苗接种病例中有3例病例暴露部位为头颈部,一例为下肢),同时,病例的暴露部位距中枢神经系统较近,导致潜伏期的缩短而未能全程接种疫苗(4例病例因发病均未完成疫苗的全程接种),可能也是病例疫苗接种失败的原因。因此,对于头颈部狂犬病暴露的人群,在狂犬病疫苗接种前,需尤其的重视伤口的规范冲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注射。

犬和猫是主要的伤人动物,家养、邻居养、流浪犬是伤人动物的主要来源,伤人动物疫苗接种率低;这与全国的大多数此类研究基本一致,与王定明等[4]在贵州省狂犬病高发地区的现场调查结果也基本一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建议,犬只免疫覆盖率超过70%是预防和阻断狂犬病毒在犬之间传播的最有效和最经济办法。因而,贵州省人间狂犬病的防控,必须要设法提高家养犬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率。对难以实施犬疫苗接种的地区,应设法提高犬的拴养率。

[1] 莫兆军,李浩.广西狂犬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应用预防医学,2007,13(5):257-259.

[2] 余春,李世军,王定明,等.贵州省25株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序列分析[J].病毒学报,2011,27(6):550-555.

[3] 尹翠萍,王束玫.2007-2011年中国狂犬病流行情况及病毒N基因特征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2012.

[4] 王定明,余春.贵州省狂犬病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A].2012年中国狂犬病年会[C].2012.

猜你喜欢

伤人头颈部中位数
长夏谨防湿邪伤人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莫让网评伤人心
中位数计算公式及数学性质的新认识
宠物伤人要赔偿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201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