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模式探索——广州电大开展“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的实践探索

2015-03-21李文斐,李霖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农村干部村官基层干部

摘 要:发展农村成人继续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需要;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自2012年9月以来,广州电大承办了“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只有基于农村基层干部需求、面向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农村学历继续教育才更具实效。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新型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村干部学历教育机制探索”(课题编号:2012JK193)。

收稿日期:2015-05-06

作者简介:李文斐,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开放教育研究。

李霖,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开放教育研究。

一、引言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2010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普及化到边缘化群体》,提出教育的边缘化群体就是社会中受教育程度最低的人群、地区。教育要普及到边缘化群体,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大力支持农村成人继续教育。发展农村成人继续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需要;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1]同时,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和产业转移对广州农村基层干部继续教育也提出了需求。

2012年,广州市委组织部贯彻落实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作出的走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战略决策,打造一支与广州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相适应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实施“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2012年穗组通66号文提出:羊城村官上大学将全面开展面向农村干部、农村党员的学历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水平,计划从2012年起每年至少选送1000名具有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学历,以及其他符合报名条件的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和部分党员参加大专学历培训,通过3至5年时间实现全市6000名村干部基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全面提升村干部队伍的学历层次。广州市委市政府认为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一所新型的开放大学,其人性化的学制设置、灵活的学习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非常适合开展对基层农村干部的学历教育,遂将“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的教学实施交由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承担。

二、广州电大开展“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项目的实践探索

按照项目总体目标,广州电大为顺利完成工程各项工作,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项目实施负责部门、配备精干人才队伍、设立专项经费,在招生、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探索。

(一)建立村官项目教学管理运行模式

“羊城村官上大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工作部门、教学对象广泛,招生及学员管理工作相对复杂,紧密联系市委组织部、广州市各区、县市组织部、各街镇,形成了招生工作上下联动机制。除校外联动外,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也形成了相应协作机制。校内各部门为项目的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招生、教学、管理、后勤保障、宣传支持服务,确保了项目从开始就进入健康的运行状态。此外,根据电大教学管理规范,学校积极向中央电大申请村官班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考试等方面的改革,开拓了一个适合村官学员们的新专业——行政管理(基层管理方向)。并科学制定教学实施方案,确保新专业与农村基层干部实际工作的互动对接。

(二)建设针对性强、利用率高的课程学习资源

为适应学员的学习需求,在开设行政管理(基层管理方向)新专业以后,学校发挥远程开放教育优势,按照农村基层管理者的学习特点和工作实际设置课程,开设专业特色课程,如《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环境保护》、《乡镇行政管理》、《财政与金融(农)》、《社区治理》等,并配套搭建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和制作21门针对性强、利用率高的网络课程等学习资源,帮助学员面授和网上教学相结合,更高效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引进翻转式课堂的理念,让学员先在家中学习本门课程的网上资源,再回到面授课堂学习重点难点,学员掌握知识点的效率明显提升。此外,学校还为学员提供广州终身学习网上丰富的远程职业培训技能课程、岗前培训课程,培训项目达30多个。为了减轻学员负担,学校还积极组织学员参加“2014年广州数字化教育优惠免费活动”,学员用一半的培训费用就可以参加培训,有些培训项目培训费仅100元,如《企业班组管理》、《员工关系管理》,还有一些面对广州市民免费学习的微课程,受到学员追捧,目前报读网络培训的村官学员达335人次,未来半年,更加优化的培训项目和培训方式将陆续推出,让更多学员受惠。

(三)创建6+N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式教学

为了让学员们充分利用学习的时间,更好地吸收和运用课程知识,学校采取6+N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每门课程安排面授课6次,再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主题明确的网上实时和非实时教学活动,将面授辅导与小组学习、网上教学、形成性考核等环节有机结合。在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任课教师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制作基于面授、基于网络、基于移动电子设备的优质教学资源,把课本的知识点通过专题讲座、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拓展训练等形式,形成了点面结合的良好教学模式,提升农村干部的职业和综合能力、创业和合作能力。一些课程如《农村政策法规》、《土地利用规划》、《应用写作》利用村官班形成的学习小组,开展实地调研,以小组为单位形成调研报告、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并请来校外专家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指导和评价,帮助学员完成了许多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表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写作》、《政治学原理》、《商务礼仪概论》的教师在备课前充分研讨,形成合作教学和考核模式,通过演讲和会话的情景对学员进行课程知识的考核。为了让村官学员开拓视野、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还开展了投资创业训练营,特邀村官学员参加,2014年先后组织了两批优秀学员前往张家口,就当地绿色经济与农村综合发展、重点招商投资项目进行调研,了解当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重点招商项目和政策。还联合中山大学EMBA总裁班举办“共享资源 共赢人生”交流活动,为村官学员搭建对外沟通交流的平台。

(四)建立综合性的教学团队

德国的农民教育是西欧的典型代表,农民教育的实施单位由政府、学校、科研单位、农业培训网四者有机结合。这是一个重要的启发,农村干部学历教育的教师团队不必拘泥于校内,而可以延伸至校外,将各门课程的优秀教师汇聚村官课堂,形成专业化、综合性的高水平教师团队。

学校的做法是,逐步建立农村干部学历教育学习共同体。 [2]首先在电大系统范围内挑选优秀的任课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经验,擅长多维度的教学模式,能以最有效的方法呈现课程知识、开展实践演练、解答学员疑惑。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提出了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理念,建立任课教师专业共同体,由不同学科教师、相同学科教师、学科教师与校外专家、新手和专家型教师之间形成互助、共享的团队。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理念能形成学生、任课教师、导学教师、校外专家、网络课程资源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在村官班,每门课程都建立了课程教师团队,他们包括不同的教学点的任课老师,还有校内的专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领域的校外专家,这些教学团体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村官学员的实际,定期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研会。目前,形成了以助学者为主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校外专家为辅助、以导学教师为纽带的学习共同体。

项目的所有课程,任课教师都可以不只一人,课程责任教师有组织和聘请“外援”的权利。此外,在教师团队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成员——导学教师,导学教师是学习者个体与群体、教师群体之间的纽带,导学教师除了学籍、考务的服务外,还会紧密关注学员的思想状态、学习进度,提供督学和导学的学习支持服务。通过这个生态的学习共同体,村官学员的学习和工作有了一个友好联盟,不少学员表示,自己的眼界开阔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面向农村基层干部学历继续教育的建议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渠道。开放大学应进一步发挥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加强继续教育的改革、建设与发展,提升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充分利用开放教育优势,大力开展农村干部学历继续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一)提升农村干部学历教育专业的深度和广度。目前,广州农村基层干部依托“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可以攻读行政管理专业(基层管理方向)大专的课程,可选择性不多,专业和课程内容都无法满足新型农村建设和管理的需求。建议拓宽学历教育的深度,对于已经取得专科的农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可以享受政府政策,直接攻读本科专业;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的专业还可以扩大到农、林、牧等,如设施农业、中草药、烟草栽培、园艺技术、茶叶加工、园林技术、观光农业、家庭农场等,让农村基层干部在就读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

(二)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学历继续教育师资库。可以建立以广播电视大学专业责任教师为主体,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林业和园林局、农业局、城管委等在农业技术、社区治理、农村财政与金融管理、土地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库。还应该增强教师队伍、专家队伍在基层的挂职和交流频率,让教师可以接触最一线的讯息,了解农村基层亟需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一线教师的科研意识,鼓励教师在农村干部学历教育教学过程中边教边总结,提炼特色的新鲜经验。另一方面,全国敢于创新并取得先进经验的农村基层干部,可以作为专家库中的一员,受邀成为授课嘉宾,与农村干部学员分享经验和资源。

(三)建立农村干部继续教育制度。目前,针对农村干部继续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尚存空白,应该逐步建立如同教师继续教育要求和做法的农村干部继续教育制度,除了国内的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外,还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选拔一些具有一定潜力的村级干部到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到国外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技术,建立村级干部留学制度;在村两委干部选举制度上可以把学历门槛适当从初中水平向中专大专水平提高,提高农村干部对学历教育的关注度,提高学历教育项目后续推广力度。

猜你喜欢

农村干部村官基层干部
唱村官
县级党校要围绕农村经济市场化加快培养经济型农村干部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干部廉政教育研究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