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经济的构想综述(上)
2015-03-21王素娟
王素娟
(赤峰学院 科技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加剧,许多专家学者在反思传统经济不足的同时,提出了一些有益于生态系统的经济构想.
1 肯尼斯·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Baulding)在1966年发表的《来自地球宇宙飞船的经济学》一文中,提出了两种经济模式:“牧童经济”和“宇宙飞船经济”.
“牧童经济”是通过对牧童在草原上放牧时对牧草的漫不经心和随心所欲这一形象的借喻,意指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
鲍尔丁借用科学家已设计出废物还原的宇宙飞船装置来形容经济发展模式.从太空看地球,地球不也是一艘宇宙飞船吗?如果地球也采用“废物还原装置”,不是就可以既不污染地球,又可以持续利用资源了吗?“宇宙飞船经济”就是把生态学观念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经济模式,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它要求人类改变将自己看成自然界的征服者和占有者的态度,而是把人和自然环境视为有机联系的系统,即人—自然系统.这就是循环经济思想的源头.
2 赫尔曼·E·戴利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
美国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Herman Edward Daly,1938)在尖锐地批判主流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态经济思想.他的生态经济思想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宏观环境经济学和稳态经济等几个方面.
2.1 可持续发展
戴利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超越增长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地球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许可的范围内,一个由物质——能量产生所支持的持续稳定的物质经济基础和质量改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优化的集成,要求足够的生态规模,社会分配上的公正、经济配置上的效率三个原则同时起作用;中心原则是,应该为足够的人均福利而奋斗.
2.2 宏观环境经济学
针对主流经济学在环境问题上的传统缺失,戴利建立了一种与主流经济发展观俨然有别的新理论框架——宏观环境经济学,对包括国民账户消费、贫穷、人口、国际贸易乃至宗教伦理等在内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追本溯源的再思考.戴利指出,微观经济学给予的启示是,规模经济直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戴利将经济的最佳规模形象的比喻为“经济装载线”,宏观环境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适当的定义和计量社会整体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进而“设计出经济装载线(economic Plimsollline),用以确定重量即经济的绝对规模,使经济之船不在生物圈中沉没”.[1]
2.3 稳态经济
戴利提出了稳态经济思想,实质是将资源流量控制在生态可持续的范围内,然后提高经济系统的效率,“而来源于技术知识的改善或是对目标的更深理解,由既定流量规模构成的使用中的性能改善,被称之为发展.所以,稳态经济能够发展,却不能增长”.[2]
3 保罗·霍肯等的自然资本论
保罗·霍肯、埃默里·洛文斯和享特·洛文斯(Paul Hawken,Amory Lovins and Hunter Lovins)在被称为当代《国富论》的《自然资本论》(Natural Capitalism:Creating 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1999)中指出了地球危机之所在,并提出了人类的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不可分离的关系.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最大的缺陷,那就是造成人和自然的分离,资本主义没有把自然资本作为资本,只把投资、制造和人力当成资本.与自然资本有关的资源价格都极其低廉,导致自然资本越来越稀缺.新的工业革命则是要把从人们意识中忽视的“自然资源”概念纳入人们的认知体系,从而纳入到经济体系、文化体系以及社会体系中.[3]
4 绿色思想家莱斯特·布朗的新经济理论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Lester Russel Brown,1934)在《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1981)一书中,率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和《B 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2003)之后,为了使人们对建立新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形成广泛的共识,对新经济的内容有更清晰的图像,布朗又在《B模式 2.0》(2006)、《B模式 3.0:紧急动员,拯救文明》(2008)和《B模式 4.0》(2009)中,详细论述了他的新经济理论.
4.1 布朗生态经济理论基本原则
在对现行经济模式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布朗引导人们重新认识自然价值,用有机整体性、大地伦理、不确定性等哲学思维重新看待社会经济问题,从而提出了他的生态经济理论基本原则.
(1)哥白尼模型取代托勒密模型:布朗把现行的以破坏环境和牺牲生态为代价,以高碳和线性经济的物质过程为特征的发展模式称做“A模式”.布朗认为A模式现行的经济模式将环境看作经济的子系统,如同托勒密的“地心说”,使经济与生态系统不相适应.布朗指出当前在经济学的领域中人们的世界观也应该发生一场根本性的范式转变——如同由托勒密的“地心说”转变到哥白尼的“日心说”,经济是地球的子系统,一种经济只有尊重生态学诸原理才会可持续发展的.如何走出“范式危机”,实现范式转换与创新?布朗提出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模式——B模式(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布朗把这种经济学的“范式转变”称之为环境革命“.环境是经济的组成部分,还是经济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经济学家把环境看作经济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家则与之相反把经济看作环境的一个子系统.”[4]
(2)让市场反映生态价值:“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5]我们的当务之急是使价格反映生态学的客观真理,计算出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成本,并把它用税收的形式计入市场价格.可采用以下措施:①改革财政体系,使商品价格反映生态成本;②环境税制改革“其基本构想是建立一个能够将经济活动给社会间接造成的成本反映出来的税制体系”;[6]③补贴转移;④许可证交易:这实际上是一种界定产权的方法,它赋予许可证持有者使用一定限额的某种公共资源的权利,或者给与生产者可以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的权利;⑤生态标志:支持环保产品.
(3)依靠全新的科技基础.
(4)强调生态系统所提供服务的重要性:在A模式下,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往往注重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产品(原料)的价值.生态经济要求人们在重视产品的同时,更看重生态系统提供的其他价值.因为生态经济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框架,在这种经济下,人们更能注意到生态系统所提供服务的重要性.
4.2 布朗的生态经济蓝图如下.[7]布朗在提出生态经济理论基本原则后,具体地绘制了未来的生态经济的蓝图“.这种生态经济的大轮廓完全是根据生态学规律而勾画出来的.”
(1)建立太阳能/氢能经济:风能、太阳能电池、太阳热能、地热资源、小型水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正在成为世界主要的能源.
(2)建立再循环利用的材料经济.”
(3)保障粮食生产,确保人人有饭吃:食物紧缺不仅会使全球经济发展陷入混乱,还会引发政治动荡.因此保障粮食生产不但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严峻的政治问题.目前粮食生产面料最大的任务是改善对自然资本的利用:一是要提高耕地生产力;二是提高水的生产力;三是重新架构蛋白质经济.
(4)保护森林:森林不但可以为人类提供工业原料,更是巨大天然碳库,是经济支持系统的基础.
(5)建设宜居城市:城市是人工系统,我们生活需要的粮食、水、能源和各种材料集聚到此,必然会产生大量废弃物,给地球生态系统增加沉重的负担.特别是现代城市的发展以汽车为中心无计划延伸,由汽车引起的污染、交通拥塞成为城市中的大问题.因此,要强调发展以轨道车辆或公共汽车为基础的公共交通系统和为自行车提供方便的设施.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利于居住的最好标准就是辨别其花园和泊车位的比例.
〔1〕张海萌.赫尔曼·E·戴利的生态思想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13.
〔2〕[美]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
〔3〕[美]保罗·霍肯、埃默里·洛文斯和享特?洛文斯:自然资本论[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2002.11.
〔4〕〔5〕〔7〕[美]莱斯特·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1,24,109—229.
〔6〕[美]莱斯特.B 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