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国际环境下南通货运代理企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5-03-21陆蓉
陆 蓉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10)
当今国际环境下南通货运代理企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陆 蓉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10)
在南通要建设长三角北翼现代物流中心的大背景下,文章着重分析南通地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面临机遇以及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南通地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科学有序快速发展的策略,以及南通地区货运代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南通;国际货运代理
在《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南通提出要“做大做强特色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围绕建设长三角北翼现代物流中心,着力发展城市配送,大宗商品物流,推动物流业运作一体化、技术电子化、服务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发展,增强服务长江中上游的能力”。国际货运代理作为现代物流业的范畴,也应借此背景加快发展,努力提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南通地区货运代理企业现状分析
1.1 南通地区货运代理企业发展概况
1.1.1 物流产业大环境更加优越
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市已初步形成以水路运输为主体,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套,功能较为齐全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锡通过江通道、苏通大桥、通常汽渡等“一隧四桥五渡”的过江大通道框架基本确立;沿海高速等高速公路网和“五横七纵一环”干线公路网全面构建;4C级南通兴东机场逐步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成员;宁启铁路、新长铁路全面建成,海洋铁路、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全面启动,沪通铁路、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新长铁路海安至盐城扩能改造等干线铁路及港口铁路支线即将开工建设;南通内河航道网络四通八达,共有航道294条,总里程约3516km,其中等级航道33条,里程约1215km;天然气管道实现从无到有,“西气东输”南通段全长114km,建成后天然气年输送能力将达4×108m3[1]。不断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为南通货代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
1.1.2 货代产业发展持续快速增长
2013年,南通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98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3.2%[2],全市物流总量达4.9亿吨,较上年增长10%,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万标箱[3]。以上数据均表明南通货代产业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1.1.3 货代企业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
近年来,南通致力于拓展货代产业服务功能,形成以信息服务为支撑的集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配送、贸易于一体的货代产业链,全面提高货代产业增加值。而制造业与货代业之间的联动也开始起步,与苏北、苏南、上海以及长三角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融合度和关联度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区域货代的协同发展[4]。
1.2 南通地区货运代理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 管理主体多样化
目前,南通管理货运代理产业发展的部门有发改委、经贸委、工商部门、交通部门等等,大大小小综合起来有十多个部门,各个部门都在管,却又管不好。到底哪个部门是主管部门,这些部门在推动货代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到底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目前尚不明确。由于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管理分散、整体上缺乏统一协调等问题,导致南通货代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从而出现了部门间各自为战、盲目无序发展的现象,在体制上限制了南通货代产业的发展,使货代本来应具有的系统、整体功能被削弱和切割。
1.2.2 基础设施薄弱
南通市货代基础设施虽初具规模,但作为货代系统两个重要因素的节点和线路发展不平衡。现代货代节点建设不到位,货代园区(中心)建设刚刚起步,缺乏现代化的综合型货代园区。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等各个货物运输线路分散独立设置,难以贯通衔接,导致货代供需脱节,现代货代方式难以有效运作。
1.2.3 企业单体规模偏小
南通地区的货代企业经营水平不高,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传统单一,仅局限于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流通加工、货代信息服务和货代成本控制等货代增值服务拓展不够,尤其是货代方案设计、全程货代服务等更高层次的货代服务尚未全面展开。
1.2.4 信息化水平较低
一方面,作为货代服务方的货代企业很少采用条形码技术(Bar-Coding)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作为货代需求方的工商企业综合运用物资采购系统(MRP)、企业资源管理(ERP)等货代信息管理系统偏少,市区仅20家左右,全市大约50家。南通市公共货代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以电子数据交换(EDI)、互联网等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货代信息平台,极大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和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1.2.5 货代专业人才缺乏
现代货运代理人应该能够掌握并会测算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货运量、货源分布和主要货种,熟悉一般货物的包装、体积及件重、特种货物的运输条件和各种货物对运输工具和装卸机械的要求;掌握运输部门的运力配备,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对货物的装载能力情况;了解主要通道的通过能力,能准确测算运距;掌握运费的计算和构成,熟悉各种运输的运价以及海关、查验部门的收费情况。此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5]。目前,南通市货代企业满足上述要求的货代专业人才不足,特别是高级货代管理人才十分稀缺。
1.3 南通地区货运代理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3.1 南通地区货运代理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长三角货代联动深化、区位优势凸显
南通处于江苏沿海与长三角的叠加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与推进,给南通地区货代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长三角地区经济呈现“产业成链、企业成群”的特征,强大的经济总量催生了巨大的货代需求市场。随着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规划的出台与实施,长三角流域的货代规划进一步衔接,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南通市将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循环体系,分享货代市场,成为长三角北翼和上海经济圈重要的货代中心城市之一。
(2)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需求拉动增强
现代货代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简称“两化”)融合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借助信息技术条件下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两化融合必将促使现代货代业大力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大力培育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催生的新兴产业,并通过进一步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拓展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供应链管理、加密与电子认证、在线支付、多式联运等现代服务,以新应用、新服务带动新增长,从而带来货代需求“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拉动货代业不断发展。
(3)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服务功能拓展
交通运输是货代业的重要基础,在货代业链条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十二五”期间,南通市将初步形成“功能完善、能力充分、衔接顺畅、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体系格局,交通枢纽服务功能将进一步拓展。港口建设基本满足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要求,货物吞吐量将达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150万TEU。公路形成“三横三纵三联”高速公路网和“七横九纵”普通干线公路骨干网。铁路“二纵二横”干线网的不断完善,实现南通到上海一小时、到南京两小时目标,初步打造成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的铁路枢纽和中转中心。民航机场通过机场改造扩建后,建设成4D级兼顾4E级的机场,逐步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成员中型机场和通用航空基地。内河航道“三纵四横”干线网的建设,全市等级航道总里程将达到770km。随着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逐步实现一体化衔接,货代枢纽服务功能将进一步拓展。
1.3.2 南通地区货运代理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国际竞争对手加入
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对外开放货代市场。许多知名货代物流企业开始进驻南通。如世界上最大的快递承运商与包裹递送公司UPS在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镇设立分公司,美国著名的联邦快递公司在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服务站,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DHL公司在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服务中心[6]等,这些外资企业在管理体制、海外代理网络、出口FOB条款等方面都占据优势,掌控相当大的货源,正在想方设法抢占市场份额。
(2)相关立法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关于货代的相关规章有外经贸部1995年6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及其1998年3月9日外经贸部颁布的《实施细则》。该货运代理管理规定处于国务院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层次上,因此,其法律效力低于国家立法机关正式通过的法律,远远不能适应当今国际货运代理的发展。因此,各界人士都强烈呼吁正式的国际货运代理法律尽快出台。
2 南通地区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策略
2.1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2.1.1 政策方面
相关政府部门应出台并完善扶持货代业发展的土地、融资、税收、规费减免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在土地政策方面,对货代基地、园区和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合理安排供地,并实行与工业类项目相同的优惠政策。在融资政策方面,鼓励和引导银行在独立审贷基础上,向符合条件的货代企业优先发放贷款;引导商业银行根据货代企业的融资特点创新融资产品,开展应收账款质押、代客结算、仓单质押和保兑仓等新型业务,为货代企业融资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形成有特色的“货代银行”。在税收政策及规费减免政策方面,对市重点货代企业以及列入重点货代项目的新建货代园区和货代中心实行优惠的税收及规费减免政策。
2.1.2 资金方面
自2011年起,南通市每年从市服务业引导基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由市经信委、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制订相关办法,引导南通市现代货代业的发展,发挥其鼓励、引导和放大作用,用于重点货代项目建设、重点货代企业培育、高级货代人才培养与引进、货代公共信息系统和货代统计体系建设等项目的贷款贴息和规划补贴。对上述项目获得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的,优先给予配套补助。
2.2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已有的物流园区(中心),合理规划,优化布局。目前,南通主要有以下物流集聚区:港口综合物流园区、火车站北物流园区、开发区通富路物流中心等。应加快推进建设这些园区或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的公路接点、道路宽幅、桥梁负荷等进行改造或新建。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各相关部门要对仓储、运输、配送资源统筹利用和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配置方案。一方面,通过业务协同与协调,支持企业主营核心业务的发展,尽快摆脱困境;另一方面,通过公司相关的业务之间协同与资源配套,不断完善货代服务网络,增强综合货代服务能力,提升“供应链货代一体化服务”能力。
围绕资源整合工作,根据地区间统筹兼顾、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间统筹兼顾、短期和长期统筹兼顾的原则,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总体规划、分期投入。努力盘活存量资产,拓展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要主动结合南通城市规划以及南通当地市场的货代业务需求,合理规划资源配置,既要有效满足货代发展的需要,又要防止货代资源的过度集中,造成资源浪费和过度的经营压力;对有条件和有需要的货代企业,通过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的系统安排,加快推进货代资源的整合与配套,提高资产的综合利用效率。
2.3 培育重点企业规模
应重点培育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资源整合能力,引领货运代理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的提升,引导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的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运作,推动传统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在未来的五年内,力争使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规模和品牌影响位居江苏省前列,继续壮大现有的4家4A级物流企业,重点支持企业建设现代化的仓储及配送设施,引导企业应用RFID、托盘、条码等现代货代信息技术,着力提升企业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第三方物流服务资源的整合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的货代服务水平;重点推动企业线路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服务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展、先进运输组织的创新推广、货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等,使其发展成为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第三方物流运输企业;依托大型货运代理企业,积极引导其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和范围,从单一运输方式向涵盖多种运输的多式联运转型,大力支持建设多式联运各类设施设备,建设涵盖多种运输方式的货代信息平台,逐步形成大型大规模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
2.4 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化技术为引领,带动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传统业务的转型升级,提升竞争能力。多种货代作业的操作模式,多个区域的服务,没有统一的服务界面就无法满足客户的一站式可视化的要求。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尽快推动企业外网从宣传型向服务功能型转变;要逐步构建面向客户的可视、便捷、高效的一站式货代服务信息平台。围绕交通运输工具、货代业务,以整合、集中、提升功能为重点,加快业务系统平台建设,打造企业与业务主管部门、联检单位、货主及上下游供应商之间的信息通道;要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优势,依托系统平台开展业务管理,服务资源整合,提供全程供应链解决方案,增加客户“黏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合同货代资源整合平台要充分运用各项新技术,结合系统现有业务资源和基础网络资源条件,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引领国内货代业务的加速发展。
2.5 加强人才培养引进
高素质人才是现代货代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市目前货代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采取各种形式加速货代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依托南通大学、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和南通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南通交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企业联合办学,开办货代人才培训基地,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货代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货代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制订人才激励政策,引进国内外优秀货代专业人才,尤其是货代管理和货代工程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和熟悉国际货代业务运作的高级人才,为货代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3 结 语
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货运代理必须以崭新的思路、崭新的做法,不断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不断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创新服务。创新服务才有出路,创新服务才有市场,创新服务才有效益。南通地区货运代理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朝着经营规模化、服务专业化、核心网络化、发展物流化、竞争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1 沈华.加快南通交通货代产业发展的思考[J].运输经理世界,2011,(Z1):97
2 郑世亮.货运代理有关问题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2
3 朱苏宁.南通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思考[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11):48
On Nantong Freight Forwarding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under Curr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Strategies
LU RONG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Nantong 226010,China)
A modern logistics center in the north wing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to be built in Nantong.Under this background,this essa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enterprises within Nantong,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challenges and threats,According to these problems,this essay studies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quick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enterprises in a orderly way within Nantong area,and also points ou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Nantong freight forwarding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Nantong;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F252
A
1671-8100(2015)01-0022-05
(责任编辑:谭银元)
2014-09-23
陆 蓉,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管理与物流工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