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突破办学窘境的尝试
2015-03-21黄邦彦朱相鸣
黄邦彦 朱相鸣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突破办学窘境的尝试
黄邦彦 朱相鸣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类专业教育上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通过外引内化的理念,分析了省内两所高职院校近年来在教学体系、师资建设、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的尝试,走出了信息技术类专业办学窘境。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办学窘境;突破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是行业难以招聘到有信息技术专业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出现了招生难和就业难的尴尬窘境。以一所在省会的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2007年到2012年五年招生和就业情况为例,第一志愿填报该专业的考生人数逐年下滑,最低时仅占该专业总人数的30%。就业情况也不理想,毕业后从事该专业的毕业生比例也是逐年下滑。为转变这种被动局面,该院依
据外引内化的理念,在教学体系、师资建设、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两年来成效显著,突破了信息技术类专业办学窘境。2014年,该专业学生总人数较之2012年增加了四倍,第一志愿填报该专业的考生人数为100%。
1 外引创新体制机制资源
2012年前,该院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人数一直在10人以内。该类专业的三个方向以及传统教育模式分散了该院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在教学研究和市场接轨方面的精力。由于诸多原因,学院也难以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方面对信息技术类专业给以更多的投入。从人事制度上看,教师的大量引进也不大可能。因此,依靠学院本身力量难以完成人才培养上数量和质量上的大幅提升。因此,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外引创新体制机制资源,是该院所做的第一项尝试。2012年11月,该院开始对湖北省内相关的公办和社会力量典型合作职业院校进行调研,认真分析比较,找寻符合该院实际情况的合作伙伴,确保合作达到学校、公司、学生、家长、社会实现多赢的目标。2013年5月,合作双方以协议的方式,确定了在招生宣传、教学体系、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案与要求,落实了外引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师资等要素。两年来,在不增加学院投入的情况下,新建多媒体教室10间,新建计算机机房9间。在不增加学院的人事编制的情况下,新增相应的教师和教学教辅管理人员35人。为改善信息技术类专业办学环境,突破信息技术类专业办学窘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内化自身教育教学动力
如果仅依赖外来资源去突破信息技术类专业办学窘境,不将新体制新机制积极要素内化为自身动力因素,这种突破也只是暂时的。我们也看到,省内某些高职院校在外引中一味依赖社会力量的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满足于信息技术类专业办学窘境的暂时缓解,放松了自身办学能力的增强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导致自身招生和就业市场的萎缩,使窘境恶化为绝境。因此,如何将外引创新体制机制资源内化为自身动力,增加自身适应市场能力短板的高度和厚度,使窘境转化为佳境,是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以前面所述的那所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为例,他们通过认真分析社会力量的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找出与本校实际能密切结合的切入点,先行先试。在学院举办的质量提升工程中,该专业率先使用外引的教学成效检验体系,用于夯实质量提升工程的教学竞赛活动,取得了学院教学竞赛一等奖。对于新进的青年教师,该专业首先安排参与外引创新体制机制环境下的培训和教学,使他们能亲身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增强自身发展的动力。该专业教研室还把教学成效检验体系内化为自办其他专业方向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加教学环节过程考核的频度,降低一考定课程通过的依赖度,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状况了解更清晰,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更及时,从而改善了教学效果。在自办专业的招生宣传上,积极运用网络宣传手段,加强与考生的紧密联系,2014年,自办专业的三个专业方向共录取新生200人,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我们还考察了一所在地级市的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他们在外引内化过程中,实施六个一工程团队建设,把内化用目标细化落实。该专业提出高职教师既要会讲,还要会做,
满足双师要求,体现两重角色。主攻一个专业方向,主讲一职业模块课程,建设一门课程网站,编一本工学结合教材,联系一家企事业单位,主持一项目(工作室)成为六个一工程团队建设的具体目标。通过六个一工程团队建设,提升了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已经创建了1个省级、2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校信息化创新团队。建立了21门精品课程网站(国家级1门,省级4门,校级16门),36本工学结合教材(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2本,主编省十二五规划3本),28人企业兼职或顾问,18个联合项目开发,参与2个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参与2个省教学标准制定,开办了三期国家高职骨干教师培训班。六个一工程团队建设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开发大赛中连续三年获一等奖,2014年获谷歌移动互联大赛中北区一等奖。获2012H3C网络大赛一等奖,2013年省首届技能大赛一等奖,2014年省技能大赛二等奖,2013年全国物联网大赛三等奖。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自办专业招生和就业的增长,该专业建设和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
3 结 语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不难看出,在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外引创新体制机制资源过程中,只要坚持外引取长补短,内化竞进增质,就能突破信息技术类专业办学窘境,实现在招生宣传、教学体系、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良性循环,进入信息技术类专业办学佳境。
To Break Through the Dilemma of Running Information Technical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ANG Bang-yan,ZHU Xiang-min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Wuhan 430050,China)
In recent years,many difficulties appear in running of information technical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rough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internalization,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attempts of two vocational colleges of Hubei province in teaching system,teaching staff building,and teaching management so as to break through the dilemma of running information technical special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Managerial dilemma;breakthrough
G712
A
1671-8100(2015)01-0066-02
(责任编辑:张 辉)
2014-10-19
黄邦彦,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