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野下高校贫困生社会救助体系构建
2015-03-21刘翠英
刘翠英
(宿迁学院,江苏宿迁223800)
对于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救助,政府或高校出台了各类资助政策,如绿色通道、减免一定的学费、发放奖助学金、设立勤工俭学岗位、助学贷款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大学生入学难、读书难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因岗位、金额、数量有限,能够享受到的学生只是少部分。大部分贫困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集体活动时间、甚至与同学交往的时间,通过社会兼职打工等方式赚取学习生活必须的其他费用。现有的政策或救助体系开始显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足,难以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大学生。这需要改进社会救助体系,满足贫困大学生的各种需求,实现深层次意义上的社会救助——挖其所长,强大内我,促其成长,助人自助。
笔者认为,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救助不应仅停留在经济、物质层面,还应扩展至非物质层面,如马斯洛所说的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全面实现贫困大学生的物质救助、精神救助、教育救助等[1]。社会工作有利于此种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实现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救助,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的终极目标。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融入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
现行的高校贫困生救助理念还停留在着力解决其经济困难,忽视其心理发展、社会适应问题的初始阶段。很多研究者或高校开始关注贫困生经济困难以外的问题,但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还没有形成成效显著的、系统性的机制。对此,社会工作价值观理念的融入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一)高校贫困生救助的终极价值与社会工作践行社会公正的价值观不谋而和
贫困大学生群体救助体系建立的目的在于保证贫困大学生与其他普通大学生一样接受并完成高等教育的常规学习,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这点与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即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工作的经济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该价值观的实现。
(二)在进行高校贫困生救助时应该尊重其尊严和价值
在对贫困生予以关心、关注、关爱时,应该充分认识到他们各自的差异性,对出身文化、民俗或种族的多元性保持开放与敏锐意识。社会工作者或辅导员在尊重此种差异的前提下开展贫困生救助工作,可以让贫困生体验到个体的尊严与价值,提高个人声誉,唤起他们的某种责任感,坚定他们战胜暂时贫困的信心、勇气。
(三)对贫困生开展救助工作时令其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促使贫困生学会换位思考,与他人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与他人交往,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彼此分享和相互帮助,不因贫困而自觉身份卑微,不为贫困而感到耻辱等。
(四)辅导员或社会工作者应倾听贫困大学生的心声
社会工作理念使社会工作者经常直接接触弱势群体,倾听其声音,因而对其基本情况、需求及所思所想比较了解,并从专业视角评估其需求、反映其意见,提出政策性建议[2]。同时,高校和贫困生作为社会救助的提供者和接受者,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3]。高校在实施宏观政策时,难以对贫困生的详细情况加以了解,此时必要的政策宣传就显得非常重要。社会工作者应传递正确信息给高校,促进相关政策的改善等。
总之,要将社会工作价值观理念融入到高校贫困生的救助体系中,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促使贫困生摆脱心理弱势、战胜经济弱势。社会工作理念的引入,有利于高校相关贫困生救助政策的修整与完善。
二、社会工作理论介入高校贫困生社会救助
社会工作是以服务形态存在的社会保障实践,有深厚的理论根基指导实践,以较为突出的理论是需要理论、优势视角、强调“人在情境中”的理念等。这些理论成为社会保障实践过程和工作技能的理论知识基础,会在高校贫困生社会救助中发挥作用。
(一)以需要理论为基础充分保障贫困生的物质、精神需求
需要乃是人行为动机的内驱力,生存、享受、发展的需要构成人的需要的三个层次。不断满足高校贫困生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是高校贫困生稳步前行与发展的前提条件。高校贫困社会保障的目的在于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服务保障,排除满足需要过程中的各类障碍,帮助他们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合理需要[4],以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成长。
(二)以优势视角为先导,挖掘高校贫困生的优势资源,提高抗逆力
事物的发展有其两面性,关键是当事者看到了哪个部分,如何将阻力、危险转化为动力、机会。这就需要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站在自己的优势位置处理危机、困难或挑战。优势视角强调每个人拥有的资源等都是存在优势的,相信人们天生具有利用他们自身的自然资源来改变自身的能力。要着重于挖掘贫困生自身的优点,帮助他们认识其优势,提高抗逆力,从而达到解决贫困生外在或潜在的问题。这并非忽略贫困生的问题与痛苦,而是换另外的角度促使贫困生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地做出建设性、正向的选择,学会合理地处理方法。
(三)改善高校贫困生所处的物质生活环境、人文环境
人非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物种,正是相互的依赖关系的联接形成了社会。基于人的社会属性,在解决人的问题时,不能忽视环境的重要性与影响作用。解决贫困生的物质困难时,要关注他们所处的人文环境,创设和谐的发展情境。应在校内适度改善人文环境,促使非贫困生对贫困生的尊重,促进贫困生的日常交往。
三、社会工作方法在高校贫困生救助中的应用
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将为贫困生提供物质救助、精神救助、教育救助等,不仅有利于实现物质保障,更加有利于促进服务保障、精神保障的实现。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介入高校贫困生救助将发挥多重功能,灵活地运用三大方法可以使高校贫困生救助工作事半功倍。
(一)以个案工作为抓手为其心理护航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它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由经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运用有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各种科学知识和专业技巧等,与之建立和发展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针对其所处困境或面临的困难、困惑等特殊需要,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帮助服务对象深入了解自我心理特性和问题,协助其充分认识和挖掘自身资源和潜能,增进其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能力,调整其与外在环境的社会关系,增强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因物质匮乏而引起的诸多问题,如自卑、人际交往回避、社会退缩、离群“寡居”、孤独感等,已经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贫困生的生活,甚至出现心理扭曲。由经济贫困直接衍生的心理贫困、精神贫困更是突出,时至今日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个案社会工作将有效地维护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更加个性化地促进贫困生的发展,帮助贫困生更好地自我调整、适应当下的环境。
(二)以小组工作为平台促其能力提升
小组工作是一种以小组活动形式(两个或更多的人)开展的社会工作方法,以人际间的依存互动关系为基础,以团体动力理论为依据,把具有同类型问题的学生组织到一起,通过专业的小组活动过程来恢复和增强个人的、团体的社会功能,进而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
依据小组目标、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小组的形成方式、学生的参与动机以及小组采用的结构等,开展不同类型的小组工作,如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治疗小组,拟定不同专题的小组活动,如自信养成、抗逆力养成、自尊自爱、压力应对、贫困生家庭自强小组等。它一方面为成员提供支持与归属,塑造成员的平等感,减轻压力与焦虑,提供其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境;另一方面,团体成员间形成的特殊的人际关系与互动,可以促进其对新经验的学习与运用,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有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与疏导,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这些都更加利于充分发挥“人在情境中”理念的指导意义,帮助贫困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进行自我定位,树立目标信心,建立理想信念。
(三)以社区工作为载体助其社会融入
高校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居住生活的重要活动区域,学生社区的文化、治安、饮食等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应充分挖掘学生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面的服务,满足其不同层次的需求,促使学生参与社区建设。这也将有利于高校日常管理:一方面,在高校学生社区中可以设立学生超市,学生可以低租金、低成本地自主经营管理小门店,如小饰品店、奶茶店、打字复印社等,有助于学生自主创业,解决学费问题,甚至可以改善生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校园生活质量,并磨练学生的意志,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场所,为学生走出校园、融入大社会提供有利条件,促进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发展。
四、总结
在高校建立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相融合的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十分必要且重要。社会工作可以从物质、精神、增能、争取广泛资源等多个层面给贫困大学生提供帮助,确保高校贫困生救助过程的公平、正义与共享。
第一,社会工作通过专业服务帮助贫困大学生获得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所需,同时通过心理辅导、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等方法帮助贫困大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第二,社会工作侧重增强贫困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其全面发展,挖掘和激发贫困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潜能,提升他们实现保障自身的能力。
第三,社会工作不仅可以依靠政府、高校提供的各类资源,还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调动民间力量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帮助。
第四,社会工作在实施高校贫困生救助过程中,对其政策的现实运行比较了解,从而可以向高校提出相关的建议,影响高校对于高校贫困生救助政策制度的制定和修改,保障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公正和进步。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12.
[2]赵淑兰.论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福利政策的必要性与方式[J].社会工作,2006(11).
[3]李冰水,陈 雷.职业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改革:困境与出路[J].社会科学论坛,2009(10下):25-30.
[4]钟家望.浅议社会工作理论与技术对社会保障的介入[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1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