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微课程建设研究

2015-03-21梁迎春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微课知识点高职

梁迎春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信系,江苏南通 226010)



高职院校微课程建设研究

梁迎春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信系,江苏南通 226010)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微课教学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手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微课教学的优势,并对微课教学提出了建议,最后对微课教学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高职院校;微课程;翻转课堂

当前,微潮流开始兴起于网络,微博、微信、微小说、微访谈、微电影——各种冠以“微”的新名词随处充斥在我们耳边,我们在毫无征兆的时候就已经步入了一个所谓的网络“微时代”, 他们最主要的特点是“内容短小”,适合在移动终端上展现,适合现代人的快节奏。“微时代”的来临对高校教学模式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的应用中日益升温,微课程教学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响应了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号召。

1 微课的定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1],“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由定义可见,微课虽然“微”,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授课时间短,但是内容都是按照课程标准的的要求,紧密围绕某个知识点,以视频为主要授课方式的一种课程教学。

在国外,一般认为,微课最早的形式是美国的北爱荷华大学[2][4](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的教授LeRoy A.McGrew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和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的Terence Kee教授提议的“一分钟演讲”,这两种授课方式的目的是让非科学人士在非正式场合也能掌握化学知识和启发学生掌握特定领域核心概念的能力。2008年,美国胡安学院(San Juan College)的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并且把他们录制的60秒视频或音频课程运用于在线学习。

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在2011年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3],并在近几年内一直致力于微课的研究及推广。他认为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联系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种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李玉平(2012)认为微课程是介于文本和电影之间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倡导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黎加厚(2013)认为微课是与课相对应的概念,是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的新概念。他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之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焦建利(2013)将微课定义为“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余胜泉(2014)认为应该从“课”的角度来理解微课的内涵,在“课”的基础上强调“微”,微课的内容表现形式不仅局限于视频,还可根据不同需要采用其他多种媒体形式。他将微课定义为“微课是在微型资源的基础上附加教学服务的小型化课程,其基本结构包括微型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和认证服务四部分。”

2 微课程教学的优势

近年来,微课教学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是由于其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1)时间短。视频是微课教学的载体,视频录制的时间比较短,一般10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20分钟,较短的教学时间有利于学生的“碎片化”学习,随时安排学习时间。

(2)针对性强。微课的视频都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录制的,小型化、针对性强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直奔主题,在最短的时间掌握相应的知识。

(3)视频容量小。由于微课视频的录制时间短,所以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并且视频的格式都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以把这些视频方便灵活地下载到手机等移动终端保存,方便随时学习。

(4)方便学生反复学习。传统的板书授课方式都是老师忙着讲课,学生忙着记笔记,老师讲完以后,学生什么也没听到,这就导致教学效果很差。通过视频把教师多年积载的教学案例录制下来并让学生根据视频自主学习,就可以节省学生记笔记的宝贵时间,在出现遗忘的时候还可以反复学习,随时复习,提高学习效果。

(5)教学内容情景化。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由于很多教学内容抽象,而且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短,所以学生深入到生产一线了解具体的操作机会很少,通过视频把实际工作中的相关内容和课堂授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实现教学的“情景化”,学生学习起来更直观。

3 微课程设计注意事项

(1)微课的录制要以应用为目的。目前高校建设了相当数量的微课资源,但真正应用到教学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且还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的老问题,所以在微课的后期发展中一定要避免这种老问题的发生,并注意听取专家意见和学生的反馈建议,一边应用一边建设。

(2)注意重点难点的划分。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要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调整授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样一个知识点,在面向高职学生讲授时,要从基础讲起,但如果面对的是企业工作人员,则可以主要谈知识点在工作中的应用。

(3)注意内容的选取。微课视频由于时间短,所以教学内容的选取尤其关键,对于一些理工科公式的推导,机器的工作原理介绍等,这些内容枯燥无味而又耗费时间长,就不适合微课教学。微课教学的内容最好是选择一些非常典型的事例,特别是工作中发生的一些实际案例,这必然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4)要注意平台的建设。微课教学要借助健全的学校网络平台,网络平台的建设除了要满足各类视频的上传、修改和发布外,另外还要满足多人在线共同使用、下载、共享以及进行微课评价。

(5)团队的重要性。微课程建设其实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一部分,微课的建设同样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微课建设团队既要有老教师的指导,又要有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参与具体工作,又要有新教师的加入以利于课程的延续,同时也要有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参与,比如进行一些视频的录制和后期制作。

4 结 语

自从2011年微课概念在国内提出以后,微课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也成功举办了“中国微课大赛”。“中国微课大赛”的举办使在校教师越来越重视微课资源的开发,另外,国家教育部也创办了“中国微课网”资源平台,资源平台的微课资源专业种类也日渐丰富,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交流,相信这些努力将加快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2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3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73

(责任编辑:谭银元)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lec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ANG Ying-chun

(Nant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hipping College, Nantong 22601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micro-lecture teaching is gradual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means of teaching. This essay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of micro teaching,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micro teaching through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and finally gives an outlook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icro-lectu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icro-lecture; flipped class-room

2014年度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类课题“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微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HYJY/2014C14)阶段性成果。

2014-10-17

梁迎春,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财务会计的教学。

G712

A

1671-8100(2015)03-0108-02

猜你喜欢

微课知识点高职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