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有机水果开发前景
2015-03-21李如平高绪权
李如平,高绪权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农技站,四川 巴州 636000)
从整体看,有机水果产业的开发,一方面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人民有能力支付较高价格的有机水果消费;另一方面,由于果农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而导致的高残留,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也使真正健康的有机水果有着广泛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其次对于有机果品生产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有充足的农业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其次是非耕地域辽阔,适合有机果园的发展,而今,水果生产已具规模优势,水果从育种育苗到栽培、贮藏、加工和销售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基地的建设、龙头的壮大、贮藏加工设施的完善、种质资源的贮备、栽培管理技术的集成都为水果行业的反正奠定了基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水果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外观漂亮、色泽鲜美、风味浓郁的优质水果受到消费者青睐,供不应求。优质水果需求空间较大、效益显著。
1 有机水果发展优势
1.1 自然资源丰富
巴州区处川东北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热、水资源充足,适宜多种果树在巴州生长和栽培,目前栽培的果树树品种达26个。尤其是生产出高档优质柑桔“爱媛38)和早中熟黄荆梨和白花桃栽培的适宜区,可以为加工葡萄酒(汁)、桃罐头、梨汁、柑桔汁为龙头加工企业提供丰富的原料。
1.2 区位优势明显
巴州区属浅丘区,位于西安—重庆—成都中心之区,交通便捷。优越的地理位置尤其适宜于水果等园艺作物的生产、运输与销售,既可抢占市场,亦可开发中西部国际市场。同时,也是巴州区农业投资和发展的重点,做大做强水果产业在同等条件下将能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有利于我区水果产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3 人力资源充足
水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优质水果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如人工授粉、套袋、采收及采后处理等。巴州是农业大区,农村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水果的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也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无论是水果生产或以水果为原料的以浓缩果汁、葡萄酒、罐头为主的加工品也具有明显的出口价格优势。
1.4 产业链条完整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巴州区水果生产已具有相当规模,特别是巴曾线、巴水线已形成规模优势,果品贮藏、加工业更是有了长足进步。我区水果从引种育苗到栽培、贮藏、加工和销售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基地的建设、龙头的壮大、贮藏加工设施的完善、种质资源的贮备、栽培管理技术的集成为我区“十二五”期间加快水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2 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从水果种植规模上看,巴州区水果面积达到5 267hm2,年产 量2.47 万t,产 值4 400 万 元。其 中:柑 桔 面 积3 767 hm2、产量2.34万t、产值2 400 万元,占全区水果总面积的71.5%;梨面积523hm2、产量0.485万t;枇杷面积190hm2、产量0.07万t;桃面积207hm2、产量0.034万t;李面积87 hm2、产量0.02万t;猕猴桃面积400hm2、产量0.072万t;草莓面积10hm2、产量5t,葡萄面积33hm2、产量0.0285万t。巳初步建成200hm2以上的水果基地15个,面积3 600hm2,水杲专业村33个,面积800hm2,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水果大户1200多户。从水果品种上分析,以柑桔类中的无核桔、椪柑、脐橙,梨类中的丰水梨、黄金梨系列,桃类中的油桃系列,葡萄中的巨峰系列品种为主,并逐步改良,在主导水果柑桔中,绝大多数品种成熟期在10-12 月份,占全区柑桔的75%,巴州区果品均为鲜销。现已组建水果产业专业协会10余个,培育寿星果业有限公司等生产经营企业8个。从水果市场上看,全区水果批发商大多集中在江北市场,域区现有批发商60户,年销售约1.2万t的,水果零售摊点有300余户。据统计分析,城区年批发水果8~10万t,其中外地水果7~8万t(其中苹果5.2~6.3万t、梨2.3~3.5万t、柑桔1.6~2.6 万t),其次是猕猴桃、葡萄、龙眼、荔枝、樱桃、芒果等。而我区在市场年售水果仅占2.47万t,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 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
3.1 品种改换滞后
水果品种的优劣决定了果品品质的好坏。巴州区没有相应的新品种引进机制,致使水果品种大都是普通品种,其他名优品种栽培较少,品种单一老化,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对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水果品种进行结构调整及品质改良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2 重发展忽轻管
重栽轻管是我区水果生产的一个普遍现象。巴州区的水果大多是规模分散的家庭小果园经营,由于果农投入不足、管理水平有限,导致大部分果园只见树不见果,建园不见效。特别是初建果园尤为突出,在巴州区5 267hm2果园中,真正投产盛产的不足2 667hm2,其根本原因就是管理不到位。栽是一个基础工作,关键是后期的管。
3.3 基层技术缺乏
水果业是我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有千千万万的果农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而巴州区农技部门技术人员有限,无法满足每一位果农的需求,因此我区急需组建一支长年活动于基层的专业技术队伍,为当地果农排忧解难。
3.4 园地设施极差
一是果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巴州区果园大多是靠天吃饭,没有先进的灌溉条件,没有基本的设施栽培,这就使果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为脆弱,如水宁天宫村的枇杷园因雪灾造成枇杷绝收。因此干旱缺水一直是威胁巴州区果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二是园地交通状况差。我区有些好的果品往往由于道路等原因不能及时的运出,水果本属于新鲜果品,多放一天都会影响销售,造成积压烂掉,给果农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解决好果园周边的道路问题是果农当前最迫切的愿望;三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果园丰产的重要保障之一。我区的果园有机质含量普遍不超过1%,而发达国家果园有机质含量大多8%~10%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极度缺乏已严重制约我区果品质量。
3.5 加工缺位,产业链条脱节
巴州区水果商品化处理率低,均未经过洗果、分级、打蜡、包装等商品化处理,因此果价低廉。这样的果品上市后经不起市场的检验,很难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同时,巴州区缺乏相应的水果加工企业,果品只能以鲜销为主,严重制约了水果产业做大。
4 发展前景
4.1 品牌优势
一是巴中泰寿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泰寿”牌柑桔果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 级认证。该果品一经上市就得到消费者一致认可,“泰寿”牌柑桔为巴州区柑桔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二是巴中是猕猴桃的原产地之一,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具有独特、天然的优势,现在巴州区的“红阳”红心猕猴桃发展已初具规模。
4.2 区位优势
巴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南麓,北接陕西汉中、西抵广元、东邻达州、南连南充,是川陕两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特别是“成巴”、“巴广”、“巴达”高速和“广巴达”铁路通车后,巴州区的地理位置使果品的外销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特别是特早熟温州蜜柑系列品种在“三北”市场有较稳定的销售渠道,与北方的苹果等水果形成对流互补。
4.3 市场优势
巴中市人口400余万,按人平年均消费水果50kg计,需水果2 000余t,而当前市场销量仅7万t左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5 主要措施
5.1 抓实产业发展
一是抓品牌。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特别是要增强企业的名牌意识,树立品牌形象,对达标的优质农产品实行优质优价,以适应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品牌化格局。我区应充分挖掘泰寿牌A 级绿色食品水果品牌的潜力,进一步加强自有品牌的宣传力度,扩大巴州“泰寿”牌绿色果品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以“泰寿”牌辐射带动全区水果业的发展。目前巴州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达667hm2,力争3年内达到2 000hm2。同时着力打造巴—曾线、巴—水线、巴—鼎线三条水果绿色食品长廊;二是抓品种。优质的种苗是水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立脱毒母本园能从根本上根治我区种苗市场混乱的局面,同时脱毒植株所结果实品质上明显优于普通植株,且抗病力明显高于普通植株;三是抓品质。加强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提高全区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认识,切实加大环保投资,确保农产品生产基地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发展有机食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企业或生产者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此外还需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围绕优质名牌产品抓好高新技术示范与普及培训工作;四是抓商品化处理提升附加值。鲜销是我区水果的主要营销途径,果品通过商品化处理后能有效的改善果实外观,提高商品价值,延长果品的食用寿命。而鲜销果品商品化处理是我区果业的薄弱环节,普遍存在不分级、无包装,大多通过背背篓、推板车散装销售的状态。要想提升我区果品整体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那就必须在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上下功夫,要经过果实洗涤、打蜡、分级、包装,使果实外观美、携带方便、适销升价,包装应分品种采用统一规格的纸箱,达到提高果品附加值的作用。
5.2 强化示范引导
把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作为推动水果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是加大种植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支持寿星果业、清江果协等龙头企业,努力开拓本地、沿海、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引进先进产品,增强市场开拓和品牌带动能力,建成企业旗舰,形成企业集群;二是加大储运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和招商引资,建设多层次系列化加工和销售体系,提高贮藏保鲜能力,缓解集中销售压力,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提升水果产品附加值;三是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四是强化对龙头企业的监管。将是否与农民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体系、是否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作为评价成绩、给予扶持的重要依据,以确保龙头企业在推进水果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5.3 落实优惠政策
在动员和鼓励果农自己增加投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水果产业发展,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水果产业发展给予立项支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争取项目立项支持。
5.3.1 母本园建设
在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品种改良、种苗补助等方面要实行全额财政投入。
5.3.2 基地发展
在全区规划建设的24个乡镇、208个村社中,对这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果园,政府实施补助。
5.3.3 果园间套
针对种植模式单一,果树要3~4年才有效益的实际,为进一步转变农户观念,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户收入,巴州区农业部门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果园套种花生、洋芋等经济作物,政对实行间套果园给予补助。
5.3.4 奖励性扶持龙头或业主
对水果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和村社,对那些带动了一大片水果产业的果园业主及果园经营者,政府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