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文学课程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为例

2015-03-21逯艳

文教资料 2015年16期
关键词:危机文学心理

逯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高校文学课程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为例

逯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近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表现出个案研究本土化和学科交叉化的新走向。鉴于此,选择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研究载体,将文化传播学院作为研究个案,尝试以文学课程为研究角度进行切入,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构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思路不仅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更具有与时俱进的自觉性,富有较强的学术前瞻性和社会功用性。

高校文学课程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山青院文传学院

一、研究现状综述

“心理危机评估体系是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确定心理危机干预对象的依据。据此,可以确定重点关注、帮助、预防和干预的对象,提高预防和干预的效能”[1]。近年来,中国高校的各位研究者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管理工作思路已经由最开始的简单化、粗放式向多维度、精细化方向转变,原始的“棍棒教育”和“铁腕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需求,所以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出现了两种较强势的倾向。

第一种,将研究对象放置在特定的区域内,在这种论域中进行侧重本土化的研究。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问题,研究者更多选择以自己熟悉的或者工作的高校作为研究论域,比如叶小东在硕士论文《四川建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辅助从事在学生工作一线的教师队伍针对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业各个阶段产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信息集成平台,从而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心理的规范指导”[2]。这种类型的研究还有很多期刊论文,比如李景和闫翔《构建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实证研究——以某农业大学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农业院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实践,构建了包括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心理危机应急处置体系、心理危机后期跟踪体系等心理危机干预体系”[3]。洪瑕和杨春城的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以普洱学院为例》,以普洱学院为参照,解决“普洱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身还存在来访学生人数较少、对大学生心理整体把握还有待提高、心理咨询专职人员缺乏等问题”[4]。

第二种,侧重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有意识引入跨学科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构进行研究。蓝李焰在《论藏传佛教心理调节功能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中,运用藏传佛教的心理调节功能研究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出:“作为一种理念文化的宗教,是特定族群对待环境变化的传统心理防御机制。”[5]廖桂芳在《系统论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中运用系统论,“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结合系统的基本特征,从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对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6]。章周炎和汪丽华在《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中选择生命教育作为时域,认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策略应该是与危机当事人建立生命连接,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当事人重建生命意义”[7]。强成文和钱婷婷的《从存在危机到意义澄明:文化语境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探究》,选择从文化学角度切入,“从文化视角分析大学生价值自觉与意义世界,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应关注意义世界,重视价值重塑对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8]。

二、文学课程对大学生心理预防机制的影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具有语言教育的特性与价值功能;文学是审美的艺术,具有审美教育的特性与价值功能;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文学是人学,具有人文教育的特性与价值功能”[9]。就像文学在具有自我审美品格的同时,还会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现实需要旁生出政治宣传功能一样,文学处于教育的需要自然也会具有教育的功效,正如赵菁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文学教育研究》中所说:“试图探讨、认识与发掘文学教育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境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10]这是一种将文学教育的功效引导到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尝试,然后正是这种尝试从侧面说明了,文学教育同样可以引导大学生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可以在管理和教育大学生领域发挥功效。同时,这种文学教育又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领域的教育,一旦建构成功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处理危机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走出大学校门之后正确自觉树立处理危机心理的防范意识,而文学教育发生作用的媒介便是文学课程。所以,要看文学教育的潜在影响,就要借助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文学课程。

(一)文学必修课与播音主持本科专业

播音主持专业是文传学院的特色专业,“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具有重视专业技能、文化基础薄弱,敢于张扬个性、缺少团队意识,心理敏感细腻、依赖专业教师等特点”[11]。为播音专业开设的主干文学课程《中国文学》,之所以被纳入教学计划,是因为看到了文学教育对确定心理危机干预对象的依据和大学生心理危机根源性因素具有的潜在影响。

这门文学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的同时,还具有通识课的性质,旨在通过分析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现象,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借助现代文学语言、现代思维方式与文学形式,感受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而这个过程,对具有敏感心理、主张个性张扬,但易冲动、易走极端的播音专业学生,具有直接的情感疏导和意志指引的作用。“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无论是自杀还是杀人,当事人通常没有预谋,做决定也是一时心血来潮、简单轻率,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不考虑后果,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12]。而 “意志是个体在面对困境和冲突时,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身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13]。而危机事件本身正是个体的自我认知与社会感受之间的冲突,解决这一冲突的关键,就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情感走向与意志选择都会直接影响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

所以,从这一层面看,对播音主持专业开设文学必修课,不仅是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目标的题中之意,而且文学课程对学生感情、意志和情绪等潜在精神层面因素的教育,都将反作用于他们面对危机事件时心理暗示的力度。一斑见豹,文学教育对感情丰富、感受敏锐的艺术类学生具有潜在而又能量巨大的心理暗示作用,这将直接影响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实际效能。

(二)文学选修课与文秘专科专业

与播音主持专业大为不同的文秘专业,是文传学院历史悠久的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看问题比较表面和消极;过分内向;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情绪不稳定;自信心低”[14]的特点,而“极少数学生不能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积压,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爆发极端心理危机事件”[15]。如果单纯借助文学教育的情感传染和暗示力量,还不足以深入文秘专业学生的意识层,那么,面向这一专业开设的文学课程除了《中国文学》这门专业必修课之外,还必须开设文学选修课。《文学经典作品导读》是为文秘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和重要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代、当代诗文朗诵、影视鉴赏、论文写作与研讨等形式进行。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精读作品讲解或利用课余观看录像视频,从文学知识传授的浅层入手对学生文化素养进行潜入式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完全考虑到“价值自觉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意志的形成、情感的培养发挥着春风化雨般的导向功能”[16],也考虑到文秘专业的学生和播音专业的学生相比,多数具有理性往往大于感性的性格特点,所以重在从潜意识层面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并有意识解决因家庭收入、经济消费和专业配置等不同而出现的 “客观条件差心理不平衡”[17]。由此,使本专业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文学史上具有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的作家及其史实,借助具有正能量的文学作品,切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摒弃来自潜意识里的自卑感,从而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从自身内部增强处理危机事件的心理调节能力。

三、结语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灾难引发的心理危机可能会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严重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心理危机干预问题,已逐渐成为全世界所关注和重视的课题”[18]。新世纪的大学生面对年龄日益偏低化而社会压力却无形骤增的现实,如果不能增强心理危机意识,掌握处理危机事件的技巧和方法,就无法胜任来自国家、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文学教育虽然不是救治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缺失的 “万能药”,但是它在培养和增进大学生防范危机心理的层面的确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能量。如果文学教育的这种能量与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部门、行政干预机构构成合力,则定能切实增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功效,也能进一步为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良性心理应对基础。

[1]叶小东.四川建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2]李景,闫翔.构建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实证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

[3]洪瑕,杨春城.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沧桑,2013(06).

[4]蓝李焰.论藏传佛教心理调节功能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J].宗教学研究,2011(03).

[5]廖桂芳.系统论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J].理论月刊,2012(12).

[6]章周炎,汪丽华.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3).

[7][16]强成文,钱婷婷.从存在危机到意义澄明:文化语境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探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05).

[8]管娜.当今时代文学教育问题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2.

[9]赵菁.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文学教育研究[D].燕山大学,2012.

[10]吕炜魏娜.基于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特点的日常教学评价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11][14]潘子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

[12][15]丁爱华.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13]姚本先.心理学[N].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7.

[17]朱丹.浅议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J].绥化学院学报,2005(04).

[18]李建明,晏丽娟.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2).

猜你喜欢

危机文学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我们需要文学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危机”中的自信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