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提高课程有效性的途径探索

2015-03-21张好徽王红涛

文教资料 2015年16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有效性教材

张好徽 王红涛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高校提高课程有效性的途径探索

张好徽 王红涛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随着高校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张,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已成为一种共识。而课程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让学生树立职业观,提高学习动力,以及和学生进行情感和心灵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教学中用项目教学法、变“学会”为“会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注重过程考核等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进行课程设计需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原则及进行校企合作等方面改变教学理念等多种途径共同作用,提高高校课程的有效性。

高校 教学质量 课程有效性

随着高校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张,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一种共识。而课程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美国课程专家John D.McNeil宣称:“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视课程为塑造学生身份、期望和生活轨迹的重要力量。”[1]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它总是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存在着,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任,课程必须是有效的。余文森教授认为:课程有效性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和能力,获得更加丰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校教育中,课程不是万能的,但有效性低下的课程,培养目标是难以实现的[2]。本文对高校提高课程有效性进行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

(一)了解和满足学生需要。

进行课程设计首先要了解“学情”,即学生的现实情况、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需要。课程有效,是需要学生学习,而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是使学生把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激发出来。教师要善于选择适当的强化物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矫正其不合理需要,促进他们学习动机的产生。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时,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经验,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信心、个性较倚赖的学生,教师的肯定反馈会促进其学习的进步。

(二)树立职业观,提高学习动力。

高校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当代学生思想比较复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发掘自身优势。比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学生入校时就开设了职业生涯教育课,帮助学生分析专业、规划职业生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思想支配着行动,只有学生思想转变了,愿意学习了,才有可能提高课程有效性,否则,课程有效性就是空谈。

(三)进行情感和心灵的交流。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和谐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在高校学生的潜意识里,他们自认为是三流学校的三流学生,觉得自己矮人一等。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只要教师能转变观念,尊重他们,热爱他们,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就能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发展,使他们学习有所进步。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多倾听学生的想法,老师和学生之间不歧视、无偏见,不使用刻薄的语言,进行情感和心灵的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感其言、亲其师、敬其师、信其道”。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项目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在于传授理论,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从“主导者”转变成“指导者”,按照项目把教学内容分解,让学生在真实(虚拟)的职业环境中,实现“工程任务课程化”,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实际(虚拟)工作中。这种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中会有愉悦的感觉,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项目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围绕学情做课程,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讨论、操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变“学会”为“会学”。

教师应转变观念,认清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情和社情设计课程,教师要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让给学生,多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多一点思考和活动时间。变学生个体学习为团队合作,改变传统的课程模式,采用小组交流合作和个别辅导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快乐性学习、娱乐性考核,做到小步子、高频率、快反馈,切实做到一切以学生为本。在重视学生获得学习所需的直接经验的同时,调动学生脑海中的已有经验,与当前的课程建立联系,让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实现从“学会”到“会学”。

(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的资料,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材是教学的参考书,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分析教材,遴选适合学生的内容,而不是一味地背教材。教材,并非是一种物化的载体,而是一种理性化了的生命体,它记录着人的思想认识与道德情感,蕴含着人的价值取向。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整合优化,引领学生利用教材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注重过程考核。

学校教育中存在一种说法,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分数与能力并不完全成正比的,教师不能单纯地用考试衡量学生,同时需要注重过程考核,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例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实施“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成绩”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平时成绩“不准划重点范围,不准出考试重点复习题”。强化学生平时学习过程质量积累,为规范教学秩序,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高课程的有效性提供保证。

三、教师进行实践反思

(一)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人才培养活动的一种预期提出的关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它的制定是依据于一定的教育目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是载体,要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课程必须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二)以市场需求作为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如今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主要原因之一是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进行课程设计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大学生需要具有可雇佣性,但是如何才能被企业、被社会雇佣,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这个重任落在教师的课程上,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时,除了要了解人才培养目标之外,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课程设计要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原则进行设计,培养出的人才能符合市场需要,满足企业需求,课程就是有效的,反之,则是无效的。

(三)进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不仅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且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校企合作,可以共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在校企合作培养的过程中,首先,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其次,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及体验真实的职业环境,首先教师可以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手把手”地教,不至于在课堂空讲理论,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再次,“放开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最后,育巧手,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学做合一。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对教学不断反思。“高校教师反思性教学是指高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情境作为思考对象,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能力、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和再认知的过程。通过自身的行动研究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师需要不断总结反思,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课程有效性是决定课程生命力的核心因素,是影响高校发展的关键。因此,学校应加深对课程有效性的认识,同时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高校课程的有效性,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美]John D.McNeil.课程导论[M].谢登斌,陈振中,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刘松林,彭香萍.课程的有效性:高职课程研究的新视点[J].职教论坛,2015(2).

[3]陈志新.高校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之策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2007(11).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有效性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