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古诗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激发与培养
2015-03-21陈丽娜
陈丽娜
(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浙江 宁海 315600)
论小学古诗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激发与培养
陈丽娜
(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浙江 宁海 315600)
想象力是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基石,而古诗教学是激发和培育小学生想象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创设一种主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学生想象力开发的古诗教学一般应包含诵读积累、理解领悟、感受描述、体验深化、拓展延伸等几个环节。同时教会学生以意象的组合、经验的迁移、情感的融合等展开想象的方法,逐步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 古诗教学 想象力 激发 培育
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入科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取决于人的素质,特别是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而人的想象力是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石,可以说,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人就成为按部就班工作的机器,创造与创新就无从谈起。站在学校教育角度来看,教育教学应尽量避免挫伤学生的想象力,并努力激发与培养学生足够丰富的想象力,为他们在未来工作岗位上迸发出足够的创造力打下基础,从而成为国家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
一、古诗教学是激发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4版)》的课程总目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之一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与创造潜能”。在论及分阶段目标时,《标准》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由此可见,语文界已经形成了古诗有助于激发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比较统一的认识。从中国古诗的特点来看,中国古诗一般具有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古诗教学是激发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应当在日常古诗教学中有意识地有所侧重,把古诗教学从背诵默写的初级层次逐步提升至激发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更高层面。
二、完善小学古诗教学,激发学生想象力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古诗教学有必要改变以往以背诵默写为主的教学方式,创设一种主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方式。
1.诵读积累:夯实想象的基础。中国古诗的格律音韵之美决定了它非常适合于诵读,这也是很多学校与家长在学生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引导他们朗读背诵的原因。我们认为熟读背诵古诗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古诗教学中,应将诵读作为极其重要的一环加以落实,因为只有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完成积累的过程,并保证他们在展开想象的过程中决不至于受到阻碍。因此,诵读是古诗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基础。
2.理解领悟:满足想象的前提。显然,古诗教学仅仅停留在熟读背诵是不够的。古诗毕竟是古人遗留下来的作品,现代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很多陌生的字词,而这些字词往往成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绊脚石。因此,古诗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每一个字句,从而帮助学生领悟古诗的内容,为进一步展开想象扫清障碍。如《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在这首诗中,字词总体上非常简单明了。但是有两个关键词必须帮助学生明确理解,一是“田田”,二是“戏”。由于小学生很早就认识“田”字和“戏”字,他们很容易将这两个词语忽略,如果没能准确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就无法要求学生充分想象出诗歌中描绘的景象。
所以,对于诗句中词语的理解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前提之一。田田,形容荷叶相连遮盖,层层叠叠的,很繁茂。戏,本指嬉戏,娱乐,在此是拟人用法,以此描绘出游鱼之活泼快乐。倘能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这两个词语,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出一个充满活力的画面。反之,学生的想象要么是不准确的,要么是不全面的。
3.感受描述:注重想象的过程。那么如何查验学生的想象结果呢?一般我们采用“描述”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将他想象出来的古诗中呈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这个描述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想象的过程,还是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再举前例,在学生熟读背诵古诗并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想象出诗歌中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一:江南可以采摘莲蓬了,荷叶层层叠叠的,很繁茂。鱼儿在荷叶间游动,荷叶的东南西北都有鱼儿在游动着。
学生二:江南又到了采摘莲蓬的季节了,荷叶层层叠叠的,很是繁茂。几条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游动着。
这时我就问学生二,鱼儿为什么是欢快的?学生说,鱼儿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有时在南,有时又在北,这就说明鱼儿很活跃、很欢快。两个学生的描述不仅体现出他们想象结果的不同,还表现出他们对词句的不同理解。学生一认为东南西北都有很多鱼,而学生二则理解成同样的几条鱼在荷叶的不同方向游动。很明显,学生二的描述中“欢快”一词的运用更切合诗歌表达的情境。通过这样的描述,可以发现学生想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体验深化:提升想象的品质。诗歌是古人情感的载体,但凡脍炙人口的诗歌,或清新隽永,或情感真挚,无不表达出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古诗教学中我们要逐步引导学生慢慢领会诗人在诗歌中寄托的丰富情感,以此提升想象品质。
如唐朝诗人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中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静的感觉。
但是,如此理解仅仅是表层的理解。被誉为“诗佛”的王维,其诗之禅意总能让人深悟人与自然之和谐,进而体悟人类本身。当然,要使小学生理解体验并表达这种境界是有很大难度的,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引导,使他们在想象图景的同时对其中的况味有所体悟,就能使他们的想象品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并为他们将来获得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再来品味本诗的意蕴提供极大的帮助。
5.拓展延伸:扩展想象的区间。有些诗歌的理解与领会是需要一定场景积累的。如唐朝著名诗人张继的 《枫桥夜泊》一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让学生去想象全诗当中描绘的整个图景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可以肯定学生能够想象出部分内容。“月落”、“寒山寺”学生可能容易想象出比较具体的内容,但是要结合其他诗中呈现的意象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体验其中的情感意味就有很大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类似的场景体验,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和延伸,学习其它有相似场景或情感的诗歌来巩固这种体验。为此,在学习《枫桥夜泊》之后我又推荐学习了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两首诗歌都充满了诗人的漂泊之感,也都出现了“寺”这一意象,两者的互相印证对学生理解诗歌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想象区间。
三、探索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想象力
不断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同时,教给他们一些开展想象的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育。
1.意象的组合。意象的组合是学习古诗时展开想象的最基本方法。意象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它是作者主观心意和客观物象凝聚的表现。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由情和景两个因素组成,是诗歌抒情写志最基本的意义单位,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情志相统一的产物。“意”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诗人表情达意依托的客观物像,也就是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作者的情思。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初步的要求可以先抛开“意”而紧紧抓住“象”,把诗歌中呈现的具体场景有机组合起来。
2.经验的迁移。经验的迁移是展开想象的重要方法。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对古诗中出现的很多事物往往缺乏直观的感受,所以经验迁移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方法。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对某一首古诗呈现的图景的语言描绘乃至画面展示,这些语言描述和图片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想象。另一种经验来自学生自身,他们可以将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诗歌图景加以加工重组再融入想象中。如诗句“大漠孤烟直”,鲜有学生体验过其中描述的真实场景,但是肯定有很多学生见过“孤烟”,只是孤烟出现的背景不是大漠。如此,学生就可以经验迁移的方式展开想象,将自己所知的“孤烟”与从其他途径获知的“大漠”相融合,从而组合出完整的画面。
3.情感的融合。诗歌图景的想象如果缺少了情感的融合必定是不完整的,因此有必要强调在充分想象图景的基础上融入情感体验。但是很多诗歌的情感是深沉的,是与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相关的,很多大学生都无法深切领会,更不用说小学生了。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大古诗的关联阅读与延伸,努力帮助学生在类似的情感环境中逐渐获得比较深刻的体验,以此帮助他们想象并构建出情景交融、意象完备的诗歌场景。
[1]刘章利.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17).
[2]苗红.古诗教学新探[J].天津教育,2002,(06).
[3]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4]于溟慧.新理念下的古诗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3,(10).
[5]曹利月.在古诗教学中注重儿童的审美体验[J].教育科研论坛,2009,(08).
[6]欧红淑.古诗教学[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9,(00).
[7]曹贵康.小学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8]徐展,张庆林.关于创造性的研究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