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尝试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2015-03-21■张

成才 2015年8期
关键词:尝试新课程教学法

■张 敏

尝试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张 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目前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师来说,就是要注重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推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习,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武汉市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以尝试教学法为实现“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尝试教学法的优势,采取“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在成功中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素养,推动了学生个性的蓬勃发展。

一、尝试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哲学基础:从哲学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也就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2.教学论基础:从教学论角度讲,尝试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引起了教学过程中一系列的变化。如从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先自学、练习,教师再讲;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3.心理学基础:从心理学角度上说,尝试教学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重视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新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使先前的知识结构改组,结合新学得的知识,使学生形成能容纳新知识的更高一级的知识结构。

二、尝试教学法的四个优势

1.运用尝试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

尝试教学法冲破了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先让学生大胆去尝试练习。这样从小培养儿童“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就能逐步形成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先自学课本,再动手尝试练习,然后再听教师讲解。这种教学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2.运用尝试教学法可以将激发学习兴趣落到实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尤其是持久的学习兴趣,许多教育工作者做了有益的探讨,但从课堂实践层面看,激发表面兴趣的多、激发深层兴趣的少;学生短时兴趣多,持久兴趣少;外部刺激多,内部动因少。运用尝试教学法,尝试题的出示,就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老师没教,我能解决这一问题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学生这一内在的学习动机会贯彻学习的始终。而如果学生尝试成功了,就会从成功中感到愉快,得到鼓舞,保持长久的兴趣;而如果学生尝试失败了,也可以激发学生得到教师和同学们帮助的内在动机,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运用尝试教学法,可以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落到实处。

3.运用尝试教学法使自主探究成为有源之水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然而,多数情况下,学生对“为什么要探究、为谁在探究”这一问题没有搞清楚,从而出现“为探究而探究”,学生为教师“打工”的现象。运用尝试教学法,因尝试题是学生未学的知识,对每个学生来讲,要尝试成功,必然需要进行探究。对尝试成功的学生来讲,“我做对了吗?”“还有其它解决问题的办法吗?”……他要通过阅读课本做进一步地探究验证;对尝试未成功的学生来讲,“我怎样才能尝试成功呢?”从而更激起他自主探究的欲望。因此,运用尝试教学法可以使自主探究真正成为有源之水。

4.运用尝试教学法让师生角色转换得到真落实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然而,现实的课堂上,教师独霸天下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运用尝试教学法,其基本的模式是学生先尝试,教师再讲解,因此,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在行动之中,而此时教师的讲也完全有别于传统中的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的情况有选择的讲、有针对性的讲,其“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尝试教学法的五大步骤

“尝试教学法”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全、主、合、清”为内涵,以高效课堂为抓手,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要求,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形态。“全”指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全面发展;“主”指学生自主、主动学习;“合”指学生小组合作、合作探究;“清”指堂堂清。贯彻“先学后教,先试后导”的基本精神,让学生在快乐中尝试,在尝试中体验成功,在尝试中创新。

该校尝试教学法五大步骤的基本流程是“情景导入(导)——自主建构(学)——互动互议(议)——精讲点拨(讲)——当堂训练(练)”。

1.情境导入(导):此环节用时在2分钟以内。导入方式有目标导入、学法导入、铺垫导入、复习导入、激趣导入、游戏导入等等。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在兴趣盎然的良好精神状态中投入新课的自主学习。

2.自主建构(学):此环节10分钟左右。教师设计导学案,布置5~8项预习任务或预习题,基本涵盖所有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认、自读、自写、自做、自画、自练,初步掌握相关知识、技能。预习题(或预习要求)通过电子白板呈现,预习题的设计切忌大和空,尽量细、小,便于学生自学。

3.互动互议(议):此环节6分钟左右。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已会教不会,快学带慢学,勤学促懒学,实现绝大多数学生完成80%以上的学习任务。教师要重点关注基础最差的几名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善于倾听、遵守纪律和合作互助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开展分层互助学习,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解决学困生问题,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4.精讲点拨(讲):此环节7分钟左右。根据实际需要,或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展评,或由教师对普遍存在的疑问进行精讲点拨,对学生今后可能出错的地方进行讲解。教师的讲,主要实现六个意图(1)总结规律(2)强化结论(3)突出重点(4)解答疑难(5)加深感悟(6)澄清谬误。

5.当堂训练(练):此环节15分钟左右。当堂训练,当堂达标,力争实现“堂堂清”。精心选择训练题,分成必做题、选做题和拔高题,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导、学、议、讲、练”五个环节在课堂上的应用时间不是绝对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教师要根据所教学段的不同,所教内容的不同,所教学生的不同有选择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尝试教学法的优势。

四、尝试教学法的四个局限性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尝试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

1.应用尝试教学法,学生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低年级应用的范围较小,一般来说,从二年级开始逐步应用,在中、高年级应用效果较好。自学能力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开始可能不太顺利,教师要加强引导。如果坚持长期应用,就能够得心应手了。

2.应用尝试教学法,学习前后有密切联系的教材,教学效果会更佳。例如,有了百以内加减法知识基础,再学万以内、多位数加减法;有了简单应用题的知识基础,再学复合应用题;有了通分的知识,再学分数加减法。这些后继教材的教学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不过,前面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学好,才能在后继教材的教学中凸显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3.对于数学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例如几何图形初步概念、小数意义、分数意义等,这些教材不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由教师直接讲解效果较好。但是其相应的后继概念仍可应用尝试教学法。

4.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内容不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例如,计量概念、几何初步概念,这些教材内容,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但求积公式的推导和求积计算,仍可应用尝试教学法。

通过对尝试教学法的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尝试教学理论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把尝试教学的研究同新课程结合起来,对深入推动新课程的实施具有积极的作用。今后,我们将高度重视尝试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发展,始终把推广尝试教学法作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继续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尝试教学法研究”课题实验,认真开展尝试教学法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教师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克服尝试教学法的局限性,进一步凸显尝试教学法的特点,使之不断创新和发展。

注:奓山中心小学的课题《小学教学五步尝试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之一。2014年被评为武汉市“十佳”教学模式,作为该课题组成员,笔者参与了研究。

(作者单位:武汉市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郑占怡

猜你喜欢

尝试新课程教学法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