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好抢红包

2015-03-20星光

出版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亲戚朋友学会微信

星光

要问刚刚过去的羊年春节什么最火?相信很多人心中的答案会是“手机抢红包”。从小年开始,打开网络,微信、微博、手机QQ,支付宝,到处都充斥着“网络红包”,除夕夜不少人都在“摇一摇”的节奏里看着春晚,见面打招呼除了拜年以外,还有一句“抢了多少红包?”据统计,今年春节各家互联网企业发放的红包总额已超过70亿元。微信官方数据显示,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抢红包人数为1.54亿。

面对如许红包纷飞的壮观场景,许多评论人士“忧心忡忡”的指出,为了抢上几毛几分钱,回家也不好好吃饭了、也不好好看春晚了、也不好好陪爸妈亲戚朋友聊天了,更因此推论为“传统文化的丧失”,更有“现在的年轻人……”老生常谈复现,可谓疲劳久矣。

判断一个人是否还具备成长潜力的标志之一,是看其是否愿意快速接触新生事物,能不能是能力问题,愿不愿则是态度问题。因此借“抢红包”抒发传统文化丧失的有识之士们,怕是也丧掉了成长的潜力。

红包,是国人在许多特别的场合中对特别的对象表达感情的工具。比如过节老一辈给小一辈的压岁钱,包在红包里,互相说句吉祥话,给的和得的都喜气洋洋,包里有多少钱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给一收,在人与人之间流动着的祝福和喜悦。从这个意义上看,红包简直是不善于从外在表达内心感情的中国人最浪漫的沟通方式了。

再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这一波通过社交网络运行的抢红包。本质上和传统的红包没有任何区别,祝福、喜悦、沟通,哪一样在“抢红包”中不能体现?而且手段、方式上的创新,也将收发红包这个古老的仪式纳入了现代化的版图。如果能够通过这些金额不多,却仍旧带有祝福和喜悦的电子红包增加彼此的沟通,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能够通过收发陌生人的红包,收到远多于以往只来自于亲戚朋友间的小小祝福,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能够通过收到别人“无缘无故”的红包,自己“不好意思”不发给别人而学会了人与人之间你来我往的温情、学会了分享、学会了不吝啬,那么这几分几毛钱花的实在是太值了,又何乐而不为呢?那些心心念念传统文化的老先生们,怕是还在让小辈给自己跪下磕头才往外掏红包吧?

抢红包抢的压根就不是红包里的钱,抢的是一种氛围。在这个氛围里,我分明嗅到了进步的气息。

别急,正月十五没到,年不算过完,元宵和红包,未必不能一起。

好好抢红包。

(本文作者为媒体人)

猜你喜欢

亲戚朋友学会微信
骄傲的蚊子
鼠年聊聊鼠文化
微信
微信
微信
学会尊重
心照不宣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