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Presentation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2015-03-20陈婷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师应高职教学模式

陈婷

【摘 要】结合发展高职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为例,阐述Presentation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Presentation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职业能力 Presentation教学模式

【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C-0123-03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这一新形势下,英语课作为高职教育的必修课之一,势必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课题组多年来对Presentation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Presentation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Presentation意为“演出、呈现、展示”。在本文的语境里,Presentation指课堂上学生个人或小组向全班讲解某一话题或书中某个章节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Presentation在西方课堂教学中被普遍使用。如今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我国也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领域中。2007年以来,本课题组对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高职层次英语及非英语专业的2007级、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学生,共53个班,总人数2000多人进行了Presentation教学实践。教学使用的教材有《希望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编实用英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语报刊阅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电影赏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具体实践如下:

(一)在公共英语课堂中的实践

1.单元导入环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单元导入环节往往由教师通过讲解或提问等方式完成,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高。为此,我们尝试把Presentation引入这一环节。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自主选择本学期一个教学单元话题。在学习该单元前查找与话题相关信息并在课堂上展示。例如,在教授《希望英语》第一册Unit6 Travel这一课时,要求组员们介绍某个国内外著名旅游景点。每次活动前先明确成员分工,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查资料、翻译、制作PPT和课堂展示等工作。每次Presentation(展示)约15分钟,由该组其中一名组员代表完成。展示结束,各组学生对该组表现做出评价,最后教师对该组的完成情况点评。

2.单元阅读环节。以往的阅读课堂,教师感觉讲得累,学生听得心不在焉,课堂氛围沉闷。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我们把教师“满堂灌”的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Presentation模式。具体是:分组后,每组选择每个单元除主课文外的阅读文章(《希望英语》的Reading B&C;《新编实用英语教程》的PassageⅡ), 然后小组内部通过分工完成查单词和翻译全文等工作,由组长确定发言人做课堂展示,展示时长15分钟。如遇疑问,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问,该组成员负责解答,教师查遗补漏并做总结性点评。学生通过课前准备和课堂讲解,充分体验教师的备课与讲课过程,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获取者,其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课堂学习氛围也更为活跃。

3.单元活动环节。单元活动一般安排在完成单元内容学习后进行,其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对已学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形式可以根据单元内容和学生兴趣而定,如设计问卷调查、情景表演、辩论等。做法如下:每组自主选择一个单元设计问卷调查。以《希望英语》第一册 Unit1 College为例,布置有关大学学习生活的问卷调查活动。活动前,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拟定问卷调查的问题;活动期间,成员分别发放问卷并汇总;活动后期,共同讨论调研成果,完成书面报告并由指定的发言人做课堂展示。此外,还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情景表演(Role play )及展示。比如:Unit2 Family这一单元主要讲述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generation gap)问题。学生根据这一主题设计情景表演。设计前,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观看与话题相关的情景剧视频《成长的烦恼》,点拨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确定情景主题内容;设计过程中,组员集体参与剧本的设计与讨论,教师适时给予引导与支持;设计后,进行预演,如发现问题,教师及时指出,对学生的表现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课堂展示后,各组学生可各抒己见做出评价,最后教师再总结评价。单元活动形式多样,学生自主发挥空间大,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因而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好评。

(二)在专业英语课堂中的实践

1.英语报刊选读。在“英语报刊选读”课的教学中,我们采取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学习、互动模拟教授知识为主、教师支持与辅导为辅的Presentation教学模式。课前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自己能力水平与兴趣爱好选读一篇英语报刊文段(文章可以来自China Daily等报刊)。(2)查生词、分析句子。学生要详细阅读所选文段内容,分析其写作特点,包括词汇特点、用词特色、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的采用等。(3)查询与文段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课中为课堂展示阶段。首先,学生轮流展示自己准备的报刊选段。轮到的学生上讲台通过投影仪和电脑,把自己选择的文章展示给全班同学一起阅读,并向全班讲解与分析文段中的词汇、句子、文化背景等。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必须认真听课并做好笔记。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逐一点评并补充学生未提及的知识。

2.英文电影赏析。在“英文电影赏析”课的教学实践中,Presentation教学模式也得到广泛地运用,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且效果颇佳。主要形式有:影片相关的PPT制作、影片经典对白配音、影片情景表演、影片续集表演等。前两个单元为教师展示课,教师可以先介绍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再展示Presentation的具体做法。随后让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按喜好选择英文影片的种类(影片可分为卡通片、言情片、喜剧片、社会问题片、惊悚片、科幻片、魔幻片、战争片、黑帮片等)并查找到或下载该类型的电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影片的主题、特点表现手法,根据影片特点和学生兴趣确定展示的具体内容与形式。接着,每组抽签决定展示的顺序,一般每组有2周的准备时间。轮到小组的展示时间为15~30分钟。小组展示完后,可安排时间让学生互动,随后教师把事先印制好的互评表发给同学,当堂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教师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小组前期准备工作及小组展示过程中的表现,并参考学生的打分情况给出一个总的评价及分数。

二、基于Presentation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完善Presentation教学,使其更好地为发展学生职业能力服务,我们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及学生反馈,总结出一套Presentation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模式,涵盖了Presentation教学的目标、原则、程序、内容、管理等内容。

(一)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 在开展高职教育过程中应将就业当成宗旨, 推动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就业竞争能力、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及发展创新能力。因此,课题组认为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应成为Presentation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即通过Presentation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communication)的专业能力、集体协作(cooperation)为出发点的社交能力、与时俱进自主学习(self-study)的能力、发散思维进行创新(creativity)的能力。

(二)教学原则

1.适度指导与适时引导原则。在访谈中,有学生提到Presentation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准备起来心里没底,也有一定难度,希望老师多给予示范与技巧。这说明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将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进行。因此,在Presentation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适时适度的指导与引导。在布置任务前,教师先向学生讲解Presentation的做法与要求,可亲自示范,给学生确立一个基本的模式,也可提供一些相关视频给学生观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Presentation的认识,提高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教师应说明Presentation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制定好课程学习目标。任务布置后,提前对将要轮到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大致内容的指导,了解学生的实际准备情况后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比如对内容的取舍与衔接等。还应及时了解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另外,针对一些学生对多媒体技术不熟练,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2.参与性原则。Presentation教学模式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或相互推诿,最终只能让其他小组成员揽下所有工作。如此以往,对保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不利,而且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也无从谈起。为此,教师应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任务布置后,小组成员应讨论明确分工,每组可选出组长协调工作。教师适时了解小组分工与每位组员的表现情况,遇到不积极参与的学生,要及时发现并对其做好思想工作:一方面要强调参与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对其加以鼓励。为了增加学生间、组与组之间的互动,课堂展示应预留提问与讨论的时间。开展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通过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参与。

3.鼓励为主原则。考虑到高职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缺乏自信,加之对Presentation教学模式了解不充分,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心态,适时对学生加以鼓励。尤其对一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引导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潜力,最终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获得相应的学习成就感。

(三)教学程序

1.分组。让学生根据自愿原则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6人,或3~4人(按具体班别人数而定)。小组课堂展示,可按内容编排顺序进行。如内容编排灵活也可按小组抽签顺序进行。

2.选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单元话题。在选题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助于发挥主动性与特长。各组选定单元后根据课程进度准备。

3.准备。学生围绕所选话题展开研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材料,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探讨、分析、整合并形成报告、表演等形式。教师要适时适度地指导与引导。

4.实施。轮到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展示或集体表演情景剧。台下的学生要认真听讲,必要时应做些笔记。展示完毕,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提问,此时教师应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时灵活掌控时间。

5.评价。每次课堂展示后,教师先发放自评表与互评表,组织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最后,教师再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小组前期的准备工作及小组展示过程的表现做总结性评价。

(四)教学内容与形式

教学内容是Presentation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教学内容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课题组教师发现,由于要求学生展示的内容难度超出了一些学生的能力范围,导致课堂上个别学生消极对待,甚至出现抵触心理。遇到类似情况,教师应及时了解缘由并疏导学生的情绪。有的教师还发现,一些学生对选择的内容不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Presentation的内容选择上应遵循以下两条原则:(1)内容难度与学生能力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教师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并以此来选择相应难度的内容。(2)以学生兴趣为主的自主选择原则,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选择话题内容。教学形式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因素。访谈中不少学生提出Presentation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课文的内容,以及题材安排内容和形式与之相适应的Presentation。例如口头讲解、结合PPT讲解、设计问卷调查、情景表演、辩论等。

(五)教学管理

Presentation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不但要能驾驭外语教学,更要具有擅长课堂与课外管理的能力,努力做到使学生尽可能发挥其学习主动性。这是Presentation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课题组认为教师在实施Presentation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Presentation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在Presentation教学模式实施前,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Presentation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不仅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自己学习目标,并鼓励学生发掘自身潜力,发挥主观能动性,达成课程学习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Presentation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使教师的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角”,而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了主动的获取者。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的原则做好以下工作:(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2)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3)参与学生任务的讨论,深入了解学生需要的帮助,给予适时的帮助与肯定。(4)组织课堂活动,适时进行引导性的发问,及时肯定与评价学生的表现。另外,教师要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每一份学习成果,用期待的心情期待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每一点成功。这样,在教师的关注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必然增加,更有助于Presentation教学的开展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3.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本是进行课堂管理的出发点,所以Presentation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情感、意见的关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的语言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分配任务时,要注意尽可能关注到每位学生的能力差异,安排学生的展示任务,同时应适时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尽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比如:让学生自主选择话题内容与形式;学生按自愿原则分组;按抽签决定小组展示顺序;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与小组互相评价。

4.科学有效地评价。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意义重大。它不仅为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可见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在Presentation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尤为重要。课题组采取多元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多元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这种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过程。学生在评价时进行对照和比较,既看到优点也看到不足,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动态评价是指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横向对比评价,这将更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的发展情况。比如,在课程安排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每个人或每个小组布置两次或多次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比较每一次的表现和完成情况再做出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一些细节的处理:(1)评价标准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在展示过程中运用英文表达的要求上,要考虑到整体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如果整体能力偏低,教师应适当放宽英语使用的要求。(2)评价标准一旦确立,就应提前告知学生,并贯彻教学活动的始终。(3)教师应注意评价中的一言一行,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只有做好这些细节,才能保护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综上,从实践与反馈上看,我们认为将Presentation教学模式运用到高职英语课堂中来,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及创新等职业能力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我们总结出一套Presentation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模式,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邵瑶宇.Presentation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导入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0(9)

[2]文燕. Presentation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西教育,2009(19)

[3]竹旭锋.Presentation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一项基于教学实践的实验报告[J].淄博师专学报,2007(4)

【基金项目】2013-2014年广西外语教育科学发展规划项目(GXSKWY14-12)

【作者简介】陈 婷(1977- ),女,广西博白人,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教师应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