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5-03-20贾兴梅刘俊杰
贾兴梅,刘俊杰
(1.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2.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0 引言
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深层推进,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产业转移在结构、规模、绩效等方面呈现不同的区域特征。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间或一国不同地区之间的某些产业或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的过程,它主要通过资本等要素流动和投资实现的,一般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再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实施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导致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显著扩大,要素集聚规模和产业梯度明显形成。东部沿海地区的长期持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要素成本、改革收益与全球化三大红利,随着制度变革、要素投入、全球化、人口红利提供的长期增长动力的衰减,东部地区传统产业集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逐渐丧失。根据产业梯度理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条件已经成熟[1-2]。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成本相对低廉,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这些使得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大大增强,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转移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形成一个互动互促的过程[3]。
19世纪后期,相关学者开始对国际间的产业转移进行研究,产生了诸如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等较为著名的产业转移理论,这些理论从宏观上解释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模式[4]。而邓宁从微观层面上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国际生产综合理论。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产业分工复杂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地从产业转移模式[5]、动因[6]向产业转移效应[7-10]、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11]等方面转变。国内对区际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强调产业梯度尤其是产业技术梯度[12]、推拉力[7]、竞争优势[11]等因素对产业转移的驱动作用,提出了梯度转移与反梯度转移、网络型产业转移、价值链转移等转移模式。在产业转移效应方面,国内学者认为产业转移不仅存在产业结构互动升级、技术溢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管理水平等正面效应[13],同时,也存在产能盲目扩张带来的需求波动、污染转移[14]等负面效应。未来具有资源指向性产业、劳动密集型和低端加工制造环节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将会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15]。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看,对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转移动因、模式、效应、战略与政策,强调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技术转移梯度和反梯度理论、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关系、国内产业转移与企业扩张问题等方面。对国内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结构、梯度推移、影响因素的描述性评价、产业转移区域效应分析等方面,而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主要影响因素的定量测度研究较少。本研究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出发,实证分析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为中西部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决策参考。
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1.1 理论分析
一个地区生产总值不仅与该地区的经济规模与产业基础(包括产业结构与组织)、资本规模(资本存量)、人力资源与劳动力成本有关,还与利用外部资本的水平有关,同时与前期利用外部资本流入的基础有关,即存在路径效应,外部资本利用水平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特征函数。因此,预期对产业转移承接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有:路径效应、资本存量、经济规模、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表1)。
表1 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预期Tab.1 Prospection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路径效应(P):采用滞后1期的利用外资数量来衡量,体现前期投资对后期投资的影响。转移产业的区位选择会受到原有地区转移产业种类和总量的影响,一个地区承接的转移产业越多,越能够通过规模效应或产业集群不断自我强化,对新转移产业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因此,预期利用外资情况与路径效应呈正相关关系。对于产业转移地来说,转出的产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而集聚的形成具有路径依赖性特征。
资本存量(K):采用各个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衡量。产业转移承接地需要具备一定相关工业和配套设施基础,即产业转移承接地必须有一定的资本存量用来满足规模效应、外部经济等要求。资本存量越大,承接转移产业的能力就越强。因此,预期资本存量水平与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经济规模(S):采用各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经济规模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标志,一般与区域市场容量正相关。产业转移承接地必须具有与其相匹配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而拥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则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因此,市场容量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承接产业转移同样存在正相关关系。
劳动力成本(W):采用各地区职工的年平均货币工资指数来衡量。根据产业转移相关理论中成本的影响因素,选取劳动力成本作为衡量各个地区劳动力资源的丰富程度。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一般而言,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更倾向于转移到劳动成本低的地区,因此,预期劳动力成本与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人力资源(H):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相应教育年限赋值为6,9,12,14,16。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对人力资本要求较高,需要当地具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科研力量,人力资源越丰富,接受产业转移的能力越强,因此,拥有丰富人力资源水平的地区才能够吸引到更多产业转移。对于产业承接地来讲,较高的人力资本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吸引更多外资,预期人力资源与承接产业转移存在正相关关系。
1.2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1.2.1 模型构建。外部资本与生产要素的利用水平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特征函数。选取路径效应、资本存量、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经济规模作为解释变量,用来说明中西部地区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力与上述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模型可设定如下:
式中:i表示横截面(4个地区);t表示时间序列(年份);I代表利用外部资本水平。
1.2.2 数据来源及说明。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4年)数据和中西部地区各省份的统计年鉴(1996—2014年)数据,其中有关经济规模、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的数据全部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4年),外部资本流入、资本存量数据除河北省外,其他全部来自各省份的统计年鉴,河北省数据来自《河北经济年鉴》(1996—2014年)。
考虑到中国不同区域的发展现状、比较优势与区域经济前景,在已有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将中西部地区分解为4个区域: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中部地区(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海南);西北区域(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南区域(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西藏);其余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述划分中,河北、海南两省虽然在自然地理区位上属于东部沿海,但鉴于其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与现状,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将其划分到中部地区。
2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从4个区域的数据来看,在利用外部资本(包括FDI和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本流入)方面,中部地区的差异最大,表现为近10年引进外部资本规模显著增加,1995—2013年期间最大利用外部资本量达到8 245.44亿元,最小值仅为4.55亿元,中部地区利用外部资本的均值为462.12亿元,远大于中位数83.05亿元。从4个区域外部资本利用状况比较来看,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的均值远远大于其他3个地区;从现有的资本存量来看,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差异很小,远大于西南、西北地区;从劳动力成本变化看,西北、西南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变化高于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从人力资源来看,4个地区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略高于西北、西南地区;从经济规模的变化看,4个地区的差异也不是很大,中部地区略高于其他3个地区(表2)。
表2 主要变量的统计性质Tab.2 The statistical nature of the main variables
2.2 实证结果分析
将各个解释变量纳入模型,对4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根据Hausman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得到回归结果(表3)。结果显示,4个地区的拟合度都较高。
表3 各种因素对产业转移承接力的影响Tab.3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on industrial transfer
路径效应(P):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在1%的水平下显著,西南地区在5%的水平下显著,可见路径效应对承接产业转移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更为显著,这与预期结果是一致的,也符合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产业区位形成受历史因素以及循环累积的路径依赖机制或预期的作用。累积循环的自我实现机制亦即路径效应,导致产业长期地锁定在某个区域。说明外部资本的利用受到前期已有外来资本注入规模的影响,当期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将与前期利用外部资本规模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资本存量(K):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在1% 的水平下显著,西北地区在5%的水平下显著,并且资本存量与利用外部资本存在正相关关系,外部资本利用水平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特征函数,即资本存量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预期结果一致。比较4个地区之间资本存量前的系数能够看出,中部地区最大为0.66,东北地区最小为0.38。
经济规模(S):中部地区经济规模变化与承接产业转移在1%水平下显著且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预期结果一致,其他地区经济规模对承接产业转移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影响并不显著,与预期结果相反。市场容量是经济规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的市场规模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大规模的市场需求有利于产业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和专业化的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规模相对较低,市场容量较小,除少数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资源导向性产业形成空间集聚外,受制于区位、技术、产业基础、市场容量等因素制约,一般制造业的大规模集聚和专业化部门的形成动力不足。由于空间近邻效应,1995—2013年中部地区一些城市群、大城市承接了东部发达地区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在空间上以集聚特征进入中部地区不同类型、具有较好配套能力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完善的产业园区。这种基于城市经济规模、产业集聚基础、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产业转移,中部地区相对于西北、西南地区具有更明显的比较优势。
劳动力成本(W):除东北地区外,中部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在1%的水平下显著,并且劳动力成本变动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这与预期结果一致。西南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系数绝对值最大为4.58,西部劳动力资源丰富,使得东部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在各地区间可以自由流动,使东部地区能够长期获得近乎无限的外来劳动力供给,打破了中西部地区拥有的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致使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向中西部地区持续大规模转移的动力。东北地区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产业的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相对密集,个体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对超前于中西部地区。
人力资源(H):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人力资源水平与承接产业转移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正相关关系却不显著。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人力资源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较大,这与预期结果一致。相对于更加靠近东南沿海的中部和西南地区,东北和西北地区承接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规模相对不足,因此,该区域人力资源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 结论及政策含义
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出发,将中西部地区划分为东北、中部、西北、西南4个区域,对4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测评,得到以下结论:(1)4个地区的路径效应、资本存量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在5%的水平下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人力资源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对各个地区显著性有所不同,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在1%的水平下显著,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则不显著。(3)中部、西北、西南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变动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东北地区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4)中部地区的经济规模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经济规模与承接产业转移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因此,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其一,强化路径效应,进一步促进中西部产业集聚。中西部各区域应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实施非均衡、差异化的产业转移激励对策。在继续强化路径效应对产业要素集聚吸引力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中西部地区产业门槛并适当下放核准权限。积极引入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适当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类别。根据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转移的负面影响,改造、提升移入产业在某些环节的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引导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和动态竞争优势的区位有序转移,以充分发挥不同区位的要素“红利”,实现产业转移与资源空间配置的耦合互动效应。
其二,积极引入外部资本,增加资本存量。由于资本存量对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有必要继续强化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财政、货币、土地等政策支持。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利用等方面继续给予政策倾斜,包括对产业转移项目、相关兼并重组提供金融支持,降低中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进入门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东部地区企业并购、重组中西部地区企业提供支持。对中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实施财政贴息;土地政策方面,优先安排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指标,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标准;商贸政策方面,支持有条件的沿边地区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培育建设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其三,优化制度与管理,降低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中的交易成本。中西部地区政府办事效率相对较低,与外资沟通依然存在较多制度性障碍,因此,需要招商与安商兼顾,促进中西部产业转移交易成本的节约。中西部地方政府应意识到,办公效率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竞争力,政府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其四,着力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培育新型专业化劳动力。制定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阶段、产业特点与结构优化导向相适应的劳动力政策,开发专业化人力资源。结合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做好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增加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与创业机会,加强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根据本人意愿在中西部地区落户,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资源指向性产业占据相对优势的东北、西北地区,应将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与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加强传统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将资源依赖性产业结构转变为资源—资本—技术创新复合型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知识要素对产业转移的贡献度。
[1] 刘满平.“泛珠江”区域产业梯度分析及产业转移机制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1):45-49.
[2]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33-44.
[3] 蔡昉.坚持在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J].求是,2009(5):27-29.
[4] 王然.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评析[J].生产力研究,2009(23):166-169.
[5] 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2-25.
[6] 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0-15.
[7]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社会经济版,2003(4):11-15.
[8] Savona M,Schiattarella R.International Reloc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 Growth of Services:The Case of the“Made in Italy”Industries[J].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2004,13(2):57-76.
[9] Kirkegaard J F.Offshoring,Outsourcing and Production Relocation Labor—Market Effects in the OECD and Developing Asia[J].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2008,53(3):371-418.
[10] 丁建军.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J].财经科学,2011(1):35-42.
[11] 陈刚,张解放.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相应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01(2):24-26..
[12] 谭介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论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转变[J].世界经济研究,1998(6):65-68.
[13] 张公嵬,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0,9(3):1-21.
[14] 胥留德.后发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环境影响的几种类型及其防范[J].经济问题探索,2010(6):36-39.
[15] 刘红光,李浩华,王云平.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总体特征与趋势[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