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唐氏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5-03-20赵永红张伟宏孙艳芳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危象室间隔先天性

赵永红 张伟宏 孙艳芳

(1.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52;2.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3)

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又称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是一种染色体畸变所致的先天性疾病。DS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1/1 000~1/500,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最常见的原因。DS患儿中40% ~60%合并CHD[1],其类型以间隔缺损为主,房间隔缺损最为常见,其次为室间隔缺损。同时,DS合并CHD早期容易出现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因此,DS合并CHD患儿术后护理与其他CHD患儿有所不同,应兼顾PH监测、营养支持、感染预防、防止误伤意外发生等几个方面。本文选取15例CHD合并DS患儿,实施全方面的综合护理,以分析其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15例DS合并CHD患儿,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为2个月~6岁;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3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5例,室间隔缺损5例;13例患儿合并PH。上述病例均在体外循环、全麻下行外科开胸手术,术后回ICU监护。

1.2 综合护理方法

1.2.1 监测PH 术后常规放置肺动脉压力测压管,控制肺动脉压力在50 mm Hg以下。早期轻微过度通气,使PaCO2维持在25~35 mm Hg,PaO2维持在100 mm Hg以上。保证患儿绝对安静,减少躁动,各项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尽量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必要时适当选用肌松剂、镇静剂。听诊双肺呼吸音,按需吸痰,两人配合,每次吸痰时动作应轻柔迅速,充分镇静及供氧,防止因吸痰引起肺动脉压骤然上升而诱发PH危象[2]。根据血压状况选用合适的血管扩张剂。

1.2.2 营养支持 对营养不良患儿术后24 h即开始应用静脉营养,每天按120~150 cal/kg补充营养,包括脂肪乳、小儿复方氨基酸、高渗糖、白蛋白、维生素等。若术后24 h或48 h未发生腹胀,肠蠕动正常,可经胃管给予母乳或配方奶,注意观察进食后消化和吸收情况。发现腹胀,及时行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处理,以免因腹胀影响呼吸。

1.2.3 预防感染 待患儿循环稳定后,采取抬高床头(15°~30°),每隔2~4 h翻身拍背1次,促进排痰和预防肺不张的发生。收集痰标本,及时做痰培养和药敏实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撤除呼吸机后也要定时翻身、拍背、吸痰,加强CPT湿化,遵医嘱静脉或雾化吸入平喘化痰药物,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做好基础护理,必要时身下垫海绵垫或者应用气垫床,防止压疮发生和继发感染出现。做好术后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1.2.4 防止误伤意外 采取防止误伤措施,如针对患者肌张力低下、感觉功能缺损、关节活动度大等情况,术后充分镇静,固定四肢,防止躁动引起误伤。在应用冰水枕降温或暖水袋保暖时,要经常观察皮肤情况,防止冻伤和烫伤发生。

1.2.5 出院指导与随访 除常规出院指导外,重点强调坚持应用降肺动脉压力药物,定期门诊随访。

1.3 观察指标 ①肺动脉压:肺动脉压力的变化和PH危象的发生情况;②感染:压疮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细菌学;③预后:分为治愈和未愈,计算治愈率。

2 结果

2.1 PH 13例合并PH患儿仅有2例发生PH危象,经对症处理后恢复,8例患儿肺动脉压力在后期门诊随访中降为正常。

2.2 感染 15例患儿均无压疮发生。1例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培养呈阳性,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所致,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和加强肺部护理后,感染得到控制。

2.3 预后 14例患儿治愈出院,治愈率高达93.33%;1例患儿多脏器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治疗。

3 讨论

DS常合并CHD,易导致PH。既往研究已证实,CHD术后PH危象是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因此,针对此类患儿的全面护理非常重要。对于术后肺动脉压仍较高的患儿,适当延长辅助呼吸时间及过度通气,使PaCO2维持在25~35 mm Hg,PaO2维持在100 mm Hg以上。给予必要的镇静镇痛药物,预防PH危象的发生。DS合并CHD患儿生长发育迟缓,加上术前营养不良,术中创伤、术后心功能不全等影响,易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影响机体恢复[4]。因此,对于 DS合并CHD患儿,术后营养支持十分重要,充分的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增强呼吸肌储备力、提高抗感染能力。另外,该类患儿因生长发育迟缓和自身免疫力缺陷,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给术后撤离呼吸机增加了困难,因此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做好肺部护理,预防和及时治疗肺部继发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经PH监测、营养支持、预防感染、防止误伤意外发生等几个方面的综合护理,患者预后良好,PH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低,治愈率高达93.33%。

总之,对于DS合并CHD患儿,给予PH监护、加强营养、口腔护理、预防继发感染、防止误伤意外发生和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等全面综合护理,对降低PH危象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谢雪,张静.唐氏综合征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8):608 -611.

[2]徐卓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22):7044 -7047.

[3]凌云,曾嵘.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预防和护理[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6):741 -742.

[4]聂茹.21三体综合征伴多系统疾病的临床分析(附2例报告)[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11):44.

猜你喜欢

危象室间隔先天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成功救治1例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防治研究进展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探查体会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