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森林疗养工作展望
2015-03-20南海龙王小平陈峻崎朱建刚杨晓晖杨欣宇崔亚红
南海龙,王小平,陈峻崎,朱建刚,杨晓晖,杨欣宇,崔亚红
(1.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北京100013;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100091;3.怀柔区园林绿化局,北京 101400)
北京森林疗养工作展望
南海龙1,王小平1,陈峻崎1,朱建刚1,杨晓晖2,杨欣宇1,崔亚红3
(1.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北京100013;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100091;3.怀柔区园林绿化局,北京 101400)
森林疗养由森林浴发展而来,开展森林疗养需要经过认证的森林环境,被医学证实的疗养课程,以及专业人员的陪护。该文介绍了森林疗养概念、主要形式和森林疗养所包含的治疗、预防、康复和保健4个属性;森林疗养是首都园林绿化领域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森林疗养对增进公众健康和纾解老龄化引发的医疗赤字问题、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振兴地域经济和促进农民绿岗就业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总结概括了德国、日本和韩国各具特色的森林疗养模式、相关政策制度以及推广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北京森林疗养工作应该建立畅通的跨部门合作机制,通过机理研究、技术示范、形成标准、能力建设等举措,培育健康的森林疗养市场。
森林疗养,森林医学,森林经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民对离开水泥城市开展森林游憩、进行户外休闲、呼吸新鲜空气、舒缓紧张身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改善城市亚健康人群身心状况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疗养活动,已成为北京地区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充分发挥了城郊森林的多重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广大市民的福祉。
北京市自2012年推动森林疗养工作以来,目前在松山、西山和八达岭设计建设多条森林疗养步道,初步形成了北京地区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技术标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累计培训2批次100多名森林讲解员,森林理疗师的培训也在积极筹备过程中,森林疗养推广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另一方面,森林疗养工作面临的形势已与3a前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推动森林疗养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诸如概念不清等各种问题。本文旨在进一步明确森林疗养的内涵,结合最近掌握的国外发展经验,为推进下一阶段北京森林疗养工作厘清思路。
1 对森林疗养的认识
1.1森林疗养的概念
森林疗养是个全新事物,日本和德国称之为森林疗法[1],韩国称之为森林休养[2],我国台湾地区称之为森林调养[3-4]。称谓虽有区别,但本质相同,其基本含义是“利用特定森林环境和林产品,在森林中开展森林安息、森林散步等活动,实现增进身心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目标的替代治疗方法”。森林疗养是在森林浴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森林浴的进一步发展。不同的是森林疗养需要对森林环境进行认证,疗养课程需要得到医学证实,一般需要森林理疗师现场指导。目前,与健康有关的话题包含健康生活方式、保健和治疗3个层面,而森林疗养正是介于保健和治疗2个层面的过渡区域[5-7]。
1.2森林疗养的基本属性
森林疗养与按摩、催眠和针灸一样,均属于替代疗法,它包含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4个属性。
1.2.1治疗属性
森林疗养的治疗属性主要集中在心理疾病领域。认知障碍、自闭症等心理疾病患者长期或定期进行森林疗养,其精神和情感表现为安定化,恐慌行为减少,交流行为增加。日本称这类森林疗养为“疗育”,欧美和日本均有大量疗育效果的证实报告。此外,森林疗养对治疗部分生理疾病也具有重要意义,早在100年前,德国通过森林疗养来治疗肺结核。随着证实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森林疗养对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机理也有望得到解明。
1.2.2预防属性
森林疗养的预防属性主要针对生活习惯病。生活习惯病是在城市紧张生活中,由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的亚健康状态,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过敏、头痛、抑郁、男性ED等。据调查,北京地区平均每10个成人中,就有5个人受生活习惯病困扰。生活习惯病大多因为压力而产生,由心理问题传导为生理病态,而森林疗养可有效调节生活压力,因此预防生活习惯病效果显著。日本相关研究表明,每月进行3天2晚的森林疗养,可有效预防生活习惯病。
1.2.3康复属性
森林疗养的康复属性是指疾病治疗之后的健康恢复过程。人与森林有一种天然亲和感,森林里的溪流和植物光合作用可释放大量负离子,为病人提供了符合康复要求的身心环境。近年森林康复机构在各地不断兴起,2010年,第一个模拟原始森林环境的“室内森林环境康复中心”在上海建成;2014年,北京协和医院在大兴安岭建设了第一家森林康复医院,森林疗养有望为病人康复带来春天。
1.2.4保健属性
森林疗养的保健属性以高端休闲业态存在。政府、公众和研究机构都非常关注森林保健功能。研究表明:森林中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可起到调节中枢神经、降低血压、促进内分泌功能等作用,而植物芬多精则可杀死细菌和真菌,增加NK细胞活性,提高人体免疫力。现阶段,公众对森林保健功能已有一定认识,养老产业与森林疗养相结合的实践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对森林保健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森林疗养的保健属性将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1.3森林疗养的主要形式
森林疗养形式有与森林相关的直接疗养方式和其他辅助疗养方式两种形式。直接疗养方式包括以森林浴为代表的游憩疗法,以体验森林经营、木工制作和园艺制作为代表的劳动疗法,利用森林中特有地形和自然条件的气候疗法,利用从森林中提取精油的芳香疗法,以科学搭配本地食材为代表的食物疗法,森林中的拓展训练和心理疏导、通过在森林中实施教育活动以改善孩子厌学等。辅助疗养方式包括泡温泉、睡火炕、体验当地文化等等。
2 发展森林疗养的意义
森林疗养是园林绿化领域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森林疗养对增进公众健康、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和发展区域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2.1增进公众健康,纾解老龄化引发医疗赤字问题
亚健康是现代人的常态,保持健康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公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医疗支出占GDP的13%~15%,高额医疗支出已成为巨大的财政负担。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日本,2013年全国医疗支出创纪录达到39.3万亿日元,人均31万日元。通过森林疗养可以实现疗养者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改善,满足公众健康需求,从而有效减少医疗支出。据韩国的一项调查,全面普及森林疗养,能够使医疗支出降低10%~20%,推广森林疗养前景广阔。
2.2契合时代需求,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由之路
1990年以来,日、德等发达国家纷纷调整森林经营目标,重视森林多功能经营模式,寻求森林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点。森林疗养不仅能为国民带来巨大福祉,而且产业前景也相当可观,逐渐成为国际林业发展新趋势。另外,森林疗养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2014年北京人均GDP达到16278美元,在满足衣食住行之后,市民必然考虑更高层次物质与精神需求,传统森林旅游逐渐回归理性,森林疗养这一高端休闲方式契合时代需求。另外,开展森林疗养需要良好的森林环境,对森林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实施森林疗养课程也可以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增长。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可以说森林疗养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3振兴偏远地域经济,促进农民绿岗就业增收
森林疗养是振兴地域经济的一剂良药,尤其是对人口流失严重的林业社区。森林疗养可以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农业人口就业,改善民生。在德国的巴特.威利斯赫恩镇,人口仅有1.5万,却拥有70名专业医生和280名森林理疗师,每年接纳7万客人,约60%当地居民的工作与森林疗养有关。在日本长野县信浓町,被认证为森林疗养基地后,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让年轻人找到了当地传统生活方式的自豪感,改变了人口向大城市单向流动的趋势。
3 国际森林疗养发展经验
森林疗养起源于德国,而后推广到日本、美国、韩国和台湾等地,并适应各地民情和林情,形成各具特色的森林疗养模式。在这些模式中,以德国、日本和韩国的发展模式最具有代表性。
3.1德国经验
德国是森林疗养的发源地,其森林疗养发展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森林疗养偏重于治疗功效,森林疗养课程已被纳入了医疗保障体系,经医生处方后,患者进行森林疗养是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的;二是森林经营过程中,以疗养为主导功能的定位清晰,在最近100a中,利用森林开展疗养始终优先于木材生产。
3.2日本经验
日本在亚洲国家中率先引进森林疗养理念,经过30a的发展,其模式特征已非常清晰。一是森林疗养偏重于预防功效,社会对通过森林疗养预防生活习惯病认可度高;二是通过森林疗养缓解压力的研究水平世界领先,森林疗养课程已相对固定化;三是日本建立完备的森林疗养基地认证制度和森林理疗师考核制度,森林疗养管理工作非常规范。
3.3韩国经验
韩国的森林疗养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其森林疗养发展模式有3个特点。一是专门为森林疗养立法,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森林疗养基地建设和运营管理均由国家出资,政策和机构保障做得好;二是森林疗养偏重于保健功效,建立了服务胎儿、幼儿、中小学生、成年人和老年人等各年龄段的森林讲解体系;三是预约制入园,公众参与热情高,通常一票难求,经营管理工作做得非常好。
4 推动北京森林疗养事业的几点建议
4.1建立畅通的跨部门合作机制
森林疗养需要园林绿化和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如果不能调动起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就不会有合适人群走进森林体验疗养。此外,森林疗养课程证实研究、森林疗养基地认证和培养合格的森林理疗师,均需要医生的参与。为协调部门利益,日本林野厅成立了森林疗养协会,而韩国山林厅在体制内设有联合工作办公室,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4.2培育健康的森林疗养市场
一是加强宣传工作,多途径、多层次宣传森林疗养知识,使公众对森林疗养有正确认识,还要确保森林疗养效果不被夸大、森林疗养的推广工作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二是让企业参与进来,让森林疗养基地建设与旅游、养老、培训等其他产业结合起来,坚持“谁开发、谁受益”原则,促进森林疗养产业化发展。
4.3抓示范、抓研究、出台标准
一是以森林疗养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西山和松山森林疗养基地示范,提出适合北京森林特点的推广模式。二是结合森林疗养基地建设,针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联合卫生部门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三是总结研究和示范成果,尽早出台森林疗养基地建设和森林疗养服务质量的相关标准。
4.4培养多层次的从业人员
国外森林疗养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具有熟悉森林疗养的医生、森林理疗师和森林向导等从业人员。推广森林疗养,必须加强从业人员能力建设,首先要培训医生,鼓励医生使用森林疗养等替代疗法;其次是以森林理疗师为目标,培训心理咨询师、瑜伽等个人健身顾问,鼓励在森林中开展业务;将熟悉当地道路、了解当地森林的村民,培养成为能够开展森林讲解的森林向导。
[1]上原厳.森林療養の手引き地域でつくる実践マニュアル[M].东京:全国林業改良普及協会,2007:25-30.
[2]森本兼曩,宫崎良文,平野秀树.森林医学Ⅰ[M].东京:朝倉书店,2006:26-43.
[3]刘华亭编译.绿的健康法[M].台北:大展出版社,1984:125-127.
[4]徐启佑.森林浴-最新潮的健身法[M].台北:中国造林事业协会,1984:15-18.
[5]上原厳.森林療法最前线[M].东京:全国林业改良普及协会,2009:91-98.
[6]大井玄,宫崎良文,平野秀树.森林医学Ⅱ[M].东京:朝倉书店,2009:123-124.
[7]上原厳.著名人の森林保养[M].东京:全国林業改良普及協会,2010:131-139.
S759.5
A
1002-3356(2015)05-0053-03
2015-06-10
北京市科技计划“北京森林多功能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Z141100006014031);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青年科技专项“森林疗养基地构建技术研究”(20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