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5-03-20彭志红
彭志红
(湖南大学 法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一、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近年来,高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等原因引起的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根据不完全统计表明:高校少数民族女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诱发的退学、休学、出走等现象逐年增长。此外,多所民族高校对其在校少数民族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表明有70%的女学生时常感到心理有压力,她们面对压力往往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有的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精神抑郁、一蹶不振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部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1]。它主要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两方面,一般来说:高校少数民族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阶段性,具体情况是:
一年级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容易产生不能融入集体并自如地进行人际交往而产生的孤独感、自卑感,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不能合理安排个人时间,盲目消费等心理问题;三年级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学业压力、情感困扰、沉迷于网络特别是网购等;四年级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则主要面临的是就业压力及就业地选择的纠结等。
二、高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
(一)传统婚姻家庭观的影响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洗礼,他们逐渐接受或者不断适应现代婚姻家庭观念。但是许多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依然身陷传统婚姻观念的泥潭,将婚姻作为“翻身”的赌注。常常过早地涉足从而将继续读书所带来的包袱转抛给婆家以换取继续读书,这样他们难免受到早育、繁琐的婚姻仪式、一夫多妻制等影响,这与她们接受的教育以及她们所处的新环境截然相反,使她们显得很尴尬和迷茫,即使她们冲破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枷锁她们也依然无法承担家庭破裂所带来的负担和心理上的痛苦。
(二)开放与狭义的性观念的影响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女性普遍有恋爱自由,但婚姻大多由父母包办,广泛流行的说法叫“恋爱有自由,婚姻无自主”。[2]特别是性与婚姻、恋爱在某种程度上的分离普遍存在于南方少数民族。她们又往往将性狭义地理解为换取某种物质的保障,因此她们在大学期间更容易出现“求包养”等问题。[3]
(三)价值观念的转变不定
就目前而言,我国少数民族女性人才成长基础比较薄弱,人才培养比较困难。据“五普”统计:在我国2亿多文盲中70%以上是女性,其中少数民族女性占大多数。因此作为少数派高素质人群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往往被地方上寄予厚望,这使得她们易陷入“特权自大”,[4]然而当她们离开地方,进入高校以后,由于学习挫折和就业压力使她们慢慢回归现实,原有的价值观也随之不稳定,她们不得不从原有幻想中走出,这很容易造成她们心理上的失落。而心理上的落差过大,也影响着她们心理转变而逐渐迷茫。
三、高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环境适应的困扰
大部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但发现自身昔日的学习优势荡然无存,而且她们无法从中学时代老师及家长心中好学生的影子中走出,同时他们也难以接受新集体内高手如云的现实。高校学习环境具有外松内严性,需要学生更多地去自主学习,而且学习环境等教学资源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专业知识也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学时代应试教育体制相比具有较大的延伸性,有些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感觉突然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摆脱,进入大学后无法猛然适应非“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自主生活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二)追风、攀比引发的心理问题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为了融入集体或者说为了合众她们也加入了追风、攀比大军并且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她们为了改变服饰或者自卑感往往比汉族学生更容易产生追风、攀比心理,这使她们不断将注意力转移于此,进而影响他们学业乃至她们的人际交往等。另外,她们为了满足物质欲望又参与一些“援交”活动,有的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并葬送性命。
(三)个人生活引起的心理挫折
心理学家指出:挫折是一个人在达到某种目标或某种需求的活动中,由于受到妨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或者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的情绪体验。[5]作为特殊群体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由于受保守传统观念和现代教育理念冲突的影响她们在生活中更容易受到挫折,特别是受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约束她们很容易受到情感挫折,除此之外,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来自西南、西北等环境比较偏远、恶劣的地区由于环境的影响使她们在容貌、身体、生理缺陷等方面带来了限制,如:皮肤粗黑、身材矮小等使她们认为“自身先天条件欠佳,低人一等”。[6]对外在生活失去兴趣,内心痛苦、焦虑。另外心理因素以及他们对事业的规划性和职业保守性的冲突等也是引起她们心理挫折的原因。
(四)学校教育及其他环境的影响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受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冲突的影响特别明显,她们在大学以前接受的大多是民族教育和一些简单的基本教育等,但是她们在大学却接受的是一些现代化的开放式的教育和专业性很强的知识,这使她们在整个大学生活中都无法摆脱两者之间的束缚,导致她们人生观、价值观转变不定并对学习生活产生了疑虑并陷入矛盾纠结当中,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当然在网络虚拟环境的影响她们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网恋和低俗的网络诈骗往往使她们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这不仅伤害她们的身体健康也给她们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她们感觉生活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四、解决高校少数民族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和完善有关心理咨询等机构
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我国目前有比较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的高校不多,大多数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专业水平不够、力量薄弱,在校园里的影响力不足,或者是为了开展专业教育而开设,起不到真正的心理咨询作用。心理咨询等机构可以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女学生特有的心理问题展开指导,帮助她们排忧解难。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有关心理咨询等机构是高校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任务。
在建立和完善有关心理咨询等机构的同时也要展开宣传,因为对于多数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走进心理咨询室还需要一定的勇气,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腼腆不擅长交流的少数民族女学生,她们往往缺乏勇气,因此学校也要做好有针对性的宣传,转变学生思想,由要我去到我要去再到快乐的去的思想观念转变,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她们的心理问题。
(二)心理教育等相关必修课与辅修课相结合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主要针对师范类专业和心理学专业开设,二是以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全部学生,但是这两种心理教育的开设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特别是后者往往成为学生修学分的替代品并无太大作用。另外部分高校在新生入校后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摸底,但并未全面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建档,有的甚至过于形式化而无实际价值。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式等,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同时针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有节奏地相对的开展民族心理教育从深处解决高校少数民族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学校在引进高素质的心理教育人才的同时更应该结合地区实际和学校情况加强学校现有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在培训的同时结合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分布及生源状况相应地培训教师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处理能力,特别是更好的处理少数民族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这是当下解决高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要的一点。
(四)开展宣传和做好教育工作
高校少数民族女学生心理问题受不同教育方式及本民族传统习俗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和其他学生一样具有阶段性,比如:大一她们都面临环境适应和角色转变的困扰,大二她们受情感和学业压力的困扰。因此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比如大四她们都将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学校可以开展就业指导并就一些在择业方面常见的心理问题展开教育,针对少数民族女学生可以根据她们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并就她们心理的困惑展开心理教育,这样既节省本身教育资源又能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的同时一定要突出主题,引起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并敢于面对,特别是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更应该结合她们的传统进行宣传和教育,做好问题学生的档案并积极联系做好解决措施。
(五)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健康也离不开良好氛围和和谐的环境。作为特殊群体的高校少数民族女学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心理问题,构建和谐校园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营造一种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起到警示性、渗透性的作用,使她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扩宽开展心理教育的途径,同时也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心理教育社会团体让学生之间敞开心扉谈论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样既能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为解决其他问题也具有帮助作用,再比如,还可以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让少数民族女学生展现她们能歌善舞的特点,让她们在活动中展现自我,释放心中的压力与不适,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观察和总结少数民族学生的内心世界,为更好地解决她们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1]张大卫.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1):47-50.
[2]潘洪钢.历史上南方少数民族妇女的性选择自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31-34.
[3]孙琼如.天使在堕落?——对女大学生被包养现象的社会学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8,(05):77-80.
[4]姜国峰等.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J].保山学院学报,2012,(06):86-90.
[5]格日勒图等.少数民族大学生挫折教育刍议[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3):134-135.
[6]高承海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民族教育研究,2012,(1):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