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现代化建设问题
2015-03-20姚远
姚 远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 610500)
一、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一)文化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的内涵界定纵然耐人寻味,要素众多,层次复杂,但终究绕不过经济层面的工业化、政治层面的民主化与法治化、社会层面的城市化与市民化。而相距经济社会层面较远的精神文化层,其现代化内涵尽管有着符合唯物史观的“决定论”联系,但仍有其独特的规定性。从形式逻辑上看,文化现代化可以视为“生成和塑造现代文化的行动和过程”,其中必然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改造、扬弃的一切历史性实践,而取得的结果就是文化的现代化,其中的核心就是文化的创新,而这一领域往往在更加深远的意义上构成当下人类得以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源和自觉性基质。作为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操作标准,文化的创新及其成果又构成了社会先进文化系统的生成动力。从文化的内涵来讲大体上分为知识和人两大维度,因而文化现代化也势必要内含有对知识的现代化,包括知识内容与类型的更新,学习、发现知识的背景理念的创新,以及知识生成、创造与运用的方法论创新;而作为其中心线索的人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的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机遇的现代化,精神层面的人的理想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等。可以说,人的现代化是文化现代化的基础性内核。
(二)基于文化现代化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传承文明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因而民族高等教育设立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传承民族文化。民族高校在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要自觉定位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职能,以少数民族群众为主要对象为教育的基本起点,继而承载少数民族区域包括振兴经济在内的一切文明形态的传承和发展,具体表现为承担起搜集、整理、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而从融入文化全球化和国家文化现代化的总体趋势和宏观高位的角度来看,民族高等教育的建设在传承少数民族文明形态的基础上,更有其“民族对话世界”的独特的区域优势,以较之“中华民族整体”更加微观、本土化的姿态,聚集着少数民族区域优秀的师资、生源和各种人才类型,整合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等,不断地将身后深隐的民族文化背景逐步转移到文化现代化的舞台前,以现代化的教学、科研等中心环节不断地开掘提取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基因和营养。这种特色优势源自两方面内容:一是民族认同感。民族高等教育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吸纳了足量足质的人才类型,便在精英层面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聚合,而他们之间的民族认同感是原生的,因而在高等教育系统内更加凝练了少数民族文明内核并加以稳固的传承创新;二是探索欲。集聚于民族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少数民族人才群体充满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宽广视野下,少数民族群众则更加能动的通过高等教育所设立的教学、科研、协同创新等平台模式积极探索各民族文化,汲取营养,以完善本民族文化需要适应现时代的内容和形式。认同感确保少数民族文化之固本,而探索欲则推动者少数民族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到动态的中华文明系统生态中去构建文化的现代化。
二、增长中的危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增长的现实——民族高等教育文化建设现状
现代化作为一场革命是势不可挡的,而西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也在对这个大势的顺应中获得了进步,即高速增长的经济指标、不断提升的高等教育产业化进程和逐步现代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体系。
1.高校文化
这里的高校文化可理解为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具体指的是民族高等教育运行所依托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教学模式等,还有这些运行机制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文化设施等。高等教育这一系统对于少数民族区域来讲,具有绝对意义上的外引性,基本上是依靠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政策指导和经费、物资、人才等资源的调配,因此这个层面的高校文化,可以说完全得益于现代化,民族区域高等教育得以正常有序化的运行管理,基本上依靠的是现成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具有民族独特风格的文化习俗和理念,也要融入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建设框架中才能得以健康有序地成长。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区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风俗体系,从而将壮族服饰、民族方言、花山壁画、壮锦文化等民族特色纳入学院战略性的大学文化建设工程中,通过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模式整合将这些民族文化资产进行品牌化挖掘和再创造,与系统内现有的师资、课程、科研、管理等多种资源类型进行协同机制创新,从而推进学院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生态趋势。
2.大学生文化
与高校文化所表达的文化体系性建设相比,大学生文化指的是动态的行为文化。大学生文化对于高等教育文化建设来说,具有两个维度:一是结果性;二是即时性。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首要功能,因而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建设,自然要以引导大学生创造自己的文化为突破口。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群众中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最具有自觉性的群体,自然成为以现代化方式传承民族文化的先锋队,他们最终体验、践行并生成的行为文化产品往往凝结着民族高等教育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价值诉求和理念内核,并以他们充满个性、多样性的行动系统表现出来。而即时性指的就是大学生行为文化的“现在进行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完成态而是一个始终在运动、发展、完善的过程系统。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行为文化的结晶,无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其文化建设无论是内核还是建设方式,既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又能够依托大学生的知识与自觉去遵循现代文化建设的一般规范和经验。整合多民族文化可用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交流的优势,以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确保大学生文化优秀精华的常态化生长,从而发挥了民族高等教育创造民族区域和谐文化的标志性功能。
(二)危机的研判——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文化建设的问题所在
1.来自多元文化的解构性
文化全球化所引发的世界民族文化相对主义运动必然带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元化,而我国通过改革开放这个平台引入了这种多元化的文化生态。作为履行传承文明职能的高等教育,在未经理性思考“文化现代化”真正含义的条件下,自然也是开放地迎接这些纷繁缭乱的现状。而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在这个背景下对充斥着极端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多元化文化形态疏于甄别研判,一定程度上使得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就业观、利益观等被不同程度地误导了,甚至有意无意地片面否定和漠视本民族文化,而对以西方文化主导的外国文化全盘吸收,并开始解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主流文化观,剥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统领地位。
2.来自工业文化的同质性
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工业化生产方式,而工业化的内核就是理性的、有组织的、整齐划一的标准化产品,这种效应也势必会贯穿到文化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而少数民族多是处于前工业化时期以游牧、渔猎、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因此少数民族往往有着自然主义的原生态特质,具有个性化鲜明的区域特色。而在民族高等教育推进现代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民族文化在这个高速的文化产能效应过程中被或多或少的标准化了,欧美流行文化占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观的核心位置,从而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已经比较明显的西化,并没有做到对等的融合,造成了民族文化在融入全球化过程中的同质化效应。
3.来自大众文化的世俗性
大众性是文化现代化的内在尺度之一,现代大众文化强调的就是在文化场域中高扬人的主体精神,使人在传统的权力中心下得以解放,这本来是有助于激发少数民族新生代的创造力用以推动对民族文化的创新,但文化大众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带有过度世俗化的“速食主义”倾向,即缺乏对深层次的意义进行理性思考,而注重于感官层面的消费体验。这种快餐化的文化消费意识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也非常明显,因而对民族文化的异变作用也非常严重。
三、提取与重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文化现代化路径
(一)提升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文化自主创新力和时代适应性
这是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文化建设集战略性与操作性于一体的路径依赖。民族高等教育文化既要确保在文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能够顺势而动,又能确保现代化过程中在保留其民族文化内核的前提下不断地创新,这就需要立足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的功能,通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环节全面提升文化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时代适应性。要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师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把握能力、历史对比研究能力、时代转换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确保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少数民族师生传承的民族文化既不失传统又能对话时代。可根据不同情况和实际发展需要多增设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课程,这样可以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各层次学校的教育内容中,使各民族学生能够从不同民族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增加少数民族高教文化的国家认同视野和深度
少数民族文化并不能自主自发地成长为具有国家高度的文化层次形态,这个过程必须要有自觉能动的构建行为的介入,因此以传承文明为己任的高等教育可凭借其科研等优势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中具有现代性前景的价值基因,进而加以提取和培植使其生长为具有现代社会认知深度和广度的文化形态,从而提升该文化的国家层面认同度,走出本土化倾向,成为具有标准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化。基于少数民族区域音乐舞蹈比较发达的优势,可以相关音乐学院为依托,调动少数民族师生专门探索以现代流行音乐的创作、制作、营销理念推动民族原生态歌舞走向全国的策略方案,从而拓宽少数民族歌舞现代化、全国化乃至国际化营销的主体渠道。
(三)推进基于高等教育个体角度的文化现代化策略
民族问题的敏感性,决定了对待少数民族文化往往更需要立足于个体,要尽量避免“大而化之”的统一覆盖式。往往一个民族自治区杂居着多个少数民族,在迥异于汉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基础上更有次一级的细化差异,因此对于其文化的现代化策略绝不能以整齐划一作为改造的原则。因此在尊重不同少数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甚至要具体到生活起居、语言文字、节日活动、能力爱好等,需要民族高等教育在文化设施方面予以多角度、微观层面的保障落实,让少数民族师生能够在自己所熟悉的民族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融入现代化。
(四)切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文化现代性盲点,提升竞争力
民族高等教育文化得以现代化,不可忽视的是对民族文化系统中不可替代的坚强内核的识别与保留,而对外围的非本质文化元素进行现代化。要对本民族文化系统中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阻碍自身健康发展的糟粕、劣势加以识别和祛除,使其能够以更加自觉平和的心态以及更加明显的活力融入到现代文化系统中并构筑积极的文化动力。当下热映的《狼图腾》及全社会引发的对蒙古草原文化的讨论,少数民族高校可以此为契机,组织少数民族师生围绕“狼性”,对本民族文化中那些落后的甚至是具有劣质特征的文化基因加以认知挖掘,从而力求在精神层面稀释对本民族文化的“中心主义”偏见,以更加客观理性的姿态提升本民族文化。
总之,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文化建设是维系国家教育事业、民族文化建设事业、国家与社会稳定的关键性纽带,其现代化创新也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因此必须尊重民族文化发展规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文化现代化建设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向,使民族区域高等教育不仅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特区,又能成为民族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示范区。
[1](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4.
[2]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4.
[3]金 岱.文化现代化:作为普世性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当下中国问题的文化进路论略[J].学术研究,2011,(1).
[4]周 平.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
[5]李武装.“文化现代化”研究述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3).
[6]李瑞君.当代新疆民族文化现代化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