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苗族锦鸡舞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2015-03-20陈蓓蓓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丹寨县锦鸡文化圈

陈蓓蓓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音乐系,贵州·都匀 558000)

“锦鸡舞”是源于苗族芦笙舞的一种别具一格的民族舞蹈,发源于贵州省的丹寨县排调镇境内,主要是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排调、也改、加配、党早、麻鸟、羊先、羊告、也都和雅灰乡境内雅灰、送陇等苗族村寨。[1]它是根据苗族“嘎闹”支系对锦鸡图腾崇拜传说以及这只“嘎闹”的芦笙形制、曲调、舞步和服饰元素,由改革开放后著名芦笙演奏家、改良家和教育家——黔东南州歌舞团余富文先生取名而成。在这支“嘎闹”苗族支系的文化圈里,锦鸡舞已深入人心,并成为贵州省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之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深入探讨苗族锦鸡舞文化圈的历史成因,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评价,对于锦鸡舞的传承、保护、发展和开发利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锦鸡舞”文化圈的历史成因及社会评价

(一)“锦鸡舞”历史成因

一种文化圈的形成及其有机发展,大多要先以具有相同的文化因素的地理范围和空间为划分基础,再以该特定文化区域辐射、传播出某种文化特质,进而在一定的外延范围形成社会影响和文化扩散。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榕江县、雷山县、丹寨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坝固镇和三都水族自治县交梨乡、普安镇、打鱼乡、都江镇、羊福乡等苗族居住的地方,吹奏一种芦笙苗语称之为“给拉”或“给留”,这种芦笙具有固定的曲调和舞步。1985年11月,贵州省黔东南州歌舞团余富文编写的音乐,吴庭杰、王文荣编排的一个舞蹈节目,均以“给拉”或“给留”民间芦笙音乐和舞蹈素材基本特点为依据。这个舞蹈最初取名为“苗族芦笙舞”,后经改为“丹寨苗族芦笙舞”后又改为“短裙苗族芦笙舞”。但是,通过外延式分析,黔东南州歌舞团的同仁们一致认为这个名称太一般化,点题并不直接,形象也不够鲜明,所以舞蹈名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始终定不下来。最后,由属于苗族“嘎闹”支系后裔的余富文先生,联想到其家乡丹寨县麻鸟村祖祖辈辈的女性在服饰上、银饰上、花带上、舞步上刻意对锦鸡的模仿,认为既然云南省傣族有“孔雀舞”,我们也可根据这支苗族女性身穿只有五寸长超短百褶裙,后裙外挂满花带,头上插满银雀,打扮时其盛装像锦鸡般美丽等文化内涵的现实表现,称之为“锦鸡舞”。这个提议当即得到了吴庭杰和时任黔南州歌舞团团长杨林同志的采纳。这样,名称便就此定了下来。随着“锦鸡舞”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深入,反复证明了余富文先生的这个建议终将一个在苗族群体意识里潜行了千百载的文化意象呼了出来,并不断得到整个该族的认可。韦文扬先生在《寻找锦鸡舞之灵》写道:“这支苗族支系接受“锦鸡舞”这一汉语称谓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事”。自1985年11月“锦鸡舞”这个节目上台首演以来,在国内外的表演中所创造的文化影响和艺术美感,始终震撼人心。如今,“锦鸡舞”在这支“嘎闹”苗族支系文化圈里已深入人心,得到国内外各界的高度评价而成为贵州很响亮的文化品牌。

(二)“锦鸡舞”的社会评价

“锦鸡舞”到国外表演人们评价很高。1988年8月,在意大利戈里齐亚布有94个国家的民间艺术团参加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黔东南州歌舞团表演的“锦鸡舞”被意大利民间艺术节艺术长法格尔先生评价说:“锦鸡舞音乐优美、舞蹈内容、服饰绚丽、银饰精湛、表演动人,具有浓郁的中国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特色和突出的地方情调”。意大利民间艺术家协会官员皮埃蒙蒂说:“锦鸡舞给人印象太深了”。在古拉银湖国际艺术节上,奥地利报纸写道:“锦鸡舞演员美、舞蹈美、音乐美、服装美,是东方艺术之美。”2007年,由黔东南州歌舞团、丹寨县民族艺术团、榕江县民族艺术团的36位演员组成黔东南原生态艺术团参加了西班牙波尔图特国际民间艺术节。西班牙艺术节组委会官员米格尔豪师说:“中国少数民族歌舞,我实在百看不厌,尤其是锦鸡舞和侗族大歌”。同年,黔南州歌舞剧团参加了法国蒙图瓦尔国际民间艺术节,该组委会主席普鲁说:“锦鸡舞舞蹈优美,形象逼真”。

“锦鸡舞”在国内表演,人们也赞不绝口。1989年,在大连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人们称“锦鸡舞”为:”贵州的芭蕾”。苗族文字创始人之一,集专家、教授、学者于一生的马学良先生在看到“锦鸡舞”表演后,激动地说:“代表了贵州特点,代表了苗族的艺术”。2007年,黄果树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丹寨县编排的“锦鸡舞”参加比赛,中国文联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刀美兰女士看完了决赛后,她说:“在贵州原生态的舞蹈中,我感觉不到一丝娇柔动作,而感到了一种原生文化的纯真美,每一个少数民族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舞蹈,在整个比赛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锦鸡舞”。”[1]

可见,“锦鸡舞”已形成了这支“嘎闹”苗族支系的文化符号,并成了自己的文化圈,我们可将其称之为“锦鸡舞艺术文化圈”,在该文化圈内,向外传播这苗族特有的区域文化。所以,为了进一步推动锦鸡舞艺术文化圈的发展,我们首先必须探讨“锦鸡舞”的艺术传承。

二、“锦鸡舞”的艺术传承

“锦鸡舞”是苗族芦笙文化的重要标志。芦笙的起源和传承历史悠久,从唐代的“瓢笙”到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的“芦沙”等等文献记载来看,芦笙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2]“锦鸡舞”一般用于祭祀、娱乐、迎宾、喜庆场合,他的旋律优美,特色鲜明。虽然民国时期不够重视,“文革”时期受损;改革开放后,“锦鸡舞”得到了收集、整理、创新,并走进了课堂,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锦鸡舞”再次受到冲击,年轻人很多不会吹芦笙,会吹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忙于在外打工,没有时间也不愿意学习芦笙吹奏和芦笙制作的技艺,“锦鸡舞”出现青黄不接,濒临消亡的境地。[3]

当前,国家正大力提倡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各级有关部门也纷纷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和措施,开展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抢救和保护工作。[5]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抢救和保护就是对其传承,现国家已成立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并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保护。[5]2006年,“锦鸡舞”获得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丹寨县麻鸟村余贵周获得国家级首批锦鸡芦笙制作文化传承人;2007年,丹寨县羊先村王方庭获得贵州省锦鸡芦笙制作文化传承人,同时在贵州省公布全省36个艺术之乡中,将“锦鸡舞”的发源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丹寨县麻鸟村命名为“锦鸡艺术之乡”,并在丹寨县城中心修了一个大广场,命名为“锦鸡文化广场”。如今,“锦鸡舞”已走进教堂:在丹寨中学和扬武中学开设有芦笙课。丹寨已形成了“锦鸡舞”为载体的锦鸡文化品牌,这对于传承优秀传统、增强凝聚力和民族团结、展示锦鸡舞的艺术魅力和拉动民族旅游的经济增长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在阐述“锦鸡舞”艺术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其文化圈的发展。

三、“锦鸡舞”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圈的发展

文化圈理论起源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德、奥文化历史学派,是该学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他们认为:“所谓文化圈是一种被认为包括人类一切主要范畴(如器物、经济、社会、道德、宗教等)在内的,在功能上有联系的文化集合体”[6]。文化圈通常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两重含义,所谓地域性是指一个文化圈常包括大群部落及民族,往往是数个民族群的总合[7]。而时间性则指在同一地理环境内,可以出现代表不同年代的文化圈的重叠,称为文化层。确定文化圈存在与否,主要依据三个标准,即形的标准、数量的标准和连续的标准[7]。

以此为依据,笔者认为“锦鸡舞”具有如下特征,其文化圈也相应朝着不同的标准方向发展。

(一)“锦鸡舞”的艺术特征

1.“锦鸡舞”芦笙形制的特点

“锦鸡舞”芦笙造型与其他芦笙不一样,其特征通常是由高、中、低、倍低各相差一个八度音高的芦笙组成,这四把芦笙形状及结构相同,音位排列相同[4]。但音色各具特色。音律告诉我们,竹子长而粗,簧片宽而长,吹起来振动次数少,发出的音则低;反之音则低高。所以,倍低芦笙很长,音色浓厚、低沉;高音芦笙短小,音色清脆、明亮;中音芦笙比高音芦笙稍长,音色圆润、饱满;低音芦笙比倍低音芦笙稍短,音色浑厚、响亮。[4]这四种芦笙可以独奏,可以合奏。合奏形式由高、中、低、倍低四把芦笙为一组,同时演奏,民间将其称之为“四滴水”;中、低、倍低三把芦笙为一组,同时演奏,民间将其称之为为“大三滴水”;高、中、低、三把芦笙为一组,同时演奏,民间将其称之为为“小三滴水”;中、低两把芦笙为一组,同时演奏,民间将其称之为“二滴水”;一般倍低芦笙不与高音芦笙在一起演奏,它们音高相差甚远,在一起演奏不协调。[4]

2.“锦鸡舞”曲调的特点

“锦鸡舞”的曲调主要有下列几种:(1)祭祀曲,在该苗族“嘎闹”支系十二祭的祭祖鼓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演奏的曲目有着严格的定制,其曲目传递了苗族远古信息。[4](2)娱乐曲,这种曲调是在农历正月初二至月底,这个月各村寨青年男女相互相邀约至芦笙场吹芦笙跳月,打毽对歌,选意中人,如意中了,请与选中的意中人父母很熟悉的人去做媒说亲。[4](3)迎宾曲,在迎接贵宾时吹奏的曲调,曲牌有邀请曲、迎接曲、问候曲、感谢曲、送宾曲等。曲调有褒有贬,芦笙语言(芦笙词)丰富多彩[8]。(4)喜庆曲,在当地一般“春分”以后,“立秋”之前禁吹。吃新过后,才准吹奏。在重阳节、春节、农历六月六、年会芦笙比赛,各村寨男女老少都喜欢这种曲调,曲牌有开场曲、相逢曲、问候曲等,芦笙场上人山人海,男女老少跟随芦笙曲调节拍翩翩起舞,热闹非凡。[4]

3.“锦鸡舞”舞步的特点

“锦鸡舞”的舞步表现过程为:男性吹芦笙于前,若干女性 随后起舞,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9]有三、四、五、七拍不等,脚上动作多,上肢动作少,以腰、膝上的自然摆动为舞蹈基本特点,双脚按节奏变换出优美姿势,左右手垂直于短裙边上放松,脚步尾尾移动,根据芦笙曲调,有快有慢。[10]这舞蹈主要来源于超短裙苗族对历史传承的说法:过去他们的祖先住在东方,住在大平原上,后来被赶到湖边,苗语叫做“展坳对社”的地方,后又沿江而上。[4]祖先唯一带来的这三样东西:水牛、谷种和芦笙,定居以后,带来的谷种没有田种,他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4]摘野果,捞鱼虾充饥度日,有一位老人套到了一只野鸡,在清理时将野鸡的囊包丢在草棚前的灰堆旁,[11]谁知长出了小米,次年他又把小米作种子烧荒播撒,长出了满坡的小米,小米救了这支苗族的命,锦鸡便是救命恩人,于是他们为了感恩,就仿造锦鸡的美丽头饰装扮自己,头戴锦鸡银饰,服饰模仿锦鸡羽毛织衣带,[12]打扮得像一只美丽的锦鸡,以此装扮跳芦笙,按芦笙吹奏节拍,还刻意模仿锦鸡的形式和求偶中的步态、神态跳舞。[13]

总之,锦鸡舞的“形”总的来说是离不开他的芦笙形制,曲调和它的舞步,不管它的传播到何方,这个“形”是不变的。

(二)锦鸡舞艺术文化圈的发展

1.“锦鸡舞”量标准的发展

传播论者认为文化不是单个文化圈元素的传播,而应是整个文化圈的传播,如果能在两个地域找到足够相同和相似的文化元素,即可以肯定这两个地区是同一个文化圈,这就是所谓的“数量的标准”。对于“锦鸡舞”在量标准方面的发展,我们目前有以下佐证:(1)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的麻鸟村、羊先村,正在他们传统的锦鸡舞中具备了上述形的基本要求;(2)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桃江、达地;榕江的八开、新华;麻江的宣威以及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交梨、大鱼、羊福、都江和都匀的坝固、王司中,我们也找到了上述要素。可见,“锦鸡舞”在量的标准上已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锦鸡舞艺术文化圈的发展

文化圈是具有相同文化特征,或包含相同文化要素的地理区域的最大范围。与文化层直接关联的概念是文化层[14]。它是由各雷布雷尔提出来的。关于这个概念可以这样理解:一种文化在一地产生然后向周围扩散-传播,形成以一地为中心地向外辐射,形成一圈圈重叠的文化层。

2009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鸡舞”在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中夺得金奖[15]。2011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打鱼乡的“跺月亮”同样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也夺得金奖,但他们芦笙形制、音乐曲调、舞步基本是一样的,可以说他们的文化是一个标准。

经过初步分析,我们虽尚不不能马上肯定上述佐证同属于一个文化圈,但可以肯定的是:“锦鸡艺术文化圈”是以丹寨县的麻鸟村和羊先村为中心向外辐射至黔东南的雷山、榕江、麻江和黔南的三都、都匀。总之,多彩贵州大赛后,“锦鸡舞”文化已传播到贵州的一些旅游景点。今后,我们仍以“多彩贵州”作平台或契机,加强“锦鸡舞”的内涵和外延研究,结合国内外民族文化的需求和发展的实际,将锦鸡舞艺术文化圈逐步扩展推广到省外甚至国际舞台上而发扬光大。

[1]http://blog.msn.soufun.com/11606178/1188485/articledetail.htm.

[2]李孝梅.现代化冲击下的农耕文明传承研究——以贵州苗族芦笙文化传承[J].安徽农业科学,2012,(5):3012-3016.

[3]http://www.docin.com/p-711893365.html.

[4]韦祖雄.如何保护和传承苗族民间锦鸡芦笙艺术[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69,77.

[5]邓莹辉.从“撒叶儿嗬”的发展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三峡论坛,2010,(2):77-82.

[6]杨曦帆.民族音乐学在“藏彝走廊”研究中的意义与实践[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4):11-15.

[7]唐戈.文化圈理论与萨满教文化圈[J].满语研究,2003,(2):132-136.

[8]http://www.doc88.com/p-3857517629381.html.

[9]http://home.51.com/longfugui/diary/item/10041364.html.

[10]李 菁.浅论巫文化对苗族芦笙舞的影响[J].民族论坛,2009,(11):52-53.

[11]余世明,戴聪,张维娜.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以黔东南州丹寨县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6-110.

[12]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417810100aclh.html.

[13]http://www.doc88.com/p-586679435207.html.

[14]周兴茂,李梦茜.论“武陵文化圈”的定位、发展战略及研究方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8-24.

[15]http://www.cuncunle.com/County/2434/Introduce.html.

猜你喜欢

丹寨县锦鸡文化圈
闻稻香,赏科景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补妆
圈里事儿
贵州农村小学生性教育现状研究
集石会锦鸡吉祥
贵州丹寨县蓝莓种植适宜性气候资源精细化区划
打好文化牌,拓展南海“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