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手球运动员战术执行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2015-03-20王鸿斌
王鸿斌
王鸿斌/山东省威海体育训练中心初级教练员(山东威海264200)。
我国的手球运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解放军体育学院首次将手球列入教学计划,在国内率先开始手球的教学与训练。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手球运动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在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会上,中国男子手球队获得冠军;而女子手球的运动成绩更为突出,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铜牌,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获得金牌。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手球运动的整体水平呈现下滑趋势。目前,在我国仅有十余个省市开展手球运动。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为了确保我国手球运动整体水平的发展,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强化青少年手球运动员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是最具实效性的发展手段。在运动员综合素质能力体系中,技术能力占有基础地位,而战术执行能力则占有主导地位,两者相得益彰,方能形成高水平的技战术素养。因此,加强对青少年手球运动员战术执行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无论是对于运动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还是对于我国手球运动的健康发展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手球运动的战术构成
所谓战术是指实施相关战略规划的方法与过程。相对于手球项目而言,其运动实质是一个攻防矛盾相互对抗、相互转换的过程。在这个对抗与转换的过程中,相关战术的运用是获取最佳利益与效果的必要条件。手球运动的战术主要包括进攻战术与防守战术两大体系。
(一)进攻战术
进攻是取得比分、赢得胜利的主要手段。手球运动的进攻战术主要由基础配合和全队进攻战术所组成。
1.进攻基础配合。该进攻战术主要是指2~3人之间所组成的战术配合,是全队进攻战术的基础,亦称为简便型进攻组合。最为常用的进攻基础配合包括:交叉换位、掩护以及突破分球。交叉换位是指进攻基础配合成员间相互位置的不断转换,用以迷惑防守方队员的判断;而掩护则是指进攻组合成员运用逼真的进攻技术实施佯动,或运用身体阻挡防守队员来为其他组合成员进行有效进攻提供保障;而突破分球则是进攻基础战术中最为常见的战术,是利用突破来吸引防守队员,在制造出空当后,再将球分给处于更为有利位置的队友,以便于发起有效地攻击。
2.全队进攻战术。该战术是手球进攻战术的核心部分,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进攻手段,是整体运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全队进攻战术由快攻战术和阵地进攻战术所组成。其中,快攻战术是最有效的进攻手段,强调整体动作的一致性,突出向前意识,通过大幅度的传球转移与队员的快速前插,在防守方尚未构成防守体系之前,发动迅捷有效的进攻。而全队阵地进攻战术则更加强调整体的配合,需要通过不停的分球转移、交叉换位来制造进攻机会。
(二)防守战术
防守是赢取胜利的重要保障,只有进行有效的防守才能化解对方的进攻,从而为本方的进攻发起创造条件。手球运动的防守战术主要包括防守基础配合和全队防守战术。
1.防守基础配合。是由2~3名防守队员之间所建立起的防守配合组合,常用的防守战术有:关门、换防和补防等。关门是指两名以上防守队员运用身体做出“关门”式的配合,对进攻队员形成阻当,是一种常见的有效防御手段;换防则是指防守队员之间想调换防守位置;而补防是指发现防守空档后及时地予以补充以防止进攻方的利用。
2.全队防守战术。该战术与全队进攻战术具有矛盾性,主要包括防快攻战术和全队阵地防守战术。其中,防快攻战术是在本方进攻失败后,针对对方发起的快速进攻反击而组织起的全队性的防守,其核心目的在于有效瓦解对方的快速反击,或赢得反攻机会或为转入全队防守创造条件。而阵地防守战术则是通过采取区域联防的手段,来组织建立起最为坚固的防守体系,要求每个防守队员按照预定的防守队形,进行有组织地联合防守。目前,世界上最为有效的全队防守战术之一是“3—2—1”防守体系,通过扩大防守区域在遏制对方进攻的同时,为发起快速反击创造条件。
二、青少年手球运动员战术执行能力的发展途径
(一)强化运动员基本技术的培养,为提高战术执行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伴随着手球运动的发展,攻防转换更为快捷、战术组合更讲求实效性。多变的战术、快速的穿插配合、移动掩护、令人眼花缭乱的进攻阵型变换,对于运动员的个人技术与人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攻防战术不断创新与变革的背景下,要求运动员必须要具备全面而过硬的个人技术。
1.加强进攻的基本功练习,促进进攻技术的有效发展。进攻是赢得比赛最为直接的手段,因此,只有具备了突出的进攻技术,方能够有效地执行进攻战术。手球运动的进攻技术主要包括:传接球技术、射门技术、突破技术和运球技术。
首先,传接球是手球运动员之间的特殊的语言,是彼此间战术意识与动机的传递与表达。在训练的过程中,应通过有效的手段消除传接球技术练习的枯燥性,提升运动员对于掌握传接球技术重要意义的理解,进而促进其自主练习意识的有机生成。
其次,射门是得分的唯一手段,是手球运动中最为重要的进攻技术。射门技术多种多样,在练习过程中不要强求运动员的全面掌握,而是要根据自身的素质特征,掌握最适合自身身体条件的射门技术,并加以刻苦的磨炼,以期发展成为“杀手锏”。
第三,突破技术。突破是进攻的重要手段,是进攻战术组合的基础。通过突破不仅可以直接射门得分,还能够打乱对方的防守布局,为同伴创造进攻得分的机会。因此,强化运动员突破技术的培养,是提高其进攻战术执行能力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应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提高运动员身体的爆发力与灵活性,为掌握良好的突破技术打下基础。
第四,运球技术。运球是手球运动的基本技术,通过运球可以有效地调节与衔接个人技术,组织有效的进攻配合。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员运球技术的培养,形成过硬的基本功,能为其在比赛中正确执行战术部署创造有利的条件。
2.注重青少年运动员防守意识的培养,促进其防守能力的全面提升。现代手球理论认为,防守不应具备被动性,而是要凸显主动性,即防守不仅是为了化解对方的进攻,而是为本方的反击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在日常训练中,除去要加强对技术要领的掌握外,还必须要注重对其防守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手球运动员而言,防守意识的培养与生成,是提高防守能力、执行防守战术的必要条件。因而,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时刻注意对运动员防守意识的激发,通过采用提醒、启发、提示甚至是具有强制性的申斥等手段,来提高运动员防守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结合我国青少年手球运动员的体质特征,制定凸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的战术体系
与欧美等国家的手球运动员相比,我国运动员是在身高与力量上都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运动员在速度与灵活性上要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切实发挥自身的优势,就成为提高我国手球运动成绩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应结合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质特征,制定出凸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的战术体系,并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加以全面的培养与落实。韩国是世界手球运动的强国,多次获得奥运会、世锦赛的冠军。其身体条件与我国运动员基本相似,甚至还尤显不足,但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突出的成绩,主要在于韩国手球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以快为主”的战术体系,将身体的灵活性发挥到极致。运动员在赛场上能够自觉地执行这一最为有效的战术,这与其日常的训练密不可分。因此,充分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快速、灵动、迅捷的攻防战术体系,并持之以恒地加以贯彻与实施,对运动员形成不间断的渗透与熏陶,进而促进其战术执行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运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促进运动员战术执行意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战术执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就成为关键的环节。在战术演练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的影视技术,通过图像展示世界强队的战术配合、介绍先进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感知与认知。还可以采用情境训练的方法,由运动员自己设计战术,并在对抗练习中加以实施,通过实战来检验战术设计的合理性。这对于增强运动员的战术意识以及提高战术执行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孙民治主编,丁爱宝执笔.球类运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张勇.大学体育选项课教程[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3]中国手球协会.手球竞赛规则[Z].国家体育总局,2001.
[4]聂劲松.大学体育系列教材——手球[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5]许翔,许宜扬.手球训练方法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