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史记辞典》对《史记》词汇的失收问题
——以“侵”字头词汇为例
2015-03-20朱成华
朱 成 华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浅论《史记辞典》对《史记》词汇的失收问题
——以“侵”字头词汇为例
朱 成 华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研究《史记》专书词汇,可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该专书所处时代的语言词汇面貌,也能为编纂专书辞典提供丰富的资料。将《史记》文本词汇与其专书辞典《史记辞典》比勘,可发现该辞书在编纂时较全面地收录了《史记》词汇,但亦存在一些可商榷的问题,如词条失收、词义漏收等。文章以《史记》中“侵”字头词汇为例,浅论《史记辞典》对《史记》词汇失收、漏收的情况。
《史记》;词汇;《史记辞典》;辞书收录;“侵”字头词汇
专书词汇研究是断代词汇研究的基础,断代词汇研究又是整个词汇史研究的基础。周祖谟先生就曾指出:“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材料,要研究词汇的发展,避免纷乱,宜从断代开始,而又要以研究专书作为出发点。”[1]1可见,研究专书词汇,是建立汉语词汇系统中不可缺乏而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研究汉语词汇史中必要的一环。
我国西汉史圣司马迁巨著《史记》[2],不仅是一部蜚声中外的伟大史学名著,也是一部杰出的优秀文学名著,故鲁迅先生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412。同时,其亦是代表秦汉时期汉语面貌最重要的语料之一。关于《史记》在语言上的价值,赵振铎先生指出:“它的语料丰富,词汇量大,在汉语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它的语言对于认识西汉汉语的面貌有无比重要的作用。”[4]1而以《史记》为语料,对《史记》语言作探索研究的论文论著等成果,近几十年来层出不穷,硕果累累。其中,由著名史学专家仓修良教授担任主编,聚集国内三十多位专家学者齐心协力而编纂的《史记》专书辞典——《史记辞典》[5],便是熔古今中外无数《史记》学者毕生勤奋探研所得于一炉的词汇研究成果。
一、《史记辞典》对《史记》单音词“侵”的收录情况
正如《史记辞典·前言》所言:“《史记辞典》是《史记》的专书辞典。共收录《史记》原文中语词、人名、地名、民族、职官、著作、天文、历算、音乐、动植物名以及器物典制、历史事件等一万六千八百余条(其中包括参见条二千二百条)。力求收词全面,释文正确,文字简练。”[5]3由此可知,《史记辞典》是旨在“力求收词全面”的。
曹书杰先生对其评价曰:“规模浩伟,气魄宏大。《史记辞典》收词16800余条,185万字,其文字量大大超过了《史记》的原文,与中华书局校点本的文字量(空行不计)大致相当。”[6]44曹先生赞《史记辞典》“规模浩伟”,全书“185万字”,凸显其“气魄宏大”。
文川等亦有评价:“面对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编纂者自然不是也不可能都通过自己的研索而完全注释这些词条,他们要资借于古往今来的无数研究家,他们必须从前人所做的研究中淘澄、提炼,因此,可以说,这部辞典实际上就是一部截至目前为止的学术界研究成果的提要性的总结。”[7]110从中可以看出,文川等人认为,《史记辞典》是对前人研究《史记》成果的集大成者。且指出,“编纂者自然不是也不可能都通过自己的研索而完全注释这些词条”[7]110的,可见,《史记辞典》重在编纂。
在研究《史记》词汇的过程中,笔者经常需要翻阅各类大型工具书,如《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等,当然也包括《史记》的专书词典《史记辞典》。在查阅《史记辞典》时,发现其在收录《史记》词汇方面存在可商榷之处,主要表现在其对《史记》词汇的收录不全。
今以《史记》中“侵”字头词汇为例,祈与方家商榷《史记辞典》对《史记》词条词义失收、漏收之微瑕。
据查阅得知,《史记辞典》收录的单音词“侵”之释义如下:
【侵】①迫害。《绛侯周勃世家》:“吏侵之益急。”[2079]②欺凌,侮辱。《魏其武安侯列传》:“夫从坐上语侵之。”[2848][5]352
以上可以看出,《史记辞典》只收录了《史记》单音词“侵”的2个义项。
但事实上,据初步统计,《史记》文本中单音词“侵”共出现了79次,其词义除《史记辞典》中所释2个义项之外,尚有如下4个其他义项漏收。
(一)“侵”有“越境进犯”义
经研究,《史记》文本中的单音词“侵”有义为“越境进犯”之用法,且此用法达数十例之多。如:
(1)《史记·秦始皇本纪》:“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2)《史记·律书》:“今匈奴内侵,军吏无功,边民父子荷兵日久,朕常为动心伤痛,无日忘之。”
(3)《史记·平准书》:“其明年,南越反,西羌侵边为桀。”
(4)《史记·齐太公世家》:“六年,翟侵齐。”
(5)《史记·燕召公世家 》:“二十七年,山戎来侵我,齐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还。”
以上《史记》单音词“侵”,都有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外族之间进行的“越境进犯”之义;且有数十例之多。可见此义在《史记》中是个常用义,当收录。
(二)“侵”有“侵占夺取”义
《史记》中的单音词“侵”,也有“侵占夺取”义的用法,其在句中作定语颇多,且多修饰中心语“地”,如:
(1)《史记·齐太公世家》:“鲁将盟,曹沬以匕首劫桓公于坛上,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
(2)《史记·鲁周公世家》:“齐欲袭鲁君,孔子以礼历阶,诛齐淫乐,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
(3)《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田常既杀简公,惧诸侯共诛己,乃尽归鲁、卫侵地,西约晋、韩、魏、赵氏,南通吴、越之使,修功行赏,亲于百姓,以故齐复定。”
(4)《史记·刺客列传》:“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而且,作“侵占夺取”义理解的“侵”,还可作动词用,要么带宾语,要么与“所”构成“所”字结构,如:
(1)《史记·楚世家》:“二十一年,郑侵天子之田。”
(2)《史记·郑世家 》:“郑侵周地,取禾。”
(3)《史记·商君列传》:“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4)《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
(5)《史记·郑世家》:“定公元年,楚公子弃疾弒其君灵王而自立,为平王。欲行德诸侯。归灵王所侵郑地于郑。”
上述例句中,前3例“侵”分别带宾语“天子之田”“周地”“地”,都表示“侵占夺取”之义,后2例“侵”与“所”字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侵的”,作定语修饰其后的中心语“宋地”“郑地”。
由上可见,《史记》中“侵”用来为表“侵占夺取”之义,也相当常见,因此,“侵”之该义《史记辞典》也当收录。
(三)“侵”有“背弃改变”义
《史记》单音词“侵”还有“背弃改变”义,用例不多,如:
(1)《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
该例中的“侵”义,《汉语大词典》也收录了,其释义见其第7个义项,即“背弃”,且其第一个书证就是《史记》之语料,即: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8]1424
从《史记辞典》可以看出,“侵”的该词义也漏收了,可补。
(四)“侵”有“短小丑陋”义
《史记》文中单音词“侵”还有形容词的用法,其词义为“短小丑陋”,如:
(1)《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者,貌侵,生贵甚。”
关于《史记》中的“貌侵”之意,沙志利先生曾有讨论,即:“‘貌侵’一词,据上下文意,似有‘丑陋’之意。《史记集解》引韦昭说:‘侵音寝,短小也。又云丑恶也,刻确也。音核。’《史记索隐》说:‘案:服虔云“侵,短小也”。韦昭云“刻确也”。按:确音刻。又孔文祥“侵,丑恶也。音寝”。’综服虔、韦昭、孔文祥三说,‘貌侵’有身材短小、面目丑陋、身材瘦硬之意。”[9]75
据此,“貌侵”中之“侵”义盖为“短小丑陋”。
但是,可惜的是,《史记辞典》未收录“侵”的此词义,当补。
二、《史记辞典》对《史记》“侵”字头双音词的收录情况
除了《史记辞典》漏收单音词“侵”的其他4个义项之外,在《史记》文本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史记辞典》收录的“侵”字头的双音词非常少,仅收3个,其释义及所引《史记》书证如下:
【侵牟】侵夺,侵害。牟,通“蛑”,食苗根的虫,侵害农作物。《大宛列传》:“而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 [3178]
【侵寻】渐进。《孝武本纪》:“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于泰山矣。” [461]
【侵浔】渐进,逐渐。义同“侵寻”“侵淫”。《司马相如列传》:“嬐侵浔而高纵兮,纷鸿涌而上厉。”[3062][5]352
实际上,据调查,《史记》文本中含有“侵”字头的双音词,至少有20个,也就是说,《史记辞典》尚有17个“侵”字头双音词失收,今胪列如下:
(一)侵夺
“侵夺”一词在《史记》中共出现11次,义为“侵占抢夺”,如:
(1)《史记·秦本纪》:“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2)《史记·项羽本纪》:“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
(3)《史记·韩信卢绾列传》:“绾为蛮夷所侵夺,常思复归。”
(二)侵犯
“侵犯”一词在《史记》中共出现8次,义为“侵凌触犯”,如:
(1)《史记·律书》:“大至君辱失守,小乃侵犯削弱,遂执不移等哉!”
(2)《史记·三王世家》:“荤粥氏无有孝行而禽兽心,以窃盗侵犯边民。”
(3)《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丞相亦言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颍川,凌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丞相言亦是。”
(三)侵伐
“侵伐”一词在《史记》中共出现7次,义为“越境攻伐”,如:
(1)《史记·五帝本纪》:“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2)《史记·韩世家》:“晋定公十五年,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行氏。”
(3)《史记·留侯世家》:“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四)侵盗
“侵盗”一词在《史记》中共出现6次,义为“侵夺盗掠”,如:
(1)《史记·平准书》:“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
(2)《史记·匈奴列传》:“是时匈奴以汉将众往降,故冒顿常往来侵盗代地。”
(3)《史记·大宛列传》:“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覆案致重罪,以激怒令赎,复求使。”
(五)侵暴
“侵暴”一词在《史记》中共出现4次,义为“侵凌暴掠”,如:
(1)《史记·高祖本纪》:“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
(2)《史记·赵世家》:“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
(3)《史记·匈奴列传》:“申侯怒而与犬戎共攻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遂取周之焦获,而居于泾渭之闲,侵暴中国。”
(六)侵辱
“侵辱”一词在《史记》中共出现3次,义为“侵犯侮辱”,如:
(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吏稍侵辱之。”
(2)《史记·酷吏列传》:“高后时,酷吏独有侯封,刻轹宗室,侵辱功臣。”
(七)侵扰
“侵扰”一词在《史记》中共出现2次,义为“侵入骚扰”,如:
(1)《史记·平准书》:“及王恢设谋马邑,匈奴绝和亲,侵扰北边,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
(2)《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右贤王怨汉夺之河南地而筑朔方,数为寇,盗边,及入河南,侵扰朔方,杀略吏民其众。”
(八)侵掠
“侵掠”一词在《史记》中共出现2次,义为“侵入掠夺”,如:
(1)《史记·天官书》:“而胡、貉数侵掠,独占辰星,辰星出入躁疾,常主夷狄:其大经也。”
(2)《史记·太史公自序》:“收西河、上党之兵,从至彭城;越之侵掠梁地以苦项羽。”
(九)侵削
“侵削”一词在《史记》中共出现2次,义为“削夺侵夺”,如:
(1)《史记·张丞相列传》:“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
(2)《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十)侵渔
“侵渔”一词在《史记》中仅出现1次,义为“侵夺牟利”,如:
(1)《史记·酷吏列传》:“百姓不安其生,骚动,县官所兴,未获其利,奸吏并侵渔,于是痛绳以罪。”
(十一)侵入
“侵入”一词在《史记》中仅出现1次,义为“越境侵犯”,如:
(1)《史记·匈奴列传》:“其后汉方南诛两越,不击匈奴,匈奴亦不侵入边。”
(十二)侵侮
“侵侮”一词在《史记》中仅出现1次,义为“侵害欺侮”,如:
(1)《史记·匈奴列传》:“汉边吏侵侮右贤王,右贤王不请,听后义卢侯难氏等计,与汉吏相距,绝二主之约,离兄弟之亲。”
(十三)侵渎
“侵渎”一词在《史记》中仅出现1次,义为“冒犯侮慢”,如:
(1)《史记·历书》:“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
(十四)侵凌
“侵凌”一词在《史记》中仅出现1次,义为“侵犯凌辱”,如:
(1)《史记·游侠列传》:“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
(十五)侵陵
“侵陵”一词在《史记》中仅出现1次,义为“侵犯欺凌”,如:
(1)《史记·五帝本纪》:“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十六)侵杀
“侵杀”一词在《史记》中仅出现1次,义为“迫害杀害”,如:
(1)《史记·李斯列传》:“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
(十七)侵降
“侵降”一词在《史记》中仅出现1次,义为“入侵降服”,如:
(1)《史记·朝鲜列传》:“以闻,上许之,以故满得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
由上可见,“侵”字头的双音词在《史记》中出现3次以上的,算是常用词了,如“侵辱”(3次)、“侵暴”(4次)、“侵盗”(6次)、“侵伐”(7次)、“侵夺”(8次)、“侵犯”(11次)等六个双音词。而出现1-2次的“侵”字头的双音词共有“侵扰”(2次)、“侵掠”(2次)、“侵削”(2次)、“侵渔”(1次)、“侵入”(1次)、“侵侮”(1次)、“侵渎”(1次)、“侵凌”(1次)、“侵陵”(1次)、“侵杀”(1次)、“侵降”(1次)等十一个。
遗憾的是,《史记》中至少共有20个“侵”字头的双音词,而《史记辞典》只收3个,失收17个,可见,其失收程度较大。因此,作为专书辞典的《史记辞典》当补《史记》该17个“侵”字头双音词。
三、结语
通过调研《史记》中“侵”字头的词汇来了解《史记辞典》对《史记》词汇的收录情况,发现《史记辞典》既有对单音词“侵”的义项漏收问题,也有对“侵”字头双音词的失收问题。虽然,如《史记辞典》“前言”所述,该辞典力求做到“收词全面”,然诚如文川、书学二位学者撰文评价所说:“当然,组编这么一部工具书,要做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如有的重要词目因工作疏忽而遗漏,有的释文过于简略等。”[7]111可见,已有专家学者关注到《史记辞典》对《史记》词汇收录存在收录不全的问题。
本文仅是以《史记》中的“侵”字头词汇来考察《史记辞典》的词汇收录情况,虽然曾有相关研究[10],但尚未对《史记辞典》和《史记》中其他字头的词汇作穷尽式的比对核实,故希望《史记辞典》的编纂团队或有关词汇研究的学者、专家在从事《史记》专书词汇研究、辞典编纂研究的同时,能关注《史记》专书辞典的修订和完善,并积极参与到相关的研究和编纂中来。
总之,若要让《史记》读者和研究者获得一本收录全面、释义完整的《史记》专书辞典,需要继续从事《史记》词汇研究,认真负责并穷尽式地搜集和整理《史记》词汇,并且还要综合运用词典学理论知识、历代《史记》训诂材料、近几十年的《史记》词汇研究成果等,这样,在此基础上或许才能编纂好或修订好一部完善的《史记》专书辞典。
[1] 周祖谟,张双棣.吕氏春秋词典·序[K].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2]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鲁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4] 赵振铎.《史记》单音词研究·序[M].成都:巴蜀书社,2000.
[5] 仓修良.史记辞典[K].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6] 曹书杰.先师筚路著史于前,今贤条释编辑于后——评《史记辞典》《三国志辞典》,兼谈《二十五史专书辞典丛书》的编辑出版[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3, (2):44-46.
[7] 文川,书学.一部《史记》研究的工具书——《史记辞典》评介[J].浙江社会科学,1993, (3):110-111.
[8]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一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9] 沙志利.“貌侵”释义[J].古汉语研究, 2011, (1):75-76.
[10] 朱成华.《史记》同素并列逆序双音动词与辞书编纂[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7):42-45.
【责任编辑 梁红仙】
On Omission ofHistoricalRecords’ Words inDictionaryofHistoricalRecords—Taking All the Words withQin-head as an Example
ZHU Cheng-hua
(School of Humanities,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Lexis research in special books such asHistoricalRecordsmakes us understand comprehensively the language vocabulary in special books at that time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s to edition of lexicographical works. Comparative studying on the lexis ofHistoricalRecordswith theDictionaryofHistoricalRecords, it can make us find that the dictionary has largely absorbed with the lexis, and also has some debatable problems such as the omission of word entries and senses. Taking all the words with qin(侵)-head inHistoricalRecordsas an example, the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on the problems of omission inDictionaryofHistoricalRecords.
HistoricalRecords; lexis;DictionaryofHistoricalRecords; dictionary collection; all the words with qin-head
K207
A
1009-5128(2015)23-0083-05
2015-10-29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史记》对汉语词汇继承与发展贡献研究(13K104);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史记》词汇与汉代文明研究(15JZ023);渭南师范学院校级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史记》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14TSXK01)
朱成华(1974—),男,江西抚州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史记》与汉语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