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5-03-20牟艳娟杨钰娟
牟艳娟, 杨钰娟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
牟艳娟, 杨钰娟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
摘要:讨论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分析其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从学校、学生个人、社会等角度探讨了解决就业困境的方法,希望能为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增添一些新的思路,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境;对策
独立学院作为新生的教育产物,其发展壮大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独立学院扩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难题。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境
1.学生对就业的积极主动性不高
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来自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且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对社会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学校生活中,他们也不因经济问题而发愁,所以在就业选择中, 他们缺乏就业主动性。表现在:不愿意努力寻找合适的岗位,坐等机会的到来;也不愿意承担择业带来的后果,不能对自己负责。这样只能是依赖父母的人际关系网络或者把亲戚朋友作为就业信息来源,难以自主把握自己的就业机会,也难以实现自我价值。在就业心态方面,独立学院学生缺乏就业择业自主性: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确定合适的就业目标,对就业期望过高;不能接受从家中“小公主小皇帝”身份向普通员工的转变,也不能放下“身段”去接受新的薪水较低、工作较难的岗位、职业。此外,也因不能适应就业过程中的毕业分配到自主择业的转变,在就业思想上还广泛存在被动就业心态,不能主动就业、主动择业,也未能真正形成从追求高薪向注重职业前途转变的择业选择。
2.独立学院对学生就业的掌控稍显不足
高校是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推介者。独立学院依托于母体学校,开展专业设置,进行就业推介,其在时间、人员和组织方面虽有独立性,但还在很大程度上依托母校,就业工作稍显落后,对就业的掌控也略显不足。一是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比较晚。独立学院依托母体学校进行专业设置,在毕业生就业推介方面还很大程度上依托母体学校。二是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人员相对缺乏,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在学生的就业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三是“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 与用人单位联系不够密切, 缺乏广泛的社会资源, 学生就业渠道的拓展难度很大。”[1]188
3.企业对学生的认同度相对较低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历史原因,其存在时间短,社会影响力也比较小,再加上其依托母体学校设置各种专业,在学生专业素养、能力的培养方面不能和母体学校的学生相等同。目前,在大学生日益供大于求的状态下,企业也不愿意在同等条件下录用独立学院的学生,毕竟在招生选择上,独立学院的生源还是逊于母体学校的生源。所以,独立学院要不断进行专业能力培育创新和培养体制创新,使其培养的学生有独立的、不同于母体学校的学生的优点和能力,这样方能在就业市场上取得有利的地位。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成因
1.学生个人素质的不足
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而用人单位在
招聘过程中,很重视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只有扎实的技能,才能贴近用人单位需求,快速在用人单位发挥效能。独立学院的学生进入高校前多在高中阶段的成绩一般,基础相对落后又缺乏自律性。在进入独立学院后,面对相对松散的环境,往往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不够扎实,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综合素质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心理素质。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心态两极分化,一些学生因为高考失利而陷入了矛盾与困惑,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自信心受挫,再加上一些老师总觉得独立学院大学生能力不足, 使他们有一种被歧视的感觉,这使得部分独立学院大学生更加难以发挥主动性去学习,对未来也感到迷茫,没有自信去迎接社会的挑战。另一些学生则因为家庭状况的优越而对就业思考甚少,对就业提不起任何兴趣,更难以积极面对自己的学业和个人素质的提高。因此,心理和思维的取向使得很多学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就很难在个人素质上有所提高,这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就业和个人发展。
2.学校培养目标的偏差
独立学院作为教育发展的新兴产物,其设置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原本目的还是补充现有的高等教育发展的不足。独立学院的开办是依托母体学校的专业设置而设立的,其对母体学校的依附性非常强,因而,其存在便有先天不足的缺点。第一,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虽和市场相挂钩,但在学生培养方面却忽视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因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整体素质在招生之初就明显地落后于母体学校,其培养层次即通常意义上的“三本”。另外,独立学院办学过多地依托母体学校,在教学基本条件上不能充分保障,更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其次,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多依托于母体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盲目跟风,不能以市场为导向需求设置专业,也就不能形成区别于母体学校的专业特点,这种普适的教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独特化要求,在培养目标上出现了偏差。第三,独立学院存在学校招生与培养的悖论。为了保证招生计划的满足,独立学院在招生时,一般只要能够招进即可,而不过多地关注生源质量,并且在招生的宣传中,多夸大专业和市场的贴近性及就业的容易性。但一旦学生进行学校学习之后,由于不能保证师资的及时性以及专业人才的满足,在学生培养上不能按照招生宣传的那样进行,出现了学校招生与培养的悖论。
3.企业人才选拔的功利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新成员,社会对其认可度还比较低,更对其培养的学生缺乏更为深刻的了解。而由于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正规的“本一”、“本二”的学生就已经很多了,企业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自然不会过多地考虑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原因在于第一,独立学院教学质量难以充分保证。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毕业生质量也难以保证,企业对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有看法。第二,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面对众多的可选之人,也会设置众多的招聘条件,“他们不仅倾向于招聘一、二本等重点院校的大学生,往往还设立与毕业生个人能力毫无联系的招聘标准,从而更加影响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机会,更有甚者公开表明不招聘独立学院大学生,这种现象在各大招聘会、人才市场中尤为凸现。”[2]这种毫无理由的对高学历的追求,对学生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忽视,更是使得独立学院的学生产生严重的就业自卑心理,不能以正常的、和平的心态去迎接就业问题的挑战。
三、解决独立学院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加强学校整体建设
独立学院一般建校的历史比较短,社会影响力也比较弱,在教学体系、教学质量、学生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都还处于相对弱小的阶段,要达到完全地被社会接纳、被用人单位选择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需要独立学院通过自身建设来不断缩小。首先独立学院要丰富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这是一所高校自主完全开展教学的先决条件。独立学院要从经济角度和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招收、吸收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完备且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师资,同时还应招收有能力的硕士、博士充实教育教学队伍,构建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其次,加强专业学科建设。虽然独立学院脱胎于母体学校,专业设置上也向母体学校模仿,但趋同的专业设置必然会影响独立学院的后续发展。因此,独立学院应根据市场需求,有选择的设置专业,强调社会对专业急需性与人的应用性,做到人无我有,突出自身特色。第三,注重品牌建设。特别是要针对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加大基础知识课程的课时量, 需根据学生兴趣进行教
学模式改革,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努力建设良好学风, 加强与社会的接触和交流,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提供更多适合学生实践、学习和锻炼其工作能力的多种岗位, 创立属于自己的学院品牌。”[2]
2.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就业的实现,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学业知识集合,更是技能的准备,还有心理因素的合力,因此,解决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要从大学生专业素质等方面综合实施。
首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合理科学地安排课程。一方面要注意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职业道德操守,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适应社会要求的知识能力、技术能力。此外,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学习与培养,提高基础竞争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培养,争取在走出学校、面对社会之后迅速适应社会要求,符合企业用人单位的用工要求。
其次,加强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以订单式培养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专业技能。订单式培养就是在招生之初就和用人单位签订培养协议,在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每年抽出固定的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在实习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发现培养的缺点,并有针对性的改进。等学生学习完所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后,走进用人单位。这样的订单式培养,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也实现了专业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的零对接,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术能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第三,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就业意愿不强或害怕就业的现象,学校和家庭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努力寻找适合自我特点的就业岗位。遵循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则,务实就业选择。同时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加强心理辅导,及时疏通心理问题,调整就业心态,实现顺利就业。
3.完善就业指导功能
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重要方法之一。独立学院在就业指导方面的服务还不完善,特别是对母体学校依托比较严重的独立学院,就业指导机构等尚未建立,这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的学生就业。因此,独立学院要设置单独的就业指导机构,补充就业指导教师,建立一支专业、稳定、结构合理的就业指导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好就业指导服务,独立学院还需要完善就业规划,使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职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能够在就业指导服务中掌握如何发掘就业信息、如何与用人单位沟通,如何针对自身的缺点有目的的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同时还要依靠就业指导机构了解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为就业实战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4.扩宽就业渠道
独立学院的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要依靠独立学院自身来完成,还需要各方面的合力。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独立学院的支持力度,规划对独立学院的办学要求,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中新兴的办学形式, 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规范。加大对独立学院的宣传和引导, 增加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认知和认同, 为独立学院毕业生创造更符合市场竞争要求、规范而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和氛围。同时,还要加强对独立学院办学的指导和监督, 针对独立学院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确保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对一些根本不具备招生条件的院校要坚决予以取缔, 以保证教育质量。”[1]189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不仅是独立学院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需要大学生自身、社会、政府、用人单位等多种合力来解决,只有群策群力,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丽君.独立学院大学生不业问题探究[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4).
[2] 刘梦珏,李建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70.
[3]刘薇.当前民办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0,(8).
(责任编辑:张连军)
作者简介:牟艳娟(1966-),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杨钰娟(1990-),女,山西朔州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育与改革项目“广西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0JGA034)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5-03-1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2080(2015)02-0014-03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5.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