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015-03-20陈婷婷

文化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挑战微信

陈婷婷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 110034)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陈婷婷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 110034)

微信作为移动潮流下的时尚流行产品,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掀起了“微时代”的到来。微信在大学生校园的风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机遇,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微信这一新型媒体,积极探讨相关对策尤为重要。

微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是由深圳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筹划启动,由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即时语音通讯软件。用户可通过微信可关注朋友圈、公众账号等等。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微信用户已超过6亿,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亿,曾在27个国家和地区的App Store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大学生所具有猎奇心理、群体归属感、参与能力强等特征,与微信所具有的科技含量高、原创性、交互性强等特点紧密相契合,使得大学生迅速的成为了“微媒体”的主体。在微信平台上大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同时发表的内容又会迅速的在朋友圈内得到分享,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更好的缓解和应对微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目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微信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契机

据统计数字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有58.05%的人正在使用微信,没有使用过微信的学生中有48.39%的人准备短期内开通,可见微信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如此之大。针对微信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如此之高的现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充分的利用这一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手段。

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多来自课堂,微信作为风靡一时的新型传播载体,它具有信息传播快、互动性和开放性强等特点,使课堂不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唯一载体。只要登录微信客户端,就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分享丰富多彩的资讯信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的运用这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有效的教育资源,把这些有价值的海量信息拓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贴近大学生生活,更贴近实际,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列宁的灌输教育,一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步入“微时代”以来,这种传统的说教教学手段已经过时。微信公共平台的推出,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资源、观点表达、思想交流阵地,从而为教育工作者在网络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新平台。大学生群体可以通过微信这种新型传播媒介获取海量信息,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攀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借助微信这个大平台并利用它传播广泛、受众群体更大的优势,在微信上开展互动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同时利用微信这种新的传播媒介,还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与约束,随时随地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如今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教育界的强烈重视,而且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渴望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畅所欲言,并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这些虽然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很难实现,但是在微信这个公共平台上却可以充分的满足大学生自己个性发展的需要,充分展现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竭的创造力,体现大学生每个人的价值,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

二、微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微信作为自媒体技术的新生力量,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微信易使大学生认知异化。“微时代”信息海量,真假交织,多样化的内容和多元化的价值,再加上微信的自由随意性,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大学生时代,大学生的三观还没完全的形成,缺乏理性的认知与判断,好奇心重,很容易接受外界的不良信息的影响,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微信这一平台传播色情、暴力、消极的信息,难免部分心智不成熟的人大学生走向堕落,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定程度上引起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俗话”“淡化”“西化”等问题,最终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削弱,引起大学生认知偏差。

微信使校园网络舆情监督困难。进入网络时代,绝大多数学生喜欢用微信这种新平台进行交流和表达,如果一条有关校园的虚假信息传出,就会被无限的转载,形成意见趋同的局面,从而煽动大学生的情绪,致使爆发大学生群体事件。以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宣传题材积极向上的题材,更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可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这些传统的宣传方式不再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加上微信的个性化,使得校园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监督困难。

微信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传授、实施、监管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微时代”兴起以来,大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注入了新鲜、时尚的血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受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知识结构老龄化、科学技术素质薄弱,对微信等新的传播载体的不了解,严重的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学生通过微信获得的知识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灌输的内容会截然相反,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质疑,进而使工作者的权威受到挑战。

三、微信对思想政治教育挑战的应对策略

微信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新宠儿,它的出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充分发挥微信的功能和优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鉴别力和判断力

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多数是90后,他们大多是自我意识特别强烈,但是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面对多种多样的网络信息资源,由于他们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信息的鉴别力与判断力较差,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影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正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能力,增强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必须正确的对待网络信息,真正成为国家需要的四有新人。

(二)加强校园舆论网络监管力度

微信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学生们习惯性的在微信上发表自己想说的话,抒写自己的垫底生活,并且对于自己看好或喜欢的话可以随意的进行转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微信这一新平台,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对其错误的意识倾向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必须建立自己的舆论阵地,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抑制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同时还可以及时的发表权威性的信息,引导学生的主流方向。

(三)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微时代”的到来,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网络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用微信这种新型传播媒介的能力。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拜托知识体、教育模式系老化的问题,主动接受新事物,做到与时俱进,学习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总之,“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抓住机遇及充分运用微信的强大功能与优势,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王 崇】

G41

A

1673-7725(2015)08-0075-03

2015-07-25

陈婷婷(1993-),女,辽宁葫芦岛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挑战微信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微信
微信
微信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