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教育

2015-03-20赵海渊

文化学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绅士英国

赵海渊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英国的文艺复兴主要发生在14 世纪中后期到17 世纪中期,在这三个世纪里,英国人文主义教育兴起并发展起来。在教育领域,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体现为伊拉斯谟文雅学识教育,侧重点在于站在新的视角下解读中世纪经典著作,以发现其内涵;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教育的深入发展,英国教育开始向以塑造人为中心的绅士教育方向转变,将培养重点转向人的美德方面;16 世纪后期,英国殖民活动和海外贸易飞速发展,这又导致教育向实用主义方向发展,于此同时,自然科学知识教育也日渐受到重视。

一、伊拉斯谟式文雅学识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传入英国之后,这些早期英国人文主义者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基地,大力宣传人文主义思想。1511年,著名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在剑桥大学开始讲授古典文化和希腊文。这一时期,王室与贵族等世俗力量的大力支持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人文主义教育,他们主要以其雄厚的财力支持大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1]

早期人文主义教育是一种文雅学识教育。英国人文主义者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主张运用人文主义的方法研究中世纪经典,回归古典文献,揭示经典的原有本质。在学校教育中,他们主张中世纪经典是唯一权威,普通人可以直接阅读和理解经典。为此,人文主义者创办专门讲授希腊文拉丁文的文法学校,培养真正坚守传统价值观和道德信条的人才。

圣保罗学校堪称文法学校的典范,“有许多新的文法学校依照圣保罗学校创办”。[2]伊拉斯谟在英国讲学的四年期间,他还帮助科利特建立了圣保罗学校,并为该学校编写教科书,还对该校的首任院长、人文主义教育者威廉·利利编撰的拉丁语法做过修改。伊拉斯谟把学识看作获得文雅的一种手段,[3]注重古典学术文献的研究,注释、考订古本经典,强调要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的道德伦理规范看待传统。“圣保罗学校逐渐成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实行伊拉斯谟人文主义教育的文法学校的典范,对当时及后世的文法学校发展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4]在伊拉斯谟等一批人文主义者的推动下,英国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二、塑造人为中心的绅士教育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开启了教育世俗化的新阶段。人们意识到教育的目的不应仅仅是树立传统的价值观,而应强调对人自身的培养。这时的教育对象主要是贵族和乡绅,形成以培养贵族子弟为主的绅士教育,教育的目的变成培养完美的绅士。托马斯·艾利奥特(Thomas Elyot,1490-1546)就是这一时期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为此撰写《统治者之书》,提出一系列完备的绅士教育主张,对英国的绅士教育产生决定性影响。

幼儿教育阶段,艾利奥特认为,在7 岁之前,保姆对幼儿有重要影响,因此,“保姆应具备优雅的行为方式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主张让幼儿远离一切不良的东西。”[5]7 岁到14 岁儿童教育阶段,应为儿童聘请一位男性家庭教师,且有古典修养、受人尊敬,这样有利于培养儿童坚强的性格。儿童教师应为人师表,重点培养儿童的美德,使其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人。14 岁到17 岁的少年,应接受更多的人文主义学科教育,系统学习修辞、雄辩术、历史和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17 岁之后的青年,应多阅读一些哲学著作,特别是伦理哲学,接受系统的哲学教育。此外,艾奥利特强调加强体育锻炼,获得强健的体魄。

艾利奥特的教育是系统属于绅士教育,以培养为国王效忠的绅士为目的,系统理论包括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等,他的这种教育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但这种教育逐渐成为获得社会荣誉和进入上层社会的手段。随着绅士教育原有意义的丧失,人文主义教育者“开始注重对人主体能力的培养,包括对事物判断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绅士教育更符合现实社会和人自身的需要”。[6]

三、实用主义型人文主义教育

16 世纪,英国工商业迅速发展,极力要求进行海外贸易,寻求更大的商品市场。尤其是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海外活动日渐频繁。海外贸易及殖民活动使得军事、航海等实用技能迅速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必须。绅士教育已明显落后于现实社会发展的要求:绅士教育是培养具有完美美德和学识的人,而社会需要能掌握各种实用技能的人才。对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汉弗莱·吉尔伯特(Humphrey Gilbert)认为以牛津和剑桥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教育是一种人文学术的训练,培养出来的绅士不具备实用技能,不能在海外殖民和海上争霸的活动中担当重任,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7]

1575 年,吉尔伯特发表《伊丽莎白女王学院》,提出在伦敦建立伊丽莎白女王学院,学院教育旨在教授数学、军事技能、造船术及医学等课程。由于吉尔伯特从事探险和航海事业,因此他的建议也仅仅局限于军事和航海领域,但无论如何,培养具有实用技能人才的建议,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方向。

弗朗西斯·培根也是提倡实用教育的重要人物。1605 年,培根出版了《论学术的进步》(Of the Advancement and Proficience of Learning)。该书主张建立新的教授实用技能的学校,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技能人才。培根在英国社会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提出的教育思想对当时英国教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四、结语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从回归经典,到培养完美绅士,再到实用技能教育,始终贯穿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人”也逐渐走向社会。教育目的实现从传统的人的价值追求到服务于人自身,人文主义教育的社会基础不断扩大。最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日趋完善,较早实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的初步结合,也推动了社会进步,人类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为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开辟了新的道路。

[1]吴式颖.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四卷)[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66-67.

[2][英]奥尔德里奇. 简明英国教育史[M]. 诸惠芳,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9-10.

[3][英]博伊德,金合.西方教育史[M].任宝祥,吴元训,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1-13.

[4][6]张乃和.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律与社会[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01-102.

[5]Kate Aughterson.The English Renaissance:An Anthology of Sources and Document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2.48-49.

[7]汉弗莱·吉尔伯特. 论通往中国的新航路的发现[A].姚绍华. 美国史[M]. 长沙:岳麓书社,1999.56.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绅士英国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英国的环保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新史学”语境下的音乐新面孔——以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倾向为中心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绅士那些年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像绅士一样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