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数据库质量问题的探讨
2015-03-20卜延庆
卜延庆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书目数据质量是书目数据库的生命线,数据库中每一条记录的完成都要经过查重、分类标引、主题标引、文献著录以及机读著录规范化控制等环节.实际上每一条数据不仅是对文献外部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也是对文献检索条件进行规范化描述,即利用简洁的编目语言与检索语言来反映文献的实体.数据库的质量不仅关系到读者服务工作和编目工作的开展,而且还关系到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影响馆际间文献资源共建和共享.对具体馆来说,建数据库前首先要确定使用的分类法、主题法、编目规则、机读格式使用手册等.其次对这些规则理解吃透,并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细则,在使用中严格遵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每一条数据完整准确、规范标准,保证数据库的质量.
1 影响数目数据质量的因素
1.1 编目人员技术水平因素
编目人员技术水平及业务素质是影响数据库质量的关键因素.每一条数据制作都是编目人员技术含量的综合体现,不但要求编目人员有较高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而且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正确处理编目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使每一条数据都达到规范、标准,同时还要求编目人员,必须具备提高书目数据质量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1.1.1 编目人员队伍不稳定:编目人员是控制数据质量的核心,编目人员整体素质决定数据库的质量.有些馆,为了加快编目速度,减少图书积压,编目人员队伍调整频繁,有些是临时人员编学编做,有些人员稍加培训就上岗,这些人对编目规则不熟悉,对MARC格式以及各个字段、指示符、的特殊意义不清楚,做的数据就出现必备字段不完整,或著录过于简单,检索点不全,不规范等等.同时编目人员频繁变动,使编目工作连续性、衔接性差,导致问题数据加剧,数据的质量难以保证.
1.1.2 分类主题标引不一致:编目人员在进行文献分类标引时,不仅要熟练掌握《中图法》的体系结构,还要熟悉本馆分编细则,标引前后一致是保证数据库质量关键因素.由于编目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对分类法理解程度不同,或不同时间考虑问题角度不同,导致分类标引前后不一致.同一种文献有的分到上位类,有的分到下位类;有的文献进行复分、仿分,有的文献没进行复分、仿分,造成文献分类标引前后不一致.有的文献主题标引深度不够,有的文献是多主题或隐含主题,没有分析标引.分类、主题标引不一致,不仅使读者在使用分类或主题进行检索时感到困难,还给分编人员在分析同类文献时造成误区,严重影响数据库质量.
1.1.3 机读著录不规范:文献著录要严格遵循编目规则,不仅要全面揭示文献外部和内容特征,还要对文献中需要著录的项目内容进行科学辨析、理解和正确判断.编目人员在做数据时由于没有细则,对在编文献编目时,有的遵循这个规则,有的遵循那个规则,造成数据库的数据前后不一致.有的编目员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紧,或者突击做数据,没有仔细考虑、校对,使数据著录不全或不准;有的编目员任意删减,遗漏字段,有的文献只是在200字段客观描述,5、6、7字段未做检索点;有的即使做了检索点,也没有规范化处理,严重影响了数据库质量.
1.1.4 数据源不稳定:建库初始,大多是套录数据,套录数据不稳定,来自不同的数据源.不同数据源遵循著录规则不完全一样,编目部门又没有编制著录规则细则,编目人员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修改数据,使同一条记录有多种不同的做法,造成数据库不标准、不规范.
1.1.5 数据库没有建立科学检查制度:由于种种原因,编目员所做的数据没有经过自校、互校、总校,检查制度没有形成,编目人员所做的数据只是偶尔进行抽查,因此,出现的差错和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纠正.编目工作本身具有积累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往往一错再错,出现积重难返的现象.同时还使编目人员做数据时随意性增大,许多从源头就可以避免的问题,没有解决.如对多卷书的查重,有的只从正题名查重,有的从分辑题名查,不同版本的同种书给多个种次号等等,使数据库混乱.另外编目规则及机读规则不断修改、修订,但细则却没有相应修补、更新,影响数据库的质量.
1.2 不同来源数据的质量因素
书目数据来源有套录数据、自编数据、生产商数据等.文献编目时利用质量高的外部数据源,可以降低编目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缩短图书编目时间,加快文献周转速度.但有些外部数据源的质量难以保证,编目人员必须斟酌使用.
1.2.1 套录数据不注意修改:目前套录数据主要存在两大中心,一是国家图书馆编目中心,一是CALIS联合编目中心,都是较权威的核心机构,但是因为两大中心遵循的编目规则不同,编目数据有较大差异.编目人员在套录数据时,鉴别不认真,或者不清楚两规则的差异,有的把国图书据没按照CALIS规则修改,直接粘贴造成数据混乱,有的编目人员使用相似数据时不按在编文献进行修改,字段的基本信息代码、混乱错误,字段的基本信息与在编文献不符,难以保证数据质量.
1.2.2 书商的数据疏于管理:书商提供的数据免费,及时,满足了图书馆对于加工速度的要求.但书商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书商只求速度,不顾质量,有的套录数据不加修改,有的数据标引是错误的,如主题标引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而给的分类号为I267中国当代散文.有的书商对分类标引规则不了解,编目人员得一边教,一边做,对编目外包人员管理处于失控状态.书商书据质量很难保证.
1.2.3 自编数据质量不高:自编目数据是指编目人员根据在编文献特点和编目规则按字段逐项进行的录入.有的编目人员对文献基本信息著录不准确,检索点不规范、MARC格式使用有误.有的编目人员完全依赖文献再版编目,再版编目,只能起参考作用,有的分类号和主题标引不一致,有的分类标引深浅度不够,有的著录简单,著录内容不全等等,有的甚至存在错误.这些数据很容易误导编目员,编目人员图方便省事采用“拿来主义”,照搬照录数据,影响了数据库质量.
2 如何控制数据库质量
2.1 数据制作规范化
在建库时,编目部门首先应在遵循编目规则的基础上制定本馆细则,细则要制定的全面规范,细则一经制定,编目人员要严格遵守细则.完善的细则使编目人员做到有章可循,有利于保证书目质量.对于套录数据,编目人员不能只当“套录员”,采用“拿来主义”,简单的添加馆藏信息,要按照细则逐字段的检查、修改,防止因为工作粗心和失误,造成数据记录不全或不规范.
2.2 建立严格检查制度
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不但要对编目人员提出质量要求,而且必须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对编目人员所做数据成果要进行审查核对,检查数据是否符合规则要求.通过审查与校核,及时纠正数据中的差错.数据库质量检查有自查、互查、总校等方式.
自查:自查就是编目人员对自已的工作成果进行检查.编目人员所做的每批数据在进入书库前必须进行自查,查找数据中是否有错误,查财产号和所做的文献是否相符,索书号分配是否合理,多卷书、丛书及不同版本书是否揭示清楚,习题集、续集、补集是否链结,分类与标引是否准确、适度、反映充分,揭示主题是否全面,查MACR格式是否使用准确,检索点是否规范.人人参与检查活动,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差错,有利于提高了数目数据的质量.
互查:互查就是编目人员互相检查工作成果.必须在共同遵守细则的基础上,进行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所做数据有争议的地方要相互探讨,以达成共识;对有共性的问题要有记载,以供大家借鉴.
总校:总校是对一批书录入完毕后的工作成果进行检验.总校工作由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钻研业务并熟悉本馆数据的人员来承担,总校人员要能够解决编目中的难点疑点,能够对书目数据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分析总结,并能控制分类标引中的深度;同时总校员要把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编目员,以便对错误数据及时修改、更新,防止再次出现同类错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编目人员的水平,保证书目数据中的质量.同时编目部门通过信息反馈等方法,有组织、有目地的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找出其出现的原因,并及时解决,将编目后的检查把关变成一道工序,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库的质量.
2.3 稳定分编队伍
编目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工作,编目人员必须具有综合技能,不但需要有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丰富经验,尤其是经验积累更为重要.编目人员不仅要知道本馆对文献是怎样进行分类与标引,而且还要知道套录数据中的分类与标引是否准确适度,能够分析对比;如果没有经验,就无法判定取舍,所以保持编目人员队伍稳定非常重要.同时,对新编目人员要考察是否适合做编目工作,对新编人员进行理论培训,认真研究各项编目规则,要有专人辅导,所做的数据要逐条检查.
2.4 定期召开研讨会
由于大家平时都忙于做数据,没有时间思考数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能够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避免发生类似错误;通过交流,能够取长补短,学到技巧,加快编目速度.经常与读者服务部门沟通,通过信息反馈,随时了解读者在使用过程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及时处理这些问题,不断改进书目制作的质量.加强数据信息的反馈,对反馈意见进行反思,找出根源,并进行修改、更新,使数据错误在萌芽阶段得到解决.
2.5 提高编目人员素质
编目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书目数据质量高低,是质量控制的核心.编目人员要在思想上加以重视,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按照编目规则进行著录.编目人员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及交流,不断进行业务培训,熟练掌握MARC格式和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全面领悟编目规则以及主题词、分类法等相应规则.只有业务素质提高,才能保证数据库的质量.鼓励编目人员参加CALIS编目员资格认证考试,考试可促进编目人员认真研究各项规则,使编目人员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
总之,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数据录入量大,质量要求高.提高质量,是编目人员应面对并力求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编目人员不但要有精湛的编目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与大局意识.编目人员把质量意识贯穿于整个编目过程,以确保数目数据的质量,从而促进文献著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提供有力保障.
〔1〕赵伯兴.论质量文化在书目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4).
〔2〕黄根苗.文献编目:困惑与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04(1).
〔3〕李桂霞.我国文献著录标准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1).
〔4〕郝天侠.书目数据的质量控制[J].图书馆学研究,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