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的安徽新型智库建设研究
2015-03-20王岚
王 岚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 合肥 230022)
一、引 言
智库,也称“智囊团”、“思想库”,是相对稳定且独立于政府决策机制的政策研究与咨询机构,是现代政府治理与决策体系的重要组成。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将智库建设提上日程。近年来,习近平多次对我国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中办、国办2015年1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二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三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
要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智库的智力支撑。安徽省社科联系统“十二五”发展规划更是把推进智库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并筹划建立安徽智库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5月安徽财经大学举办协同创新与智库建设研讨会,会上安徽省发改委地区处处长高家国强调安徽的发展急需“整合力量打造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2014年底,安徽省委省政府聘任相关专家率先建立省委法律顾问制度,为省委配备法律“智库”;安徽省台办和安徽大学合作共建的本省首个台湾问题新型智库“安徽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成立;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与安徽大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和安徽“三个强省”建设重大问题签订了合作共建新型智库协议;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针对安徽工业企业发展和省政府决策支持需求正在构建集“联盟+平台+智库”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可见,安徽新型智库建设迎来了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注重协同创新是建设高质量智库的基础。协同创新是一种创新组织模式,它通过国家意志引导和制度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主体间的资源整合和深度合作,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加速技术的推广应用及产业化[2]。安徽新型智库建设在逐步推进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以协同创新理论为指导破解现实困境,推动地方性新型智库建设。
二、安徽智库现状
目前,安徽主要有五种类型智库:党委、政府研究部门、社科研究机构、高校所属研究机构、社科类学会、民办社科研究机构。
(一)党委、政府研究部门
安徽各级党委、政府基本都设有直接服务于领导决策的研究部门,主要从事决策咨询和综合性政策研究。其中省级机构有省委政策研究室与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参事室等,各市、县也基本都设有党委、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格局大体与省级相似。这些机构多是充当了领导秘书角色,按领导指令和意图撰写文件或讲话稿,无暇从事前瞻性、战略性的公共政策研究,决策咨询服务并非其“主业”。
(二)党校、行政学院
安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是党委和政府的重要部门,具有贴近党委和政府工作,参与性、实践性强的背景,同时学员均来自决策部门和实践部门,能够带来最新的政策和信息,提高其决策咨询研究的时效性、针对性。相较于政策研究部门,党校行政学院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由于其智库建设起步较迟,智库意识不够强,参与党委、政府决策程度及对社会发展影响力难及党委、政府研究部门,而专业影响力、品牌效应等方面又与高校智库差距悬殊,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尚未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社科研究机构
这类机构有省社科院、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省审计研究所、省财政研究所、省农科院等。其中省社科院和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都是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的专门机构,在服务公共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冲击、人才流失、机制不活等因素,未能完全发挥其智库作用。其他研究机构则大多局限在自身的专业领域,为主管单位提供咨询服务。
(四)高校所属研究机构
目前,安徽有高等院校及部队院校百余所,大多设有社科研究机构,但基本都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未将服务公共决策作为主要任务。这些研究机构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不多,如安徽大学泛长三角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安徽财经大学合芜蚌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安徽工业大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等。
(五)社科类学会
截止到2014年,安徽省社科联主管的直属省级学会(研究会、协会)149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安徽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等。全省市县级学会共700多个,其中较为活跃的有马鞍山市经济学会等。此外还有部分省科协管理的软科学或边缘学科学会。
(六)民办社科研究机构
这类机构主要是社科联主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一般是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力量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在全国范围还处于成长期,安徽目前仅有8家,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风险投资研究院、徽商发展研究院、现代城镇发展研究院、文化扶贫研究中心、江淮社会组织评估中心、文房四宝研究所、凤凰文化研究院等,其作用、影响相对而言都较小。
三、安徽新型智库建设困境
从安徽智库的现状可以看出其自身还很不健全,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新型智库建设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数量不足,影响力有限
目前,安徽有省级党委、政府智库10多个,具有一定影响的高校智库5个,民间智库屈指可数,总体来看数量有限,符合严格意义上定义的“合格”智库更少。一方面,官方智库由于和权力直接联姻,难以保证研究的独立性,制定出的法律、政策往往倾向于强化行政体系内部的观念和政策设想,公共性不足,凝聚共识作用有限,并且官方智库大多忙于事务性工作,少有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研究,政策研究存在单一性、粗糙性,无法有效推动制度创新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非官方智库由于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少有公平竞争机会,汇聚民智功能难以发挥。安徽非官方智库本身数量较少,其研究大多侧重经济领域,覆盖面窄,关于民生、社会保障、文化等领域的非官方智库几乎没有。同时由于起步晚,经费紧张,吸引人才能力不足、活动空间有限等因素造成影响力小,研究成果缺乏深度和说服力,难有市场竞争力。
(二)各自为政,协同攻关力不足
当前安徽智库的研究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调动和整合,各方难以形成协同攻关合力,制约其功能的发挥。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机构协同力不足。安徽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研究机构由于职能定位不同,同时受行政建制或依托关系影响,往往处于相对独立状态,各自为政,职能交错,信息、成果等的共享机制尚不健全,存在着多头组织、力量分散、研究重复等现象,同时各类智库之间缺乏能够实现有效沟通的桥梁,造成无法形成协同攻关优势,制约智库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二是人才协同力不足。安徽省虽有一批熟悉省情、长于咨询的社科专家,但是这些不同层次、不同学术背景、不同年龄段的人才之间受各种因素制约,往往是“散兵游勇”者居多或是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使省内原本具有一定实力、能够形成规模和品牌的研究力量趋于分散。
(三)质量不高,成果转化不力
安徽智库大都存在调研浮浅,针对决策咨询的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对社会问题缺乏深入剖析,所提建议不能触及问题本质,造成研究深度不够;对国内外形势了解不够,就安徽研究安徽,造成研究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不强,不能适应新时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此外智库的任务是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但是由于研究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之间沟通不足,对决策需求缺乏了解,造成“供需对接”不当,研究成果和决策需求间存在巨大差距,既浪费人力物力,也无法有效转化为政府决策或是产生较大社会影响。
四、协同创新理念下的安徽新型智库建设路径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管理创新,它是一种软科学管理,是社会资本的再组织、再利用。它是不同地区、学科、行业的社会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它对“单一、低效、分散、封闭”的创新体制机制重新设计,建立“多元、高效、集成、开放”的协同创新机制,以此推动社会资源的资本化[3]。吸取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通过制度协同,机构协同、人力资源协同及协同平台建设扩大智库影响力,发挥智库优势,完善智库功能,是解决安徽新型智库建设现实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以制度协同加强基础保障
地区及行业间的标准不一、制度和政策的差异与滞后一直是智库发挥优势的重要制约因素[4]。从协同理念看,安徽应制定统一的智库建设目标、智库产业政策、智库发展法规、智库发展报告制度、智库产业考核机制等,从而建立协调统一、多方协商、集体共赢的智库协同制度体系,使各方有共同依据的“指挥棒”和“游戏规则”。
协同制度体系具体应从组织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和人事制度三方面进行构建:组织管理制度协同主要是将安徽智库机构视为一个协同整体,为其建立开放式组织管理制度,淡化各协同机构间的差异,实现协同攻关过程中各机构资源的统一调度,方便智库的运作和研究活动;同时探索合作研发、技术创新、技术转让等多种协同路径选择以及保障各方利益的多种利益分配模式选择,为各类智库协同创新扫清障碍。评价制度协同主要是在智库科研活动的项目评价和成果评价上改变重理论、轻实践,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建立以研究影响力与研究积淀为导向,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科研评价制度,鼓励“政产学研用”相结合,鼓励适应国家及安徽重大发展需求的跨机构、跨学科协同资政。人事制度协同主要是以共享的原则建立安徽智库人才弹性流动制度,允许人员自由流动而人事关系不调动,破除安徽智库人力资源不均衡的壁垒;同时建立创新人才跨单位联合培养机制,将科学研究、政府挂职、企业实践等方式有机结合,培养上接国家政策,中有科研实力,下接基层实践的智库人才,充实安徽智库人才储备。
(二)以机构协同提升智库效力
机构协同创新就是要通过分工合作促进不同智库间的横向联合,实现在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沟通、知识创新等方面的全面深入合作,形成集群效应,这既有利于打破各类智库间的壁垒,也有利于改变研究与实践脱节的现状[5]。
机构协同主要有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两种方式,内部协同是在机构内部的资源整合和共享,以单个机构自身为主体,相对易于实现。外部协同主要是不同智库机构之间的协同。主要应着手以下两方面:一是对省政府政研室、参事室、研究室等机构进行改革、合并重组,推动其逐步转型为公共政策研究型智库,以此为基础带动学术研究部门、大众传播媒体和民间组织等不同性质、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等级规模智库协同发展,实现智库联动与功能融合,形成集体作业、多层分工协作的一定规模智库业联盟,构建智库间长期、全面、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最终成为特色鲜明、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形成合力的体系。二是畅通省社科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等具有智库性质的学术科研机构与党委、省政府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其能够灵活利用政府资源更加深入系统地开展研究工作,及时提出高质量政策咨询建议,推动其逐步由学术研究为主向应用对策研究为主转型,提升科研成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同时也使政府和企业能够共享民间智库资源,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安徽协同智库自身的发展与充分服务社会,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
(三)以人力资源协同扩大智库合作
人才是智库的核心资源,安徽智库长期以来存在人才资源尤其是高端人才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现象,通过人力资源协同实现人才在政府与智库间流转,学界和政界、思想和权力顺畅交流,对建设新型智库有重要作用[6]。
人力资源协同是以更广阔的视野把不同地域、不同机构、不同层级的人才资源进行整合。安徽新型智库要有擅长非营利机构运营的管理人才,这类人才能够网罗学、政、媒各界优秀专家学者,还能够优化调配智库内部资源,使其作用最大化,提高智库运营效率。安徽新型智库还要汇聚多学科、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应吸纳国家层面的专家和少量外籍专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决策参考;吸纳一定数量阅历丰富、资政能力强的专家学者,特别是政府官员,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具指导性的意见;吸纳行业领军人物,如业绩突出的企业家等,为省委、省政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通过座谈会、论坛辩论、课题联结等方式汇聚多方智慧。同时构建安徽智库专家的自由流动平台,全职和与兼职结合,根据不同的资政项目内容选取不同的专家参与,建立智库协同资政过程中的成果互认制度,完善涵盖学术能力、资政能力等综合指标的多元绩效评价制度。最终,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共享模式逐步构建开放合作的人才体系,形成较大规模的安徽智库人才储备,保证安徽新型智库协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党校、行政学院搭建协同桥梁
党校、行政学院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具备特有优势,应发挥其系统的整体优势加强与同实际部门、高校、研究院所及国外智库的交流合作,形成“内外联动”的开放咨询机制,以此搭建各类智库协同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党校、行政学院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包括中央(国家)、省、市、县在内的独特的、较为完善的干部教育系统。这一系统在智库建设方面形成合力,将会真正做到“上天入地”,上至资政研究成果直通中共中央政治局,下到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农村,一方面使智库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在党政决策层面送得进、看得见、用得上,另一方面为各类智库灵活运用资源开展研究开辟信息渠道,启迪思路。这一优势是其他研究机构所难以比拟的,也使之能够成为沟通各类智库的管道,在新型智库的协同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因此安徽新型智库建设应通过多种措施加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内部的纵向联系及其与外部跨学科、跨部门的横向交流,使之承担好安徽新型智库建设中的沟通桥梁角色,如将到党委政策研究室、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调研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制定科研与决策咨询课题指南工作的重要一环;省级、党校要求地方党校每月一篇内参供稿;推动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协同发展,利用学员这一智库建设的“富矿”,在决策咨询的选题、研究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充分借助学员力量,与学员所在单位、部门开展合作等。
(五)以协同平台助力智库创新
协同平台开发有利于智库有效运行和职能发挥[7]。协同平台是智库间交流互动的新型媒介,是地方智库参与国内外合作的窗口与枢纽,构建优势合作、资源共享、课题共研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平台对安徽新型智库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具有关键作用。
安徽新型智库协同平台的搭建应主要着手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安徽智库信息资源数据库,以多种途径搜集海量资料和数据,并注重数据的多维使用、深度挖掘,自主建设一批以区域文化发展为导向,富集地方文献的特色数据库及对宏观战略性问题长期跟踪与动态分析的数据库,同时购买相关数据库,促进安徽智库数据信息的积累,确保政策建议立足于强大的信息数据分析,最大限度实现决策的科学性。二是建立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的安徽新型智库信息交流的数字化平台,组建地区性智库网络,借助MSN、BBS、博客等社交网络服务平台拓展影响,为不同智库机构之间切磋交流及联合调研提供高效、便捷的渠道,推动智库内部运行由传统封闭模式向新型开放式模式转化,同时为增进智库与决策者、社会各界互动提供媒介,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智力产品,提升智库产品应用与成果转化速度。三是建立安徽智库资政成果发布平台,形成稳定、有效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呈送渠道与信息发布渠道,利用MOOC等现代化手段将智库资政成果和优质智力产品及时推向社会,提高成果利用率,提升智库咨询品牌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五、结 语
安徽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破除安徽新型智库建设瓶颈,发挥新型智库优势,能够推动安徽整体创新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安徽经济社会的顺利转型,也为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形成案例,完善新型智库建设的理论体系。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Z].2015-01-22.
[2] 邹巍.我国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现状及其提升路径[J].教育科学,2014,(3):66-70.
[3] 陈劲.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4] 朱庆葆.以协同创新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谈[J].中国高校科技,2014,(4):21-23.
[5] 魏礼群.建设智库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 赵月若雪.新型智库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管理运营人才——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国务院参事王辉耀[N].中国经济时报,2015-03-26.
[7] 杜宝贵.我国高校智库协同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4,(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