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奶牛肉牛冻精补贴若干问题的探讨与建议

2015-03-20王海利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5年5期
关键词:冻精公牛精液

王海利

(河南省南阳黄牛科技中心473000)

自2005年中央财政开始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以来,良种补贴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仅2014年中央财政就通过畜牧发展扶持资金安排12 亿元实施畜牧良种补贴,其中安排奶牛良种补贴2.6 亿元、肉牛良种补贴0.45 亿元。截至2014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77.5 亿元实施畜牧良种补贴。虽然这些补贴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养殖场(户)选购使用良种奶肉牛冻精的积极性,加速了奶肉牛良种的普及推广,有效提升了奶肉牛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和行业潜规则。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以期为畜牧业健康发展和政策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

1 基本情况

1.1 奶肉牛补贴方式

农业部畜牧业司组织专家先对冻精补贴项目使用的种公牛进行评选,确定冻精生产单位,公布入选种公牛的牛号和生产性能等相关技术指标,然后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提供冻精的种公牛站,各省(区)(畜牧主管部门)从参加项目的种公牛站通过招投标采购冻精。

1.2 种公牛站及种公牛的确定

种公牛站必须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组织有关专家对奶肉牛冻精的生产单位和种公牛进行筛选、审定,种公牛必须达到特级。农业部畜牧业司公布入选项目的种公牛站名单、入选种公牛的编号及相关技术资料和冻精销售参考价格。

1.3 补贴核准

根据农业部畜牧业司、财务司核准的全国各项目县市区能繁母牛数,下达补贴数,省(区)级畜牧主管部门制定各(项目)县市区奶、肉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1.4 补贴标准

核定奶牛冻精15 元/剂,肉牛冻精5 元/剂(包括冻精配送和售后技术服务),每头能繁奶母牛年补贴30 元,每头能繁肉母牛年补贴10 元,即按照每头能繁母牛年使用2 剂冻精核算。

另外,奶肉牛冻精补贴是补给中标的种公牛所在的种公牛站,而养牛户则免费获得冻精。

2 存在的若干问题

2.1 种公牛站方面

2.1.1 部分种公牛站改制不彻底

农业部规定种公牛站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但实际上还有一部分公牛站未彻底改制,还是1 个单位2 个牌子,并没有全部剥离。部分种公牛站工作人员还在依靠地方财政,种公牛站的设备和基础设施还是国有资产,违规收入变成了小金库,违规费用进行变通。

2.1.2 种公牛站多而杂、多而乱

现在,全国种公牛站45 个,呈现多而杂、多而乱的局面,没有体现种公牛站的特点,缺乏顶层设计,存在无序竞争。如一个种公牛站从澳大利亚进口活牛或冻精,另一个种公牛站也从澳大利亚进口活牛或冻精,活牛或冻精来源甚至可能是同一个牧场,容易造成后代的近亲和退化现象。有些种公牛站的种公牛品种参差不齐,甚至只有1 ~2 头,造成某省招标,几十家种公牛站投标现象。

2.1.3 种公牛种源缺乏

种公牛种源缺乏,造成“是公就要买,是公就要留”的现象。目前,国内进口扩繁的种源有退化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真正好的种质资源进不来,从国外进口的活畜和胚胎都不是最优秀的。这种现象势必影响国内牛业的生产水平,造成“良种不良”的局面。

2.2 种公牛方面

2.2.1 伪造系谱档案

伪造系谱档案是指将种畜的引种来源、年龄、血统、性能等指标进行更改伪造,使其符合种畜公布条件,扩大种公牛站投标份量而多获补贴。

2.2.2 虚报生产性能测定记录

种公牛站技术人员研究并攻破种公牛公布核算公式,以增加种公牛公布的数量。在种公牛公布核算公式中,主要有几个数据:初生重、断奶重、日增重等,这些数据全部由各个公牛站提供,再由全国畜牧总站核算,数值高的便有公布的可能。

2.2.3 更换种公牛

在进行外貌评定时,将其它种公牛站评定合格通过的种公牛(利用时间差),运输到自己的种公牛站,并更换耳标、伪造系谱等,使之成为自己待评种公牛。此外,外貌评定具有很大的人为因素,这给采精站点提供了可乘之机。

2.2.4 精液送检掉包

待公布的种公牛,其精液送检时,将体貌测定合格而精液质量差的更换成精液质量好的种公牛精液送检,使其合格。

2.3 精液方面

用未公布的种公牛冻精代替已公布的参与补贴范围种畜的冻精(如在细管包装上做手脚),以劣代优;已公布纳入补贴范围的种公牛因病或其它原因死亡或淘汰的,用其它种公牛的冻精替代(冒名顶替);没有生产能力或能力不足且中标的种公牛站,让别的种公牛站代生产,冻精包装上贴上自己站点的号码和自己公布种公牛的号码;有些品种种畜精液紧张或稀缺,拿相近或相似品种的种畜精液代替;有些地市县接受精液单位或部门,由于母畜减少,精液库存量大,保存需要费用,于是就与种公牛站达成口头协议,不要其精液,补贴按比例分成等。

2.4 招投标方面

2.4.1 招标过程弄虚作假

公牛站为获得种公牛补贴,使出浑身解数,攻关招标单位。招标单位为了让某一种公牛站中标,首先从招标内容上为该种公牛站量衣定做;其次招标单位(各省区的畜牧行政部门)通融、游说本省内的评标专家,再次变通招标标准,有时出现某省为让所有攻关参标单位全部中标,设置几十个标段,每个投标单位都有份。投标单位的攻关费大致为奶牛每剂5 ~7 元,肉牛每剂1 ~2 元。

2.4.2 服务环节的违规行为

在服务环节的违规行为:一是供精单位在向项目县配送冻精时,要对项目县接受冻精人员攻关,否则会刁难供精单位,试想一个千里迢迢来送冻精的业务员配送不顺利的话,要搭进去好些费用,不如通融一下接收单位,使其顺利接受而减少费用;二是供精单位必须对配送冻精的项目县进行培训,但实际上,有很多单位没有进行培训,而是将培训费进行分成;三是供精单位在配送时,要留下一个液氮罐(其价值在2 000 ~5 000 元),这些费用大致消耗为奶牛每剂冻精的2 元,肉牛冻精的0.5元。

2.5 补贴资金的问题

从种公牛站的角度,做一系列的工作,就是为了多获得补贴,来改善种公牛生产,促进畜牧良种的普及和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但实际上,获得的补贴资金有三分之一用在了变通、通融和差旅,严重浪费了畜牧资金,也影响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良种补贴核准滞后。良种补贴是以母牛上报数字来核准冻精补贴数,可核准的母牛数字是以几年前为准,没有一年一统计一上报,造成数字过时,冻精分到各县后,有的项目县不使用也不愿意领,结果是冻精浪费,补贴浪费。

3 防范措施

3.1 减少种公牛站

淘汰一些设备落后、管理粗放、站址不符合规定、环境不优、体制不全的种公牛站。由国家进行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留和筛选10~15 家实力雄厚,资金充足,技术人员优秀,体制健全,环境、设备等基础设施优良的种公牛站。

3.2 种质资源合理配置

除地方品种外,所有外来品种必须由全国畜牧总站统一配置,统一调控,统一计划掌管(包括来源、扩繁、系谱等),控制无序进口、无序扩繁和无序留种,从而保障良种优秀。

3.3 冻精实行统一调配

农业部根据各省市畜牧生产实际情况(按每年实报的母牛数),结合种公牛站种公牛各品种实际情况,适当分配调拨冻精,冻精补贴随冻精调配数量来补助种公牛站(根据中国现行的畜牧生产情况,实行统一的改良或育种手段是可行的)。

3.4 建立种公牛DNA 数据库

一是对每一头公布的种公牛建立DNA 数据库,无论是送检冻精或是抽检冻精都要进行DNA 比对,防止种公牛和冻精掺假;二是冻精生产能力评估,企业每半年申报一次种公牛生产能力(每头种公牛冻精生产的支数),从而评估种公牛的生产能力和种公牛站的生产能力,防止种公牛无生产能力或能力低下,而该种公牛还在公布之列;三是冻精后裔评估,由使用冻精单位承担普查本区域内后代的生产情况,并对该区域内后裔测定数据报至全国畜牧总站,然后评估种公牛或种公牛站的生产情况,为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四是外貌评定设置具体的分值,交给有资质的第三方评定机构完成。外貌评定受人为因素影响过大,全国的种公牛仅由全国畜牧总站的三位专家进行评判,势必有作弊倾向,也容易造成企业为得到好成绩而滋生腐败现象;五是全国畜牧总站专家可根据上报的数据不定期对种公牛站的种公牛进行复查,发现问题后,不仅要取消该种公牛的公布,还要对其进行通报,并减少该站种公牛冻精的调配。

3.5 冻精补贴要弱化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畜牧补贴政策的经验,在补贴数量不减的情况下,从能繁母畜补贴和种畜生产补贴为主转向以规模养殖场补贴、能繁母畜保险补贴、扑杀补贴和病害肉无害化处理补贴为主。弱化冻精补贴是我国畜牧生产发展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冻精公牛精液
贵州省种公牛站
牛冷冻精液的制作、保存和解冻方法
输精时精液的保管
牧 场冻精保存及使用
奶农选择公牛冻精的几个误区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公猪精液咋保存
精液长时间冷冻储存与冷冻复苏率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