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015-03-20李兆兰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课堂

李兆兰

李兆兰/吉林省通化市通钢一中一级教师(吉林通化 134003)。

一、适量增加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呢?关键是正确分析高中学生与初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心理上的特点。小学生主要对信息技术持好奇心理。

初中生则是急于尝试,渴望自己参与其中,而高中生就对信息技术课程上的知识性和专业性的要求高一些。我在讲“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课时,就适当加入些专业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在全方位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的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了一些课程之外的知识,将当时比较热门的“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穿戴技术”等在课堂对学生进行讲解说明,展示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激起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欲望。

二、改变原有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算是一个新兴学科,没有成型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发展迅速的技术,探索这种新技术在新的环境下的新型学习模式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以此用新的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生。

(一)增强教与学的时代性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做完作业,就会把作业交给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是由教师一个人完成的,其他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和知晓结果。但在当今的网络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环境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进行预习、学习以至做作业。更为重要的,这些信息是公开、互联的。网络可以对自己或别人的作业提出帮助请求或者信息反馈。教师可以把对每个学生的反馈意见保存在网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点读,把累积的反馈意见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恰当评价,以形成数据分析,给教师的下一步教学作为参考。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某个学生的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做个别反馈,该学生收到指导教师的反馈信息后,如果没有完全理解,则还可以继续与教师交流,直到完成对问题的理解。

(二)转化教师为主的结构性

将教师为主体转化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的能力。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使用中,我们的重点目标为达到人机交互双向多向互动式的教学。例如教学文字及其处理技术一课时,我将课堂的教学任务,由原课本的任务改变为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教学差异化的个别性

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也要求在当前的课堂上得到实施,因为现在的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要求都不尽相同。如果教师只是千篇一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任务的布置,会给学生带来枯燥感。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现有的水平。比如,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以前接触电脑的机会不多。对这样的学生,我就适当地减轻教学任务量和难度;而对于一些来自城镇的学生,我则加大教学任务和难度,让这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因此这种个别化教学辅导的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运用新技术的可行性

当前移动学习大行其道。我就将原来在家里使用的IPAD应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之中。我利用一些IPad中的教学用软件如bContext、Explain Everything、思维导图imindmap以及演示文稿软件如keynote、slideidea、手写记录软件showme等,将课上所讲的内容录下来,并传到学校的网站,方便课下重复观看,为学生和老师都提供了方便。用IPAD制做PPT,使用IPAD设备利用slideidea软件做出精美的演示文稿,这样新颖的教学技术,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大开眼界,使学生也对这些新设备、新技术、新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借助新技术辅助我们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利用新兴多媒体技术,改变学习交流方式

如今,以多媒体和Internet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原有的QQ、微博等媒体工具已经落后。当前微信、微视、facebook、Twitter等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主流。我就是利用这些主要的教育媒体来进行教学辅助活动,我根据现有网络环境,设立了通钢一中信息技术交流微信群“信息技术沙龙”,组织学生和计算机信息小组的成员,在微信群里推荐好的计算机刊物和最新信息资料。“信息技术沙龙”给学生提供了互相交流学习心得的机会。

以上三种重要方法,是我在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识课程质量时做的一些尝试和探索。经过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起到了一起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热爱感,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良好习惯。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汪运鸿,谭大荣.引领学生走进生命世界[J].科学课,2015(1).

[3]张明霞.关于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美在课堂花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