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的”强调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法

2015-03-20张晓东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坐火车焦点谓语

张晓东

张晓东/长春教育学院教务处助教,硕士(吉林长春130061)。

“是……的”句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它所表达的意义与内容丰富多彩,是交际中的常用句式。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而言,结构复杂、语义繁多的“是……的”句型,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一道难关。

一、“是……的”句的分类

汉语中“是……的”句根据语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是”和“的”字结构的组合,在这一句式中“是”是判断动词,由结构助词“的”所组成的“的”字结构做它的宾语,并往往放在句尾。“是”+“的”字结构整体做谓语,意义为判断主语的属性和类别、材料、归类等。第二类“是……的”结构中,“是”为语气副词与语气助词“的”组合,用来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强调对主语的描写、说明、评价等。因此在语法方面,“是”“的”中间所强调的往往是动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第三类“是……的”结构,同第二类一样“是”与“的”分别为语气副词和语气动词,表达强调的意义,强调过去发生或完成事件的各种情况而不是动作本身。这一类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是……的”强调句。

二、“是……的”强调句语法结构及教学公式

这一类“是……的”强调句是用来突出说话人所要表达的重点,也就是全句的表达焦点。这个焦点往往不是动作本身,而是与动作有关的某一方面,如时间、处所、方式、施事、受事等。“是……的”一般用在已发生的事件中,并且这一事件已成为交际双方的共知信息。这类强调句的表达方式有两种,其中“是”的位置是固定的,放在要强调的焦点前;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的区别就在于“的”的位置不同,一种是紧接动词后,一种是放在句末。在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往往是先习得语法形式与特点,再进行语言的组织。所以简洁明了的语法公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笔者将在本文中采用列出“是……的”强调句的语法公式的形式进行研究。首先我们可以把它直观总结归纳为以下两个公式:

(1)是 +焦点 +动作 +的 +……

(2)是 +焦点 +动作 +…… +的

例:他是在楼梯拐角处找到的这本书。

他是在楼梯拐角处找到这本书的。

三、“是……的”强调句的陈述形式

1.强调主语,语法结构为“是 +主语 +谓词短语+的

”,教学公式如下:

(1)是 +S+M+V+ 的 +O

是我昨天和妈妈坐火车去的上海。

(2)是 +S+M+V+O+ 的

是我昨天和妈妈坐火车去上海的。

2.强调时间状语,语法结构为“是 +时间状语 +谓语 +的”,教学公式如下:

(1)S+ 是 + 时间(M)+V+ 的 +O

我是昨天和妈妈坐火车去的上海。

(2)S+ 是 + 时间(M)+V+O+ 的

我是昨天和妈妈坐火车去上海的。

3.强调方式状语,语法结构为“是 +方式状语 +谓语 +的”,教学公式如下:

(1)S+ 是 + 方式(M)+V+ 的 +O

我昨天和妈妈是坐火车去的上海。

(2)S+ 是 + 方式(M)+V+O+ 的

我昨天和妈妈是坐火车去上海的。

4.强调处所状语,语法结构为“是 +处所状语 +谓语 +的”,教学公式如下:

(1)S+ 是 +处所(M)+V+的 +O

我是在广场附近碰到的他。

(2)S+ 是 +处所(M)+V+O+的

我是在广场附近碰到他的。

5.强调目的状语,语法结构为“是 +目的状语 +谓语 +的”,教学公式如下:

(1)S+ 是 + 目的(M)+V+ 的 +O

她是为了学好汉语才来的中国。

(2)S+ 是 + 目的(M)+V+O+ 的

她是为了学好汉语才来中国的。

6.强调条件状语,语法结构为“是 +条件状语 +谓语 +的”,条件公式如下:

(1)S+ 是 + 条件(M)+V+ 的 +O

我是在他的帮助下才通过的这次考试。

(2)S+ 是 + 条件(M)+V+O+ 的

我是在他的帮助下才通过这次考试的。

7.强调宾语,语法结构为“谓语 +的 +是 +宾语”。强调宾语的句子只有一种形式,

即“的”放在动词的后面,教学公式如下:

S+M+V+的+是+O

我昨天和妈妈坐火车去的是上海。

我在广场附近碰到的是他。

四、“是……的”强调句的否定形式

“是……的”强调句的否定形式相对比较简单,它的两种表达方式都是在“是”前面加否定词“不”,构成“不是……的”形式。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是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并掌握的。例:

(1)我不是昨天和妈妈坐火车去的上海。

我不是昨天和妈妈坐火车去上海的。

(2)我昨天和妈妈不是坐火车去的上海。

我昨天和妈妈不是坐火车去上海的。

五、“是……的”强调句的疑问形式

1.是非疑问句。这类疑问句的转换形式比较简单,与普通的陈述——是非疑问句的转换一样,即在强调句的陈述形式后面加上疑问词“吗”,比较容易掌握。教学公式如下:

(1)是+焦点 +动词 +的 +…… +吗?

你是昨天和妈妈坐火车去的上海吗?

(2)是+焦点 +动词+……+的 +吗?

你是昨天和妈妈去上海的吗?

它的回答可以是完整陈述句的肯定形式或否定形式;也可以简答为“是”或是“不是”。

2.正反疑问句。正反疑问句的转换一般是用陈述句中谓语或者谓语中的一部分组成肯定和否定的重叠形式进行提问。在“是……的”强调句中,它所构成肯定和否定重叠的部分不是陈述形式中的谓语,而是表示强调语气的副词“是”。只要让学生记住这一点,此部分也是不难掌握的,其转换就是将陈述形式中的“是

”改为“是不是”,教学公式如下:

(1)是不是 +焦点 +动词 +的 +……?

你是不是在广场附近碰到的他?

(2)是不是 +焦点 +动词 +……+的?

你是不是在广场附近碰到他的?

它的回答可以是完整陈述句的肯定形式或否定形式;也可以简答为“是”或是“不是”。

3.选择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是问话者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共回答者选择回答的疑问句,所以“是……的”强调句的疑问形式中就应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焦点供回答者选择回答。它的变换形式就是将“是 +焦点1”和“还是 +焦点2”……连在一起放在谓语前或谓语后,整体代替原陈述形式中的“是 +焦点”。教学公式如下:

(1)是+焦点1,还是+焦点2+动词+的+……?

你昨天和妈妈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去的上海?

(2)是 +焦点1,还是 +焦点2+动词 +……+的?

你昨天和妈妈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去上海的?

它的回答是选择其中一个焦点,构成完整的陈述形式,如“我昨天和妈妈是坐火车去的上海”;也可以简单地选择其中的一个焦点回答,如“坐火车”或者“坐飞机”。

4.特指疑问句。特指疑问句一般含有疑问代词,如“谁”“哪”“哪里”“什么”“哪个”“怎样”等等,要求说话人对这些疑问代词进行具体回答,句中的疑问代词也就是疑问点。在“是……的”强调句的疑问形式中,疑问点往往就是强调的焦点,所以根据特指疑问句的特点,我们只要用相应的疑问代词来代替这些强调的焦点词即可。教学公式如下:

(1)是 + 谁/怎么/什么时候/和谁/在哪/怎样/为了什么……+动词+的+…… ?

(2)是 + 谁/怎么/什么时候/和谁/在哪/怎样/为了什么……+动词+的+…… ?

例:是谁昨天和妈妈坐火车去的上海?

你是什么时候和妈妈去的上海?

它的回答就是针对疑问词来具体作答,答案可以是完整的陈述形式,如“我昨天和妈妈是坐火车去的上海”;也可以简单地回答疑问词所替代的焦点,如“坐火车”或者“坐飞机”。

六、“是……的”强调句的省略形式

在“是……的”强调句中,语气副词“是”是可以省略的,尤其是在口语交际中,往往使用的“是……的”强调句都是它的省略形式,但是“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缺少的。所以当“是”省略的时候,作为强调焦点的标志就没有了,那么这个时候就要用重音来突出强调的对象。

在“是……的”强调句的教学中,它的省略形式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汉语口语交际中,我们往往采用简约的形式表达意义,那么在没有强调标志“是”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重音的练习,不但能够根据重音听出话语的焦点,并且能够准确表达出强调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大量的口语练习。

“是……的”强调句无论是在书面还是口语交际中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式,准确掌握它对学好汉语有很大的帮助。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强调句虽然在表意和形式上比较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让学生掌握了它的规律,并能够准确应用,那么它将不再是汉语学习中的一大难关。

[1]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石慧敏,谢福.外国留学生“是……的”句的偏误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2008(1).

[5]谢福.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是……的”句习得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2).

[6]韩梅.“是……的”句的句法语义分析[J].东疆学刊,2005(2).

猜你喜欢

坐火车焦点谓语
今天坐火车
非谓语动词
焦点
非谓语动词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坐火车
非谓语动词题不难答 石娟
焦点
非谓语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