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兴趣源自老师的引导
2015-03-20王秀波
小学生的兴趣源自老师的引导
王秀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老师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去慢慢启发、引导。因此,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有育人的艺术才华,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因势利导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教师只有找到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才能让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孩子们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好比是蜜蜂被花香吸引一样,对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
幽默的语言描述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比如,在教生字“凿”时,我一边描述一边分步板书,“头戴业帽”“身穿外套”“怀揣羊羔少一道”,最后“凿”字呈现于黑板上,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板书,有的目瞪口呆,有的忍不住地笑出声来。接着我问:“同学们,这个凿字你们学会了没有?”孩子们大声地回答:“学会了,太好记了。”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我经常使用。有的学生总是习惯把“即使”的“即”写成“既”。针对这种现象,我仔细琢磨纠正的方法,发现从声调、笔画入手较易区分。我在黑板上强调,“即”字右边是二画,读二声jí,组词:“即使”常用关联词是“即使……也……“既”字的右边是四画,就读四声jì,组词:“既然”,常用关联词是“既然……就……”这样再也没有人把这两个字弄混了。正确的方法使孩子们在兴趣盎然中学会了字的音、形、意、寓,很快掌握学习方法,加深了记忆。
“表演”在教学中是一个很好的引趣法。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教材的特点,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进入角色,将很快地把学生带入艺术的殿堂,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发挥心理暗示作用,深入浅出地体会教学中的内在意蕴。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所学教材的兴趣”。因此,我常设计一段富有激情的导语,然后快速地让学生领略教材内容,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讲古诗《寻隐者不遇》时,我找几名学生扮演诗中的角色,根据诗中的内容创设情境,播放音乐,让这几名学生随着音乐进行入情入境的表演,其他学生与之互动,在欣赏表演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内容。这种情境教学法,能唤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对诗中的角色语言、动作行为以及思想情感,都有真切的理解,深切的感受。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夸张的动作、诙谐的言辞使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再也不会感到学习古诗是枯燥无味的了。
二、率先垂范,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小学生的学习中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许多孩子不喜欢阅读,很少读课外书,所以教师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很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我在每周一节的读书汇报课上,常常手捧一卷,读到得意之处,会露出喜悦笑容。这对学生会起到熏陶作用,唤起他们的读书兴趣。我比较喜欢读儿童故事的书籍,读的速度也比较快,一天读两三本不成问题。读后随时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并向他们推荐一些积极乐观的书籍。平时一有空儿,我就让他们向我这靠拢,孩子们用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望着我,我给他们讲读书的乐趣,有时讲着讲着突然停止,抛给他们一句话“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不等我站起来,身边反响一片:“老师借我一本看看可以吗?”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体验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去体验孩子们的情感,善于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作文教学是师生感情交融的载体。孩子们虽然年龄小,但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也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每次写作之前,我都会给他们创设一个平等、和谐、愉快的写作情境。让他们走进生活,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情感表达力,使其在写作中有所依据,有话可说。记得在布置“我的小制作”作文时,我把习作内容及要求讲给孩子们听,并让他们每个人回家做一件手工作品。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去做,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材料,做到废物利用,然后,把准备的材料、制作的过程和成功后的喜悦心情记下来。第二天上课,我让大家把自己的小制作摆在桌面的右上方,再把记录本的内容打开平放。首先是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自己的作品,讲一下制作过程和成功后的喜悦。然后,评出最佳小组的优秀作品,到前面讲给大家听。在讲评中,孩子们踊跃发言,课堂十分活跃,我见机行事,顺势引导他们给自己的习作命题目,“你做什么,就拟什么题目”,没等我说完,大家的小手都高高举起来,如《我的小桔灯》《我的笔筒》《我的储蓄罐》等等。通过这样有计划有目的指导,文章的思路很快就明确了。“首先写你要做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然后描述你制作的详细过程,包括选哪些材料。接着写它的作用,最后写自己成功后的喜悦及与大家的分享”。我话音刚落,孩子们马上进入写作状态。课堂顿时鸦雀无声,每个学生都在极短的时间里顺利地完成了这次习作。
情境展示,促进写作。因为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利用电教手段就可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多媒体把人、事、物、景等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他们提供写作素材,很快地解决了他们的“无米之炊”。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家乡》时,我用逆向思维激发写作,在视频影像中,我出示街道狭窄,房屋低矮,公园一片凄凉,游人稀少等昔日家乡的景色,结合图像,我用语言描述此景此情。孩子们边看边听,都感到奇怪,有的自言自语地说,有的展开议论。于是我随机导入,“相比之下,我们生活的环境,所在的家乡你认为是怎样的呢?它美吗?”孩子们就无拘无束地说了起来。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在交流中描述,《我的家乡》便呈现于学生面前,眼前出现了家乡的美丽画面。大家很快打开了写作大门,家乡景色在他们的脑海中萦绕,在他们笔下生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的教学中起到很大作用,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正能量。
四、树立自信,培养兴趣
别林斯基说“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这说明教师的职业是光荣的,责任是重大的。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感情丰富的孩子,他们有独特的生长环境。首先是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其次是家庭的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溺爱,再次是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的倾向在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爱是师德的核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要把真挚的师爱赋予学生,爱学生越深,取得的效果就越好”。教师对学生应该用关怀、引导、坦诚、服务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去启迪、唤醒他们的良知,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得到老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养成了自私、任性的不良习惯。许多孩子不珍惜父母的付出,不懂感恩。根据家长反映,我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学习《弟子规》。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开展“爱家庭,敬父母”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大胆发言,说真话。对在家中表现好的同学提出表扬。让学生在家里常帮父母做家务,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孩子有了改变,成为父母的贴身助手。
“善待失败,增强自信,培养兴趣”。一个人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失败的机会总会比成功多一点。记得,我班有个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上进心也比较强。她积极向各类报刊投稿,却屡屡不中,当她看到有的同学文章发表时,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在她的日记本上看到,我的运气真不好,每次投稿,都没有发表,看来我真是不行了。于是,便找她谈心,给她讲我在学生时代出现的一些类似之事。告诉她“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让她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平时也常给她一些鼓励,帮助她修改,并用激励性的评语有意地指导她继续写作、投稿。她也比较执着,终于,有文章在小天使报上发表了,从此,她对写作愈加感兴趣了。
“无意渗透,潜移默化”是老师必备的素质。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天真幼稚,好奇心强,世界观还没有形成,他们的学习和动机全靠老师去引导。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话很有道理,它体现在老师组织过程中的无意渗透和启发。一班的张老师性格开朗,活泼大方,能唱能跳,朗读课文行云流水,所以她班的多数学生有良好的朗读能力,文体活动有声有色;二班的李老师性格倔强,处事果断,班级学生组织办事能力很强;而我性格外向、做事认真,注重实际,爱好书法和绘画,因此班级多数学生做事认真,学习刻苦、爱好广泛,在学校举行的书法、绘画比赛中,曾多次获奖。长时间的观察、分析与体会,我觉得要使学生全面发展,老师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激发他们快乐成长。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各种兴趣是诸多教育方法的核心内容,教师不但要教好书而且还要育好人。“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让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永远记住这些真理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责任编辑:贺正
王秀波/德惠市第二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吉林德惠1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