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院校工科类专业双语教学策略

2015-03-20罗养霞赵益维姚树俊杜延庆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工科双语院校

罗养霞 ,赵益维,姚树俊,杜延庆

罗养霞,姚树俊/西安财经学院副教授,博士 (陕西西安710100);赵益维/西安财经学院讲师,博士(陕西西安710100);杜延庆/西安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陕西西安710100)。

一、引言

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外语能力,以便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这有利于扩展视野,博采众长。双语教学以外语应用为目标,实现语言形式与学科内容的统一,既学习语言形式也习得学科内容,因此日益受到重视[1]。

财经类工科专业双语教学已经在各财经院校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但问题较突出。在财经院校,侧重文科专业,那么工科课程,如软件工程、算法分析、电子商务、应用数学、大学物理等,这些课程的双语教学如何有效开展?这种专业课程和学校主导专业课程“逆向”,如以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开设的文科类双语课程;或以文科专业为主的院校,开设的工科类双语课程。这种“逆向”非主导专业双语教学,存在学校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学生能力和兴趣的不平衡、学校发展优势的不平衡问题。因此,探索具体的、可操作的双语课程教学策略,指导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双语教学理论与模式

目前的双语教学从教资培养、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指导理论[2]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模因(meme)理论。从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阶段,有序地提高双语教师素质培养,是师资力量不足时的有效弥补。

2.阈限(threshold)理论。也被称为“临界理论”或“起始点理论”,是指按临界方式把学生的水平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强调“过渡式”和“渐进式”双语教学方法。

3.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其指导双语教学从认知出发,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动机的发展规律。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师生平等,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采用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双语课堂教学。

4.内容和语言融合式教学法(Content and LanguageIntegrated Learning,CLIL),也可称为内容教学法。强调将双语教学逐步从孤立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将语言与内容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当教授双语专业课时,有利于促进语言与内容两方面的同时发展,达到二者完善整合的需要。

5.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分析高校双语教学本质和定位,可启发高校双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其中所提出的支架式、抛锚式和随机进入式策略为进一 步改进双语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主要模式有五种。

一是渗透式教学模式。指对低年级学生,在正常的教学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讲授一些常规的用语或是一些名词术语。

二是过渡式教学模式。是指课堂师生的交流主要使用英语,遇到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可用中文解释,作为双语教学的过渡。

三是混合型教学模式。即教材为英语,授课语言英汉各半。

四是英语主导型教学模式。即教材为英语,授课语言以英语为主。

五是多元化复合型双语教学模式[3]。教学双方有机互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设问式和演绎式的英语教学方法,辅以恰当的中文解释和讲授,并结合经典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科研实践法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财经院校工科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策略

财经类院校是以经济、金融和管理等专业为特色的高校。理工科专业,如数学、计算机等学科,是院校发展中重要的辅助专业,对这些专业的双语教学设计和改革工作,效果并不十分理想[4]。“逆向”的非主导专业在学校的大目标、大环境发展下,制约了对学科的关注和投入。以下仅就财经类工科专业开展双语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策略,以期为各个高校的“逆向”学科双语教学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1.教学理论指导。科学的理论指导对探索适合各高校具体的、易操作的双语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前文所陈述的模因理论、阈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理论,有的是对教师培养的指导,有的是对教学手段或教学策略的指导。研究和学习这些理论,对于高校双语教学,尤其是受到制约的“非主导”专业科目,起到科学的推进和弥补作用。

2.师资配置。建设稳定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是发展高校双语教学的坚实保障。在高校中,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是影响专业英语教学的瓶颈问题。目前各财经院校主要是由博士、在读博士、回国学者来教授双语课程。有的教师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但用英语上课,不能熟练准确地表达。解决师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引进留学归国人员,但留学人才的引进在“非主导”专业中毕竟有限。另外,可选送院系中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或参加双语教学培训活动,现实中这是更为实效方法。

3.教材选择。高校双语教学,如果没有双语教材,对学生来说就像是无本之木。双语课程的外文教材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导致一些教材内容过多、过杂,不适合本科生学习要求。尤其是理工科[5],如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等学科,国外的技术较中国领先,原版教材的优点是有利于接触到更新的学科内容。但缺点是原版书籍采购不方便、价格较高,有些专业词汇太多,超出学生理解能力,但却是双语教师较好的参考教材。在选择双语教材时,要结合培养方案和大纲要求,结合高校学生所在年级和能力实际合理选择教材。

4.实现多样化教学模式。目前,双语教学的模式可分为五种类型,渗透式、过渡式、英语主导型、混合型、多元化复合型。可根据学生的年级、能力、科目类型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对于工科专业,动手和实践应用要求更高一些,混合型和多元复合型教学模式能更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其能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教学模式。采用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学生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5.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进,是“逆向”专业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师资力量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而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如图文并茂、动态演示、“文理”结合等方式,以保证部分外语较薄弱的学生,充分吸收所学的专业课知识,防止过分追求“双语”形式,而忽视“专业”内容。如工科专业中的《算法分析与设计》双语课,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普遍觉得算法较难理解。但在教学方法改革中,用“踢踏舞”的形式,把快速排序算法演示出来,这种“文理”结合的方法,不但学生很容易掌握专业知识,也给枯燥的难解算法增加了音乐艺术的美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涨。

6.合理的双语教学评价机制。合理的双语教学评价机制,是推动双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从评教、评学、综合考评等方面,注重对双语教学全过程的有效监控。评教,使教师获取双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反思和调整;评学,使学生能够建立信心,明确目标,与教学方向达成一致;综合考评,从教案、大纲、课件、考试内容和方式、试卷分析和总结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打分,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可使学校及时掌握教学实施情况,改进教学管理方法,促进双语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同时,要结合相应的认定机制、鼓励政策和激励方法,如优秀者奖励、增加双倍工作量、双语教案比赛评定等,进而良性推动双语教学质量提高。

[1]樊云慧.对高等学校开展法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校探索,2013(1).

[2]吴厦厦.论美国庇护式教学模式(SIOP)对中国双语教师教育的启示[J].陕西教育(高教),2014(10).

[3]秦奕青,佟俐鹃,赵刚.计算机学科中的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9).

[4]蔡冬鸣,任南琪.工科专业概论类课程双语教学的原则和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

[5]段玉丰,付朝霞.高校理工科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3(45).

猜你喜欢

工科双语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