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2015-03-20苗绘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主要研究教育管理、国际教育。
苗绘
(长春工程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长春 130012)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接受中外双方的课程学习和多元文化熏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多困境和挑战,就此提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思想教育方向,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精髓丰富教学实践内容,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党建带动团建深化学生集体观念,设立海外教育组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覆盖范围等对策,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多元文化;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三大重要办学模式之一。在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的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的“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机构和项目名单”统计:截止2015年1月,全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除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外已有27个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经教育部正式复核的本科层次以上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56个、项目582个(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 135个(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加上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以“国际课程实验班”、校际交换生(交流生)形式存在的各类型合作办学模式,年招生人数达几十万,在普通高考招生人数中所占比例不可小觑。对于这个特殊的庞大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因材施教,已然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不仅接受中外双方的专业教育,也会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包括外教的教育方式和思想言论,对于到外方学校继续学习的海外留学生还将面临跨境分段式教育和外方学校的管理制度,在生活和思想上都会受到国外文化更多的影响。这种跨越国家和文化的双向教育模式,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其特殊性更不能忽视,高校应该在分析现有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目前,国家要求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在国内的课程设置中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课程设为必修课,但是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能将中外的文化精髓合理吸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思想觉悟是目前高校设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所不能满足的,需要针对其特殊性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在重庆大学举办的国际交流会议上,国际教育基金会总裁石峻昊博士曾提出:“在追求更高的学术与科学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青年人的人格教育。否则,我们将会重复西方严重错误。由于这些错误,西方得到的是犯罪、道德败坏、家庭崩溃以及其他种种有关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科技的失败,而是最基本的教育的失败。”
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多元文化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多元文化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多元文化“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的混合体”[1]。多元文化相互激荡,既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同时多元文化的冲突尤其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和“分化”正不断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既接受中外双方教师的授课,也参加国外短期交流项目或长期学习。在此环境中学生容易受到来自外方学校、外籍教师带来的国外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元文化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在横向的文化开拓和纵向文明传承中分辨是非。因此,多元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也给本民族文化带来了挑战。这种多元文化对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而言既有思想观念的激烈冲击也是对其意识形态的严峻考验,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大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尚不足以对多元文化去伪存真,不懂取舍,导致高校思想教育难度加大。
(二)跨境学习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常采用“X+Y”(“2+2”或“3+1”)的跨境分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分段式教育无法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性和连贯性,虽然目前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求学生在国内课程设置中完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必修理论课,但是国外课程设置部分却中断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的锻炼和深化,加上目前国内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缺乏驻外思想政治教育辅导人员,导致学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出现漠视和抵制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更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
(三)生源素质困扰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留学生的人数逐年激增,相对于公派选送的留学生,一些自费留学生的素质出现了参差不齐的问题。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阶段的招生通常在二本B段,这样成绩低的学生在思想方面普遍懒散、随意、自我,另外,一些注重学习的学生在国内阶段的学习主要精力倾注在外语学习、出国考试以及专业课学习上,但是不太热衷参加集体活动,集体观念和组织观念淡薄,对集体的荣誉表示淡漠,容易陷入个人小空间,逐渐成为缺乏归属感的游离体,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中也不能主动积极融入到群体中,这样就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另一方面,个别单纯依靠家庭经济资助出国的学生,在国外沉迷于吃喝玩乐,购买奢侈品、参与赌博和吸毒,这样恶劣的事件使中国留学生的声誉和形象面临危机,一些外国媒体甚至把留学生比喻为“垃圾”,这都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中国留学生以至于中华民族的形象。对于这样素质不一的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开展才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意识形态,是将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普通学生一致对待还是各有侧重?这些都是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四)人员缺失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
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都在从不同程度上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这种校园内的思想教育往往具有局限性,一旦学生留学海外往往疏于管理和联系。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少有在国外安排专职思想教育人员,往往是一些驻外的访学教师兼职担任,还有一些项目根本不安排教辅人员,留学生一方面要克服新环境下语言的障碍,文化和思想方面的冲突,同时遇到思想困惑时却无处求解,价值观念容易产生偏颇和动摇,容易被西方敌对势力腐蚀和利用。这不仅将前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亏一篑,也使留学生产生一种孤独无依的失落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它的强度,还要关注它是否可以持续地为大学生树立科学唯物的思想形态而服务,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人才,满足社会用人的需要。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果学校能够在海外设立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将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并能适时地讲解和传授,在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成回国报答祖国培育之恩的愿望。
三、强化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纵观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诸多困境,高校应该在分析自身现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思想政治教育。2013年8月19日,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2]。在新政治形势下,讲话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方向,也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进入新的阶段。
(一)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思想教育方向
在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明确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可见,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标准是明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涵的一元化价值理念是合作办学的总指导思想[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包括思想信仰、社会理想、群体精神和伦理道德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思想理论与价值观念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指导、构建和发展的作用。从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来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不仅能保持中外合作办学的正确发展方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科学内容的根本保障。
(二)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精髓丰富教学实践内容
面对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环境中的大量涉外因素的冲击和干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共产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教育内容中及时补充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精髓而不断创新。如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国民精神”和“责任公民”,英国突出“德行、智慧、礼仪、学问”,法国强调“公民责任感”和“热爱法兰西共和国品质”,德国突出强调“政治教育”、“和平教育”、“环保教育”。[4]“积极开展对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的考察和研究,通过实事求是的比较分析,我们不但可以进一步认识掌握思想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而且可以收到‘对镜’的效益,‘借鉴’的作用,‘互补’的功能。”[1]通过邀请思想政治理论专家、学者、外交外事专家进行国家对外理论政治以及国际形势发展趋势状况的主题报告会,积极引导学生在国际视野下正确认识并把握国际形势,正确认识对外交流与合作等问题;掌握分析辨识复杂国际形势、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意识的思想工具。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马克思主义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自觉接受和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并在实践中转化为动力。
(三)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首要的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周恩来总理曾经留学欧洲四年之久,他感言“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因此,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讲堂”等选修课程,多方面弘扬本国、本民族优秀灿烂的文化,增强学生对国情、对民族精神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加强中外文化的比较教育,开设“世界文明史”、“中外文化比较教育”课,通过文化对比,在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增强其辨别世界文化的能力,打消部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以及依恋之情,树立维护、继承、弘扬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意识以及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抵制西方敌对分子的“文化侵袭”。
(四)发挥党建带动团建深化学生集体观念
高校分党委和分团委是进行学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的积极作用,建立党支部带领团支部、学生社团组织,党员联系团员的逐级逐层引领、整体系统的党建带团建的制度,以此增强学生集体观念;通过组织各项文体活动和思想政治学习来促进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的集体观念;在活动建设上,党支部要和团支部密切相互合作协调,推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以集体荣誉感来帮助学生找到归属感;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消除打破学生心灵的隔阂,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增强规则观念、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于海外留学生,也要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尤其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校友会或志愿者协会,增加团结友爱的气氛,使学生在异国他乡感受集体的温暖。
(五)设立海外教育组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覆盖范围
对于跨境式学习的留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管,需要从人员配备和方式方法上加以重视。学校如果有条件,尽量安排驻外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能够及时给予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对于国内高校则可以运用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搭建全方位的沟通和管理渠道,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校方之间、家校之间、中方学校与跨境学生之间多维沟通模式。积极与外方合作办学者、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就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掌握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的各方面情况和思想动态,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可以尝试建立海外学生党员流动党支部,解决党员继续培训教育问题,持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形成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海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解决跨境分段式学习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错位不衔接问题。另外,可以寻求中国驻外使馆与当地华人社团和留学生自治组织代为监管,通过集中教育或者讲座、社会活动等形式来加强督促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觉悟,不断提升思想觉悟水平。
四、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展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旨和根基。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5]中外合作办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教育模式,也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纵观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不难看出,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共性特点,虽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差异,但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塑造,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合格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国家振兴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将是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2):44-80.
[2]魏晓文,葛丽君.中外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
[3]郭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8):128-131.
[4]张春梅,邹升平.论国际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2(6):12-15.
[6]王丹.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3(9):4.
DOI:10.3969/j.issn.1009-8976.2015.02.035
收稿日期:2015-03-01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367号)
作者简介:苗绘(1980—),女(满族),吉林长春,讲师,博士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976(2015)02-0126-04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model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MIAO Hui
(ChangchunInstituteofTechnology,Changchun130012,China)
Abstract:Under the mode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s accept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parties in the course of study and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versity,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facing mor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The paper puts forward carrying ou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to clear the direction,referring the foreig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ssence to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practice,paying attention to the humanistic literacy educ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playing the Party led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to deepen the students’ group concept,establishing the overseas education organization to develop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verage and other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oral qua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multicul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