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专著图书版权贸易的几点思考
2015-03-20黄国香
黄国香
对医学专著图书版权贸易的几点思考
黄国香
[摘 要]作为科技类出版社的医学图书编辑,除了策划、编辑医学科普读物外,医学学术专著的出版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而进行医学专著图书的国际交流,版权引进与输出则是重中之重。现就本部分工作中的一些思考赘述如下,以飨读者。
[关键词]医学专著图书;图书版权;版权贸易
[作 者]黄国香,医学博士,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版权贸易是通过对已有版权作品的使用而产生贸易的行为。医学学术专著图书的引进与输出是医学学术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一、医学学术专著图书版权引进与输出现状
近年来,我国总体图书版权输出已经取得快速发展。根据国家新闻广电总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为15︰1,2006年这一比例为5︰1,2012年此比例约为2︰1。但是,图书版权贸易逆差,尤其是医学专著图书,是中国出版长久以来的痛楚,表现为引进品种多于输出品种、引进价格高于输出价格。版权引进远超过输出,虽然这有利于我们了解国外医学思想与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开阔视野,但是,逆差也说明我国医学学术专著图书的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走出去的能力还不强。医学学术专著图书是宣传我国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大医学学术专著图书的输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医学事业的国际影响力。
二、医学专著图书版权贸易逆差原因分析
(一)宏观层面原因分析
首先,西医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无论从学术思想、技术水平上,还是发展历史上看,我国的西医医学学术成果还不足以引领全球,因此号召力相对较弱。加之科学技术不够先进,运用市场的能力不高,出版业对国际医学专著图书市场把握不够,版权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省市版权管理部门对版权贸易重视不够,管理力量不足,对新技术产生的新内容和形式还没完全适应。其次,中医药方面,长期以来,中华国粹一直饱受西医的排斥与攻击,冠以“伪科学”之罪,一度被要求撤销中医药;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的学术出版自然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能走出去的中医药文化产品数量不足。
(二)中观层面原因分析
版权输出的弱势反映出版界乃至民族原创力的缺乏,以及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弱势地位。从行业来看,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都设有版权贸易的专门机构和人才,如Springer出版社、爱思唯尔出版社等,因此,其在版权输出方面更专业。而我国版权贸易人才缺乏,目前从事版权贸易的人才多由编辑或总编室人员兼职,很多出版社没有专门的版权机构,难以完全适应国际化专业分工的高要求,丧失了版权贸易中的主导权。同时,缺乏高素质翻译人才,也极大地影响了版权输出的质量。
(三)微观层面原因分析
医学专著图书产品方面没有可竞争的绝对优势,一是我国西医在国际上还没有超越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二是具有特色的中医药长期受到排斥,因而学术著作尚未形成大的规模,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医学专著图书。此外,市场层面目标不是很明确,缺乏主动出击的意识;营销方面,没有抓住契机,综合运用营销手段的能力不够。
三、解决策略——以进带出,促进医学专著图书繁荣发展
(一)“引进来”
引进医学专著既考验编辑的专业水平,又离不开编辑的独具慧眼。以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引进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神经重症医学》为例。神经重症医学作为新型学科,来源于普通重症医学,要求又高于普通重症医学。主要体现在神经重症医学多学科协作更广,设备要求更多,因此对医护人员相关知识要求更广泛全面。然而,与神经外科发展一样,我国神经外科重症监护起步较晚,神经外科开展初期,基本上只有为颅脑损伤救治而设立的重症病房、简陋吸痰器和普通喷射呼吸机,连像样的生理监护仪也没有,近十年来,随着神经外科
的广泛开展,对开颅术后生命功能监测越来越重视,条件也不断改善,全国大型神经外科中心陆续成立了专科重症监护病区(ICU),除装备了普通ICU必备中心吸引和供氧,现代化智能呼吸机、生理监护仪等外,还配备了颅内压监护仪、电生理监护仪、经颅DOPPLER和移动CT等专科设备。各地也开始成立颅脑损伤与重症监护中心,配备专人管理,逐步形成了神经外科专科重症监护系统。但是,国内这方面的专业工具书几乎为空白。
《神经重症医学》第一版于2008年问世以来,由于读者反映本书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实用,学术价值高,需求量大,于2012年又重新修订再版发行。
2012年3月,经由相关专家向笔者推荐《神经重症医学》(第二版)一书。笔者获得样书后,及时咨询神经内科、外科及其他相关专家,专家们一致认为此书学术价值目前属国际一流;继续市场调研,同时与Springer出版社取得联系,对方表示此书读者评价很高,虽属学术专著,读者群较小,但是销量也不错。社内讨论后,认为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确定申报选题。
担任主译工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留德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临床神经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外科学系教学副主任兼神经外科主任雷霆教授,其第二语言是德语,既保证了专业性,又保证了翻译水准。
经典权威专著除了找到一流的作者,其一流的作品也是用时间精心打磨出来的。如由Mosby出版社出版的骨科巨著——《坎贝尔骨科手术学》就是由国际著名专家——(美)卡内尔和(美)贝帝编撰的国际权威经典,是骨科领域权威的著作,同样也被我国广大骨科医生奉为经典。《坎贝尔骨科手术学》之所以成为经典巨著,是因为:第一,作者以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为基础,非常详细地叙述了各种手术的细节,包括各种小诀窍和注意事项;第二,作者以对疾病与手术的宏观掌控力,正确地把握了手术指征、术前后处理和并发症防治原则;第三,书中对不同手术做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和临床应用结果分析,特别是当一种疾病具有不同手术方法时,做出了科学的比较和个体化选择。这三大特点,体现了本书极高的学术水平和编写水平,更反映了本书的核心价值。因此,此书被多次修订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各国引进。
(二)“走出去”
如果说“引进来”是当务之急,那么,“走出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引进来”虽可解燃眉之急,但绝对不是终极目标。只有在“引进来”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剖析国际权威专著的成功之处,取其精华,有目的、有计划地策划国内知名专家撰写原创性、高质量专著,并且成为国际行内专家公认的经典,才是“王道”。
当然,要注意图书内容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二者的结合,要求我国的图书内容既具有民族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就医学而言,能担此大任的,中医药首当其冲。
习近平说:“中医药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中医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理论独特,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丰富的科学内容,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因此,将中医药学术出版专著作为走出去的先行者,更具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四、结语
开展医学专著图书的版权贸易,是加强医学学术国际交流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引进国外相对领先的西医医学专著,进行学习、借鉴,最终超越;另一方面,要弘扬中国传统医学——中医药学,将中医药学学术专著图书作为“走出去”工程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
[1]金元浦,崔春虎.中国对外出版及版权交易年度发展研究——现状、问题、特征与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2014 (3).
[2]阮晓庆,安世强.我国版权贸易发展现状及创新性发展——以《妈妈咪呀》版权合作为例[J].商界论坛,2014 (20).
[3]乔悦.关于外版医学专业图书出版现状的思考[J].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2013(3).
[4]刘婷.我国版权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2(9).
[5]肖叶飞.文化强国背景下的版权贸易与“走出去”战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