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功能对等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研究
2015-03-20郁青青
郁青青
《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于2015年6月26日在中国上映,这是一部关于追求梦想的作品,既非爱情,也不负责励志,从娓娓道来的剧情中渗透出音乐道路坎坷,人生路更难,但男女主人公如两颗充满正能量的耀眼的星照亮无数人的前程。电影折射出对坚持的赞许乃至对失败的敬重,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对世间的纯粹之物芳心暗许。但即便是优秀的外语影视作品,人们欣赏最直接的途径还是字幕翻译,通过翻译来传情达意,近些年来涌现出诸多关于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研究的著述。因此,笔者从功能对等理论着手,试分析《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的字幕翻译技巧。
一、 文体对等
韦氏高阶英语词典将文体定义为书面或口头话语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根据奈达的观点“翻译是用接收语最相当地再现原语信息,再现的信息以意义优先、文体为次,即便次之,但依然至关重要”。电影字幕作为视听产品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其文体特征主要指说话人表达个性及情感的方式。对于电影字幕的翻译,文体同样是至关重要且影响颇深的一方面。由于不同翻译作品各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因此,译者需尽量掌握源语言和目的语的语言特征,达到文体对等,在更加真实地体现源语言风格的基础上传情达意。
《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是一部关于音乐与人生的作品,除对话之外不乏大量的歌词翻译。笔者在对字幕进行解读的同时,尝试性地探析译者使用何种翻译技巧以翻译过程中实现文体对等。
(一)省译法
电影《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剧照
省译法即某些内容在翻译过程中直接省略不译。电影字幕翻译较之小说等书面文学作品具有即时性,因为要在第一时间以最直接、快捷的方式将荧幕角色所传达的表层及深层含义展现出来,据此一些意义表达重复且关联性不强的信息以及部分晦涩生僻的文化意象往往直接被省去不译。
例1:Um, hi. Uh, so this is a new song, so it might be kind of rough.
这是一首新歌,所以还没怎么润色。
语气词“Um”“hi”都被省去未译。此类语气词的使用是一种文化习惯的体现,即便省去不译也不会影响观众对影片的欣赏,且使字幕显得不那么冗杂。尤其是一些英文原声的佳片,多数电影欣赏者仅依靠字幕理解影片,且电影情节紧凑、语速较快,如若语气词逐一翻译,不仅会占用观看者的欣赏时间,有时会因为对语气词的一时关注而影响对关键信息的获取和理解,从而影响对整个影片的观赏水平。
(二)增译法
增译法也是影视作品翻译中常用的策略之一。这并非画蛇添足式的翻译,而是遵循省力原则,以欣赏者的视角为出发点,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理解的最大化。
例2:Listen to me. I am not saying that you can’t be a real bona fide motherfucker in this business, but you got to do whatever it takes, and get people in to see your shows, where the music can start to do its real work.
听好,我不是说你不可以在这行里做你自己,但无论如何你都要站在舞台上,让别人看你的表演,然后才能用音乐打动他们。
这个例句“站在舞台上”属于译者在理解的层面上增添到译文中的内容。从字面意义来看,原文的意思为“但你要不惜一切代价”,但这样的翻译只会让整段文字前后无法连贯衔接,使观众感觉句子突兀、怪异。由于译者有充足的时间理解电影并构思其字幕翻译,因此添加“站在舞台上”,使整个翻译如行云流水般让观众通过观看舞台表演的音乐,进而用音乐打动他们。这样既能使译文流畅、不生涩,又能使观众易于理解,情感紧随剧情发展、波动。
(三)意译法
英文对同一情感的表达可能仅从字面上传情达意,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因此中文翻译则有超凡脱俗之感。由于文化、情感的细腻程度等多方面的差异,致使在面对极具瞬时性的影视翻译时也必须将一些字面意思浅显的英文译为具有情愫或文化厚重感的表达法。
例3:So let’s get drunk on our tears. 就让我们在眼泪中酩酊。
例句来自这部电影的原声带歌曲《Lost Stars》,英文歌词看似浅显易懂,但经过译者的雕琢,其译文“在眼泪中酩酊”将中国浑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这种翻译方式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惯式。《Lost Stars》悠扬的旋律让人们多了几分与之相匹配的诗意盎然的歌词的期许。因此,这种意译的翻译方式刚好与观众的欣赏心理相契合,从而更好地理解电影主旨。
(四)网络流行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通信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其凭借自身风趣幽默、简单明了等特征,正以惊人的速度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得到广泛接受和使用。近些年来,网络流行语悄然间步入影视作品翻译的殿堂,并以其能够迅速缩短影片与观众心理距离等优势而得到影视翻译者的青睐。
例4:I think you're really gonna like the apartment. It's very high-end.
你们一定会非常喜欢这公寓的,它非常的高大上。
这个例句中将“It's very high-end”译为“它非常的高大上”。“高大上”源自《武林外传》中钱掌柜对大嘴做月饼送客户提出的要求,即“高端、大气、上档次”,随后在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中使用并被一些明星引用,2013年曾频繁出现在各种网贴及娱乐节目中。在电影字幕翻译中运用此类网络流行语,能够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达到影视作品的翻译效果。
二、 语用对等
影视翻译者在其翻译过程中要将语用对等作为目标之一,使欣赏译后影片的观众尽可能与源语言观众从相同视角审视、欣赏并感受影视作品的真谛。因此,笔者将从双关语和隐喻两方面共同探讨影视作品翻译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语用对等。
(一)双关语
双关语即一个词关涉两个意思,表面看是一个意思,而暗中却有另一层含义,达到言在此而义在彼的效果。双关语的使用有时能使表达更加含蓄、幽默,而另一种情况下则会让语义深刻、含蓄曲折、意味深长。影视作品中双关语的运用更会让观众在欣赏之余慢慢品味、咀嚼故事情节中渗透出的深意。
例5:Oh, Gretta, come on, this is New York. 格雷塔,拜托,这里是纽约。
例6:No one comes to New York and just leaves without something terrible happening.
来了纽约怎么能随便走,除非有什么特别糟糕的事。
这两个例句中分别特殊强调了“New York”,影片字幕翻译中也按部就班地将其译为地名“纽约”,没有对其进行更深一层的解释,但仔细回忆剧情并细细品味其出现在荧幕中的位置,不难发现这些都是在关键的当口处。例5中,格雷塔不愿意上台表演,她的朋友以“this is New York”来鼓励她登台演唱,也正因为如此才让一首直指人心的简单歌曲打动并拯救了本是一败涂地的音乐制作人丹,从而在丹的慧眼识珠下推动了剧情的进一步发展。例6中,同样使用了“New York”,力挽狂澜地将心灰意冷的格雷塔挽留并与丹共同追寻音乐梦。“纽约”本是简单的地名所指,而在译者的笔下确是意味深长的,更深层地代表了纽约的奔放、豪迈、无羁的自由生活以及其具有的激情四溢,能助有理想者圆梦起航。
(二)隐喻
隐喻即用一个词来指代某种含义,后者和另一个词通常所指的事物相像。隐喻的使用大多涉及从具体到抽象意义的转移,其中一大类是从物质过程到心理过程的转移。影视作品中隐喻的使用在推动剧情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使得故事情节更加耐人寻味。
例7:And I’m not Judy Garland just off a Greyhound bus looking for stardom.
我也不是刚从灰狗巴士走下来想成为明星的朱迪·加兰。
此例句中译者翻译时注重强调从“灰狗巴士”走下来的是“想成为明星的朱迪·加兰”,因此灰狗巴士与未成名的朱迪·加兰存在某种必然联系。细细品味整个故事情节,女主角格雷塔此时是尚不知名并受失恋打击的落魄的实力派歌手,将其与成名前的朱迪·加兰比肩,那么二者一定在其生活状况或悲惨程度上有几分相似,而这种生活境遇的人要强调从灰狗巴士上走下来,那么不难得出此处用灰狗巴士这一显性的事物暗指尚未获得成功之人。译者整句的翻译也定是经过一番思量,让观赏者在欣赏之余解读美国的深层文化。
三、 回归生活世界
电影字幕翻译是在电影多元符号的环境中最恰当地将荧幕中人物的源语对白转换为目的语字幕,与书面文学作品的翻译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电影字幕翻译不仅是鲜活的人物对白,更有能给人以视觉冲击的背景镜头和一些辅助性的音效,以及一些移动的画面及与之配合的故事情节发展,也就是说,能够更加贴近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世界。因此,电影字幕翻译不应仅仅桎梏于文字本身这一狭小的空间内,更应将视野进一步延伸,扩展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栖息之所——生活世界。电影字幕翻译不仅是字面上的简单传达,更是对深层次文化的进一步传递,但无论从何种层面,都是人类生活世界的缩影。知识虽然高于生活,但知识的获取是源于生活的,任何科学、知识都必须以人和人的生存为前提,以人的生活世界为根基。因此,电影字幕翻译亟需从理论的高堂回归粗糙的生活世界。
结语
随着跨文化交流步伐的不断迈进,在国产影视作品走出国门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引进、吸纳国外的优秀影片,因此电影字幕翻译也愈发成为影视园地的重要领域而备受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笔者以功能对等为理论支撑,以电影《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为蓝本,尝试性地探讨了此影片中双关语、隐喻、省译法、增译法、意译法、网络流行语的运用等诸多翻译方法。最后提出影视翻译应回归生活世界,把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中日渐退隐为人类生存背景世界的生活世界“拉回到”自觉的理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