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须注重人文关怀
2015-03-19许娴
许娴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重践行以人为本宗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更加令人信服的魅力和影响力。
把尊重作为人文关怀的主体。始终把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成为引导人们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把尊重人作为主体,就要尊重人的平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须从内心深处尊重广大职工,平等地对待人,尊重其人格和权利。着力改变以往简单、粗放的工作方法,变批评、说教以及居高临下的沟通方式,为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通过平等交流和探讨,来达到思想上的共识与相互信任,从而在感情上相互认同、接受和理解,进而在工作中形成合力与默契。
把人文关怀融入到员工生活当中。在生产工作中,人文关怀应表现为“静下心来听听员工的心里话,帮他们实实在在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首先要把大道理转化为贴近现实生活的小道理,使人感到平实可信。多用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来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诉求,从感情上与工作对象水乳相融。其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说“大白话”,把高深的哲理转换为聊天式的交流方式,用大家听得懂和喜欢听的语言方式,使之在日常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被潜移默化。
找准工作对象的个性化差异。思想政治工作不要试图把所有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囿于统一的模式之中,它具有很强的动态性。针对不同的群体,同一个体的不同思想阶段,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针对不同个体的不同困惑,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疏导,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时候,解难帮困的愿望和出发点是好的,但却费力不讨好,得不到员工的肯定与认同,这种“一头热”做不好思想工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听取员工的呼声和愿望,没有找准员工的目标。人文关怀的落脚点是人,要通过各种渠道真诚倾听员工的呼声,才能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公平正义是人文关怀的基石。只有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公平关怀。为此,对于处在企业内部相对弱势地位的职工个体的关注,是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重点。具体来说,一是思想调节。引导职工从只顾一方利益的观念,转到认识“双赢”的观念,在公平的基础上提升,从而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利益调节。引导职工正确认识个人、企业、国家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完善内部劳动纠纷调节机制,通过民主协商来平衡利益分配。三是制度调节。着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管理的人性化,推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决策机制的民主化,通过企业制度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保证人文关怀价值的实现。
(作者系中建钢构华中大区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