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江西抗战之一:拼将热血筑长城

2015-03-19彭月才辑

党史文苑 2015年1期
关键词:大后方抗日战争战场

彭月才+辑

编者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在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中,江西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一寸山河一寸血,拼将热血筑长城,坚持对日抗战八年,为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刊“红土纪事”栏目特刊发“聚焦江西抗战”系列文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景展示江西抗战的伟大历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卢沟桥事变是国共两党从生死对立到共赴国难的转折。9月22日,事变发生后仅2个月又15天,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这标志着以团结御侮为核心内容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面形成。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谈判是在江西庐山举行的。庐山成了国共两党成功谈判、共谋合作抗战、共御外侮的“发祥地”。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江西地方当局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游击队通过“赣州谈判”“南昌谈判”达成国共合作抗战的协议,江西抗战出现新局面。江西省边界地区的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迅即开赴华东抗日最前线,江西省党组织在全省各阶层民众中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国民党江西地方当局调整军事政治部署,在沿江各要地进行了布防,对全体民众进行了抗战动员。

江西区域盛产粮食,农林资源和地下矿产十分丰富。同时,这里既是东南战场连接西南大后方的纽带和通道,又是西南大后方的前沿、东南战场的后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而,中日双方都非常关注江西战场。

抗战初期,赣北战场的作战滞缓了日军对武汉和长沙的进攻,是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较有成绩的外围战。特别是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大捷,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对全国抗战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进入相持阶段后,在国民党正面战场18次大战役中,江西境内就有南昌、上高、赣东(浙赣)3次大会战,对推进全国抗战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则及时地组织沦陷区人民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在战略反攻阶段,江西战场虽然没有发生大的军事行动,但赣中和赣西南的几次阻击战,对湘、粤等战场也有一定的策应和配合作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4日,日本第十一军司令官笠原幸雄在南昌签字投降。18日,九江的日本海军由龙图长久大佐率领,向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陈绍的代表张日章少将缴械投降。

抗战期间,江西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始终没有全境沦陷,基本守住了境内相对稳定的防线,对支撑东南抗战、保卫西南大后方、坚持全国持久抗战直至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江西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日军侵赣期间,全省伤亡人口总计为50万人以上,占全省原有人口的3.8%。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省84个县就有78个县遭到日军严重烧杀劫掠,难民和伤病员达510万人以上。全省财产损失总计为10072.023亿元(法币,以1945年9月物价为准)。全省较大城镇的房屋被毁在50%以上,土地抛荒十分严重。工矿设施毁损严重,致使战后江西几无近代工业可言。

今天,中国的抗日战争已过去70年了,但江西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建立的不朽业绩和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更加鲜明地彪炳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史册上!○

(彭月才辑)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后方抗日战争战场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大后方民众抗日救亡掠影展开幕
决战“大后方”——突发报道中的编辑价值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纪实的力量
抗日战争(第一卷)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