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工作调查研究
2015-03-19沈丹丹
沈丹丹
(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工作调查研究
沈丹丹
(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环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后备力量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足够强烈的海洋意识,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出巨大的力量。文中通过对杭州地区几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海洋意识现状的抽样调查及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高校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关的对策。
大学生;海洋意识;杭州地区
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强国的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高校大学生的海洋意识自然成为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强国建设进展的尺标。通过对杭州地区几所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海洋意识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海洋意识水平总体还有待提高。这也反映出整个杭州地区乃至全国高校对于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工作的不足。
一、杭州地区高校大学生海洋意识现状
此次调查活动以电子问卷形式展开,包括海洋专业、海洋相近专业与非海洋专业的共210名学生参加了答卷活动。其中海洋专业学生70名,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在所有的被调查者当中,能答对我国有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不到50%,了解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划界范围的占74.1%。被调查学生中只有10.6%的人知道我国是于1996年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能准确答出我国四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和舟山群岛)的仅有9.8%,其中更有12.0%的学生回答正确率为0。对海洋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约68.2%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对海洋的相关知识所知甚少,而认为自己透彻了解我国海洋相关现状的仅占3.5%,认为自己了解基本的海洋知识的也只占19.3%。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水平总体不高,这也反映了高校对于大学生在海洋国土、法律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存在着明显不足,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海洋意识的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必行环节。
二、大学生缺乏海洋意识的教育工作原因分析
高校大学生海洋意识的缺乏与我国海洋意识教育工作的缺失有着密切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
(一)对于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内容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为了跟上应试教育的大步伐,不少中学生们普遍对于作为副课的地理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近年来的高考制度改革,使得包含海洋意识教育的地理课程教育呈现出明显弱化的倾向。不少城市已不再将地理课程的考核纳入高考范围,这样使得地理在学生的知识储备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对其的重视程度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从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也使得学生对于各方面知识的接触面变窄,这也使得其进入大学后缺乏相应的海洋知识基础。其次,我国大学阶段分科过早过细,使得学生的接触面、知识面较窄,海洋知识只能够被一部分“专业学生”所了解,而相对于大部分其他专业的学生则对海洋知识缺乏了解,这就使得高校大学生缺乏形成海洋意识的知识储备。
(二)对于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活动宣传力度不够
当前高校中鲜少出现以海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而以宣传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和海洋科技为目的的高校社团机构更是寥寥无几。除了与海洋相关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外,其他大学生参加过的有关海洋的实践调研活动更是屈指可数。在本次调查中有51.2%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有关海洋知识方面的课题或是专题讲座,而只有13%的人曾经参加过类似的实践活动。这说明高校对于海洋意识的教育宣传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对于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工作的观念存在滞后性
由于几千年来重陆轻海的社会观念的影响,使得高校对于大学生海洋意识的教育工作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而导致大学生对于海洋知识的理解难以系统化、对海洋权利的保护难以自觉化,对海洋意识的形成难以长久化。再加上当前我国的高校中综合性大学的比例偏小,职业技能型院校、文科类院校以及工科类院校数量较多,使得高校对于大学生海洋意识的教育工作大范围推广也出现一定困难。这体现在:大部分的职业技术院校过于偏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其课程体系中基本没有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的相关内容,从而使得大学生海洋意识的教育被忽视;大部分文科类院校由于理论的研究注重,从而导致在校生的海洋意识培养过于空洞;工科类院校主要通过一些专题讲座或者开设一些将海洋意识教育包含在内的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进行海洋意识教育,虽然这对于学生的海洋意识培养有一定的利处,但由于专题讲座和思政课在大学生教育工作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使得学生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海洋意识。
三、提高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对策
要想消除社会因素对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影响,这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面临的将会是社会传统观念的大变革,这不仅需要政府权力部门的干预,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本文对此暂不作深入研究,仅从高校自身角度提出提高大学生海洋意识的相关对策。
(一)增强对大学生海洋理论知识的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牢固的海洋意识是现如今高校教学必须实现的目标。基于目前我国的大学课程体系内没有专门的海洋教育课程的现实,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了解我国海洋相关知识并树立正确海洋意识观念的引导作用。通过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海洋的相关知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本来就小,作为其一部分的海洋课程的比例就更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可以在不影响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比例,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海洋知识的获取更全面。同时,也可以把海洋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大学国防教育体系中去,通过改革国防教育的相关内容,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海洋意识,从而使大学生认识到海洋对于我国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适当增设专门的海洋教育课程,以期通过这一类系统专业的海洋教育课程的学习增强大学生的海洋意识,促使大学生从学习海洋知识为着眼点,认识并关注海洋从而自觉增强其自身海洋意识。
(二)加大对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宣传
高校所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活动,对于加强国内的海洋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大学生对于海洋的关注度,进而增强了其原有的海洋意识。首先,高校可以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公共媒体资源展开对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相关活动的全面宣传,调动大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积极性,在社会上也可以形成认识海洋的良好氛围。其次,为了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学习海洋知识的热情,高校还可以定期地举办一些有关海洋知识的活动,如辩论比赛、摄影展览、征文大赛、绘画展及演讲比赛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带动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的关注,调动学生学习海洋知识的积极性。可以举办各类捐助活动,呼吁社会上各类基金组织参与,也可以通过赞助一些大型的海洋知识竞赛以及设立奖学金,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学习海洋知识、认识海洋的实践中去,在高校中创造出学习海洋知识、认识海洋的良好氛围,从而掀起学习海洋知识、认识海洋的新浪潮。
(三)深化对大学生海洋教育理论的研究
为了弥补当前对于大学生海洋教育理论的不足,必须深化对海洋意识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从而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首先可以通过组织专业人员研究和编写一套普及海洋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教科书,并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干部进行系统的海洋知识培训,并将之推广到工作与生活实践中去。其次可以开设一系列相关的培训班,使高校老师和学生的海洋知识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并通过实际参观考察等形式提高高校教师和学生对海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从而树立他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工作中承担起宣传海洋知识的责任意识,从而真正做到让海洋意识教育走进高校课堂、走入学生生活、走向全民社会,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树立坚实群众基础和理论基础。
[1]邵永灵.海洋战国策[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郭渊.加强大学生课堂中的海洋意识教育 [J].教育与考试,2009,(3).
[3]吴青林.大学生海洋意识及教育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0,(2):127.
[4]刘佳英.大学生海洋意识调查分析[J].湛江大学学报,2005,(5):146.
G642
A
1671-5136(2015)04-0135-02
2015-10-06
沈丹丹,女,江苏人,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