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梦”研究
2015-03-19陈乐敏赵茵茵
陈乐敏,赵茵茵
陈乐敏/浙江树人大学讲师,浙江大学在读博士(浙江杭州310015);赵茵茵/浙江树人大学讲师,硕士(浙江杭州 310015)。
一、背景
从心理学角度看,激励能激发一个人内在的动力,挖掘其蕴藏的潜能,从而完成目标,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看,正确而有效的激励教育,能够帮助人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继而完善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获得成功。
通过对250名不同阶层的浙江民众的调查,我们发现,有51.2%的人对“中国梦”持认可的态度,认为“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是热爱祖国、凝聚力量、团结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新时期全中国人民所追求的共同理想,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对“中国梦”和人民幸福感关联度的调查中,有70.8%的人认为“中国梦”和人民幸福感的关联紧密。对“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联性上,认为个人梦想就是“中国梦”的占调查人数的12.8%,认为个人梦想就是 “中国梦”一部分的占39.2%,认为“中国梦”实现了,我的梦想也就实现了的有22.4%,认为“中国梦”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仅占9.2%。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共同理想、信念,对民众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而且有90.8%的人认为“中国梦”和自己的个人梦想是相关联的。
二、“中国梦”的界定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梦”的产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有学者考证,提出“中国梦”一词最早的是宋代诗人郑思肖(1241-1318)。他在《德祐二年岁旦》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这里的“中国”据诗评家解释为“中原”。
2012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阐发,标志着这一概念从民间、学界的观点,上升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认识,使之科学化。2013年6月7日,习近平在美国加州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时,又进一步指出:“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也是合作、发展、和平、共赢的梦。这与美国梦和各国人民的美好的梦想是相通的。”这表明,“中国梦”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幸福的结合,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携手共进的一个梦想。
有学者指出,“中国梦”可分两个层面:个人的“中国梦”,即每个中国人通过自己在创业和就业中的奋斗,实现自己安居乐业的需要以及所追求事业的成功;民族的“中国梦”,即通过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从激励理论看“中国梦”
1.从期望理论看,“中国梦”符合群众的美好愿景。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H.Vroom)在《工作和激励》中提出了期望理论。期望,就是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期望理论认为,人的固有要求决定了他的行为及行为方式,也就是个人选择某种行为取决于该行为可能给个体带来的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对个体需要的满足度。用公式表示就是:激励力量=E效价×期望。如果一个人估计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大,期望值高,那么激励的力量就大。反之亦然。
从期望理论看,“中国梦”有两个层次:个人梦和国家梦。中国梦中包含着每个中国人的个人梦,因为“中国梦”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让人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都是具体的、看得见的、而且是可以实现的目标,人们对这种生活的期望值是非常高的,这个目标就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在“中国梦”中,个人梦和国家梦紧密交织在一起,在个人梦实现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国家梦的最终实现,而国家梦在不断实现的过程中也为个人梦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两个梦相互促进发展、紧密联系的关系能够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把人们的力量团结在一起,为同一个理想目标而奋斗。
2.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看,“中国梦”切合群众的实际需求。马斯洛在1943年《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需求层次论。人要从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开始,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个层次相对满足之后,才进入下一个层次。西方的激励理论,特别是在体现人本主义方面,有一定的合理成分。我们要重视个人的需求,尊重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注重人文关怀。
中国梦的出发点和目的归宿、内容实质和目标,定位在为了人民的幸福,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高宗旨的最好体现。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梦中蕴含的人本理念,它紧密结合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尊重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当人们感到国家致力于解决自己第一、第二层次甚至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且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就能激发出他们的内在动力,起到激励的效果。
3.从中国的激励理论看,“中国梦”强调的是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的最佳结合点,认为个人幸福可以和集体幸福相一致,进而达到最大的激励效果。
中国的激励理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要求个人在考虑自己利益时要注重国家的利益,不能陷入利己主义的泥沼中,而是要胸怀天下。中国梦既强调整体目标,也强调个体幸福,这是它能够直抵人内心深处、产生巨大感召力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强调国家利益,可以凝聚中国力量;另一方面,强调个人福祉,让“中国梦”更加具体、更加可感可知,更好地顺应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种结合,可以让激励发挥最大效用。
[1]习近平.实现民族复兴是最伟大的中国梦[N].新京报,2012-11-30(A04).
[2]习近平.在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R]www.people.com.cn,2013-03-18.
[3][美]RC G.Miltenberger.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M].胡佩诚译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34-235.
[4][美]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奈.管理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650.
[5]史为磊.当前“中国梦”的研究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 2013,4:12-20.
[6]青连斌.中国梦,人民的梦[N].文汇报,2013-03-20.
[7]夏春涛.“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本质区别[N].光明日报,2013-04-24.
[8]石毓智.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的七大特征[Z].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523/c49150-21583 458.html).
[9]朱继东.“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 [J].党建,2013, 2.
[10]李祖超 .教育激励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94.
[11]张凤 .剖析奥巴马当选总统所再次激发的美国精神[J].商场现代化,2011,总 636:226-268.
[12]孙来斌, 黄 兰 .中国梦研究述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4:191.
[13]许学梅,嵇东海,许方维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116-117.
[14]Leon C.Megginson,Donald C.Mosley,Paul H.Pietri,Jr.Management,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Third edition,Harper&Row Publishers Inc.,1989,p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