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深层生态意蕴的探析
2015-03-19夏文利努尤甫提拉提非克
夏文利*,努尤甫提·拉提非克
(西南民族大学 a.政治学院;b.外语学院,成都 610041)
一、“道法自然”本体论的深层生态含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最先把形而下之“道”提升到形而上之本体论的高度。同时又强调作为万物总根源之“道”必须要效法自然。“自然”是道运行的法则,也是天地人活动的准则。“自然”一词在《道德经》中出现5次,在《庄子》中出现9次,在《淮南子》中出现15次,可见其在道家哲学中的地位。道家典籍中的“自然”是“自己如此、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意思,是一个与人为相对应的概念。“它所描述的是天地万物自己如此,没有外力的干涉或促动,纯然顺应自体本性的一种正常、健康、完美的生存法则和生存状态。”[1]陈鼓应认为“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原因。可见,‘自然’一词,并不是名词,而是状词。也就是说‘自然’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2]日本学者池田知久指出“‘自然’的原义为自主,即不藉由他人的力量,完全源于自身力量的这种或是成为这种的事物”。[3]可见,“自然”不是一个实体概念,“道法自然”并不是指在“道”之上还有一个实在的主宰,而是指作为世界本源之“道”也不是随意而为,其运行有其必须遵守的法则,这个法则就是“自然”。即“道”也是按照一定的、本来的规律在运行。“老庄崇尚自然,与西方人‘回到自然’的意义不同,它不是要求与外在的自然相统一或相协调,而旨在消除和化解人为或人的种种执着,复归于人的纯真本性,追求一种自然无为的精神境界。照老庄之说,天道以自然无为为德为性。因此,人道当效法天道而无执无着,自然无为。可是,人们却往往崇尚人为,由此而失却万物本性之真,种种纠葛、冲突、纷争随之而起。老庄崇尚‘朴’、‘真’、‘混沌’,强调‘返朴归真’,按照自然无为的原则而生活。这是道家所理解的‘道法自然’的真义。”[4]
“自然”与自然界不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同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外在的、表面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人性与自然界本性之间的关系。“道法自然”揭示的恰恰是人性与自然界本性之间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道法自然”告诉我们自然界的本性是自然;“天地效法道”意味着天地的本性亦是自然;“人效法天地”意味着人的本性也是自然。天地万物只有顺应自己的自然本性生存、发展,整个生态系统才能繁荣、和谐、稳定。正是由于人性与自然界本性内在的同一性,决定了人与自然界之间注定是一体性的。把两者关系理解成是对立的完全是西方近代主客二分哲学的错误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宇宙既定的原初秩序,不是后天人的努力所实现的一种生存状态。不管人们认识与否,人性与自然界本性具有同一性,这是客观事实。人们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会自觉地关爱、保护自然界,也必然会得到自然界的恩惠。反之,人们不能认识它,就会以牺牲自然界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也注定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古人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对自然界既崇敬又畏惧,有效地保护了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而近现代人只看到人与万物表面上的利益冲突,难以体悟人性与自然界本性的内在同一性,更理解不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一体性存在关系。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人从自然界之中超拔出来,成为了“自然界的主人”“万物的主宰”。自然界也成为与人类主体世界对立的客体世界。人对自然界越发缺乏崇敬和畏惧,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最终造成了今天的生态危机。“自然变成了自然界,自然与自然物、人造物同一,这种观念转变的背后潜藏着人类对自然世界的征服和统治。自然演变为自然界和自然物,它就可以被人所认识。人们认识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就能够依据这些规律改造自然界、控制自然界,掠夺自然界、复制自然界,最终达到主宰自然界的目的。”[5]
二、“人与天一”自然观的深层生态底蕴
道家哲学非常注重天人和谐的学派,如果说“道法自然”揭示了人性与自然界本性的内在同一性。“人与天一”则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界外在和谐关系。古代没有自然界这个词,但是“天”一般既有上天的含义,也有自然界的含义。庄子最早提出了“人与天一”的命题。
“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庄子·山木》)什么是“人与天一”?道家的“人与天一”不是天人合于人,也不是天人合于天,而是天人合于“自然”。“人与天一”是建立在“道法自然”本体论基础之上的,其依据是人性与自然界本性的同一性,并由此决定了外在的天人关系是和谐的。“人与天一”不仅是人们后天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先天的一种直觉感悟。“‘何谓人与天一邪?’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庄子·山木》)天的本性是自然,人的本性亦是自然,人之所以不能保持其自然本性,是由于受到了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摆脱各种物欲的诱惑,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使人性返璞归真,回到与自然界同一的本真状态。
道家哲学的“人与天一”自然观与深层生态学的“自我实现”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坚持整体论的观点,都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整体。“自我实现”是深层生态学的两个基本原则之一。“自我的含义是与自然界相联系的自我。自我实现过程在于自我省悟,以理解自己是更大整体的一部分,是一个理解‘在人与非人之间本无固定的本体论划分’的过程。这种自我是形而上学整体论所描述的那种自我。如果作为人类我们是由与自然界其他部分的联系所构成,自我实现就是要理解并完全致力于这个整体。”[6]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扩大认同对象的过程,通过自我实现,人与其他存在物融为一体,我成为万物之中的一份子,其他万物也成为自我中的一部分。这也正是道家“人与天一”所诠释的圣人境界。
虽然深层生态学建立在对西方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不断反思和批判基础上,但它并未彻底摆脱这种模式的影响。“自我实现”仅仅停留在“人与物”的层面,通过人对万物的认同过程,实现的是人与自然界、自然物之间外在的和谐,而不是人性与自然界本性内在的和谐。人性与自然界本性之间的关系在深层生态学这里并未涉及。因此,深层生态学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理解还是主客二元分离的状态,而非一体性的存在状态。而道家哲学则始终没有主客体的二元划分,它认为人性与自然界本性是同一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先天就是一体性的存在关系,主张人对自然界的关爱不是深层生态学“自我实现”所理解的外化的行为表现,而是人们内化于心的心灵感悟。可见,正是由于受到西方主客二元分离思维模式的影响,深层生态学与道家哲学虽然都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但是两者对这种和谐关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物无贵贱”“我亦物也”价值观的深层生态内涵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庄子·秋水》)“譬吾处于天下也,亦为一物矣。不识天下之以我备物与?且惟无我而物无不备者乎?然则我亦物也,物亦物也,物之与物也,又何以相物也?虽然,其生我也,将以何益?其杀我也,将以何损?”(《淮南子·精神训》)
深层生态学是西方当代生态哲学中最前沿、最激烈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代表。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 Naess)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从此开创深层生态学研究。奈斯指出“深层”就是指在导致生态危机原因问题上的“深层追问”,目的在于揭示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因而深层生态学成为当代生态哲学的重要学派,对生态哲学和环境保护运动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西方现代生态哲学试图将人类的伦理关怀范围扩展到万物,可是这明显会陷入一种理论困境之中。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同类,而人与物之间是异类,伦理是同类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异类之间的关系。无论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看作是超拔于万物的存在,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把万物提升到与人相同地位的存在。都没有真正解决人与物的“异类”问题,因此也就不可能真正把人类伦理学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淮南子》在庄子“物无贵贱”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亦物也”的思想,它强调我是物,物也是物,我与万物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万物都是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万物之间本来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亦物也”无疑为解决现代生态哲学的人与物的“异类”问题,实现人类伦理学向整个自然界的扩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理论路径。
“物无贵贱”“我亦物也”价值观与深层生态学的生态平等主义思想如出一辙。“生态平等主义”是深层生态学的另一基本原则。深层生态学认为正是因为万物与人一样都有自身存在的内在价值,所以人与万物是平等的。“生物圈中的所有事物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都拥有在较宽广的大我的范围内使自己的个体存在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利。”[7]承认万物都有内在价值,也是道家哲学。道家哲学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生,万物生来就秉承了道所赋予的道性,也就是内在价值。道赋予万物的道性(内在价值)没有大小、多少之分。所以,人与万物生来就是平等的。
无论道家哲学的“我亦物也”将人的地位降为了物,还是深层生态学通过将内在价值赋予万物,将万物抬高到人的地位。笔者认为他们的观点都是有一定缺陷的。因为双方都只是强调了人与物之间的不平等,而忽视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人虽然是自然界中的存在物,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存在物。如果社会中的人与人不平等不能很好解决的话,那解决自然界中的人与物的不平等就根本无从谈起。
四、“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实践观的深层生态韵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十九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老子认为对人与自然界一体性存在关系的感悟、落实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就是过节俭素朴的生活,
“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平为福,有余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也。”(《庄子·盗跖》)庄子也告诫我们:财物能够维系基本生活就足够了,多了不一定幸福,也可能是祸害。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不可能满足人类无限增长欲望。只有人类自己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从日常饮食起居中养成朴素节俭的生活作风,久而久之才能达到“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境界。这与深层生态学倡导的“手段简单、目的丰富”(Simple in Means,Rich in Ends)有异曲同工之处。“手段简单”就是要求人们尽可能地控制过多的物质欲望,减少对非基本生活需要的追求。“目的丰富”是要求人们更多地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享受,把实现“生态的自我”作为人生的最大生活目标。
五、道家哲学的无中心主义思想
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一切以人类利益为中心,人是衡量一切存在物价值的唯一标准。这种价值观只能看到万物对人类有用与否的工具价值,忽视了万物自身存在的内在价值。深层生态学强烈反对并试图祛除人类中心主义。可是当其主张生态整体利益高于人类个体利益之时,就又形成了自然界中心主义。二者实质上都没有摆脱西方主客二元分离的思维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人无论是在自然界之上的存在,还是在其中的存在,两者关系都是对立的。相反,道家哲学中人与自然界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一体的。道家哲学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自然界的本性亦是自然,天与人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与自然界一直是一体的存在,不存在谁是中心的问题。人不能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自然界;自然界也不能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生态危机是人意强加给自然界,遭到自然界报复的前车之鉴。大禹治水则是天意强加给人类,引起人类顽强抗争的典范。我们应当反思,“天灾”的本质是否是“人祸”?可见,对天人一体性存在关系的感悟,不仅是一代人的需要,更是人类能够世代发展的需要。天人关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至关重要。一味地顺应自然、自然无为不可取;妄自菲薄、藐视万物更是危险的。我们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担负起保护环境、呵护万物的责任和义务。
六、结语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的危机,是人性迷失了自我导致的危机。因此要想彻底解决生态危机问题,首先就得把人性从危机中解救出来。这条路径就是我们要充分理解道家哲学中“自然”的本义,进而充分理解道家哲学所揭示的人性与自然界本性的同一性,体悟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应是和谐的,不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界中的人,自然界是人生存所触及的自然界。自然界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我们关爱万物就等于关爱自己,善待自己也就等于善待万物。
[1]肖玉峰.“道法自然”的现代诠释[J].自然辩证法,2012(9):94-99.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30.
[3]池田知久.论老庄的“自然”:兼论中国哲学的“自然”思想的发生与展开[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26-36.
[4]高晨阳.论“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意蕴及价值:兼评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J].哲学研究,1995(6):22-28.
[5]曹孟勤.自然与自然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4):17-20.
[6]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M].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53.
[7]DEVALL B,SESSIONS G.Deep ecology:living as if nature mattered[M].Salt Lake City:Peregrine Smith Books,1985: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