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校实验教育管理水平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实验室管理为例

2015-03-19张彦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高校教育实验教学

提高高校实验教育管理水平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实验室管理为例

张彦

摘要:实验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走出校园就可以适应社会需求。本文对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为提高高校实验教育水平提出适当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育;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一、实验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大学中,实验室的教学档案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学校实验教育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目前高校实验教育相关工作者的流动性大,档案管理工作无法实现持续规范化管理。另外学校关于实验教育方面的管理手段落后,没有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相关制度和文档规格加以约束,缺少理论的指导。

(二)实验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

当前高校实验教育工作者大部分是由不同专业人员半路出家而来,就安徽财经大学实验中心的人员构成来说,绝大部分人没有专业的实验技术知识背景。另一方面,实验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教学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实验人员在职能划分上一直被认为是“教辅”人员,得不到校领导的重视,实验系列职称评定靠边站,学习培训机会少,自我提升空间小,琐碎工作难以被肯定和计量,严重影响实验人员工作积极性。

(三)实验室良好教学秩序难以实现

相比通常的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的整体教学秩序较差。实验室里一排一排的电脑屏幕变成学生的最好屏障,授课教师如果疏于维持秩序,很多不自觉的学生就会在上课的过程中利用实验室电脑进行与实验教学内容无关的一系列活动,使得实验室良好的教学秩序难以实现。

(四)作为实验教育基地的实验室维护难度大

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以及学生人数的增加,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不断开发,实验课程的开设规模是以前的数倍,这些都将增大实验教育基地的维护压力。首先,高校大课间隔时间很短,实验室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打扫实验室,致使实验室没法维持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实验室软硬件维护的工作量大幅度提升。现在高校实验课增设的幅度很大,计算机的软硬件出现问题的概率也升高,维护难度上升。

二、加强实验教育为宗旨,对实验教育管理进行研究

(一)加强实验室各项制度的建设

实验室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备是完善的学校制度有机构成。制度的完善将促进学校实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高校整体教育水平的必要基础。一方面,完善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责任到人,使设备和相关责任人挂钩。另一方面,结合实验室教育工作者的具体工作内容,制订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评定标准。坚持质与量相结合的原则,公正且客观地考核实验教育人员的绩效。

(二)提高实验室服务实验教学的效率

实验室是高校师生进行试验科研,出成果的重要场所。只有提高实验室服务于实验教学的效率,才能确保高校实验教学良好有序地进行,高效利用学校的资源达到提高实验教育水平的目的。对实验教育工作者施行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增强人员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实验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是提供优质实验教育服务的前提和保证。

(三)维护良好的实验教学秩序与环境

教师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放在首位的是传道,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社会公德心的教育,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挥引导作用,也是其重要的职责之一。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育水平

(一)发扬主人翁精神,提高专业素质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有主人翁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其次,努力钻研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实验人员应该是一专多能型人才。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实验教育人员站在了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前沿,这就要求实验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系统专业理论知识背景,还要广泛涉猎社会自然科学知识,抓捕新兴学科动态,推动实验教育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最后,各高校近年来对实验教育的重视度有所提高,但是还远远不够,没有落到实处。建议学校要建立实验教育人员的培训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增强实验教育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加强实验教育人员的内涵建设,提高实验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实验人员专业化程度和爱岗敬业精神。

(二)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实验教育者的工作积极性

针对实验教育人员工作积极性欠佳问题,建议高校应从实验教育人员最关心、与其发展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首先,提高实验人员的待遇水平,提高岗位津贴和其他待遇,淡化专任教师和实验人员身份界限,享受同等待遇,营造一种尊重实验人员的氛围,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其次,要尽快地完善实验人员职称评定体系,利用公开公正的实验系列职称评定,肯定实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成效,激励有志于教辅工作的实验教育人员长期立志于实验室工作,而不会因为待遇不公或者工作价值无法实现时刻准备着转岗或跳槽,影响对实验教育事业的贡献度。实验系列职称评审要根据实验教育人员岗位职责,注重日常实验教育工作绩效的原则,多方面结合综合评定。最后,要为实验教育人员提供个人提升成长的空间,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设立对口的专项研究项目,通过持续性的课题支持、经费资助,激发其工作热情,提高其对本职工作的认同度和归属感。极大地调动实验教育者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开拓实验室建设工作。

(三)多途径有效控制学生用机行为

首先,安装教学终端控制软件对学生用计算机进行行为控制,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打开终端软件进行教学广播,实现对所有学生用机屏幕的控制,预防学生自由操作。其次,通过实验室总服务器的设置,屏蔽掉学生经常进行访问但与实验教学无关的网站,杜绝不自觉的学生在上课期间进行一些与实验课程完全无关的网络访问。

(四)做好档案的管理

在上课期间授课教师要按照要求认真填写上课纪律表或者相关日志,为将来实验教育评估和工作总结留下可以查询的记录依据。平时的实验室管理过程中要把各项工作及发生的各种状况如实进行记录,并作为档案妥善保管,为实验室向量化管理发展创造条件。另外还要整理校级院级以及部门的相关文件规范等,为更好地发展实验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五)实验室中推行研究生助理负责制

研究生是高校实验室的主体,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被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故研究生助理责任制由此而生,适时提供了恰当的实习机会,只要略加推广,相信广大研究生都希望能有机会得到这样的锻炼。为了实验室的持续发展、统一规范管理,实验室负责老师必须对研究生助理进行专业及管理培训,将实验室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表述清楚。对研究生助理加以考核,选优秀者任用。

(六)坚持人文关怀,提供优质实验教育服务

实验教育实质是一种服务,要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坚持融入人文精神,改变传统的观念,充分肯定实验教育管理者工作的重要性,对实验教育人员和广大学生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在提供实验优质服务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体系。

参考文献:

[1]韦素玲.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探究[J].高等教育,2014,1.

[2]杨靖伟.试论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

[3]吴敏珏.提升实验室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4,6.

[4]江志晃.项目管理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

责任编辑:魏明程

职业教育

俞静/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浙江杭州310053)。

猜你喜欢

实验室建设高校教育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浅谈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高校转型发展的三坐标测量实验室建设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