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3-19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第四中学王自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3期
关键词:学情导学学案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第四中学 王自周

2004年,我国因势启动了新一轮高中课改。本轮课改,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依然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和高效!本人经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及反思,对本轮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形成一些粗浅见解和认识!下面,本人就就此略谈,以就教于同仁。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依新课改理念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本轮高中历史课改,上至教育理念、观念和方法,下至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储备等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惑!面对这些挑战和困惑,我们唯有直面现实,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尽快适应新课改并在课改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教学环境实际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找到有效实施途径,坚持依新课改理念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二、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有效备课?本人认为应以集体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从课标、学情、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等方面充分备课。

1.开展集体备课

新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同版本教材的具体内容、课标的准确解读等课程实施中的诸多问题,仅凭教师个人一般是难以驾驭的,它需要依靠集体力量和智慧来解决。所以,利用备课组、教研组来开展集体备课是新课改背景下有效备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当然,集体备课要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2.准确解读、把握课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指导本轮高中历史课改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但其“内容目标”表述非常笼统、宽泛,如解读不准,必然导致目标不清,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效果。因此,备课一定要准确解读并把握好课标。

3.备学情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过程。教学要有效,备课就要注意备学情,教学内容只有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接受能力等最大程度相吻合,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4.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新课程一标多本,各版本教材具体内容不一、侧重点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备课时必须依据课标和学情,有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5.依课标、课型、学情等确定教法和学法

课堂教学要有效,备课就要注意备教法和学法。教法、学法不当,即使准备的教学内容

再丰富精彩也会让教学效益大打折扣,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6.形成“教学设计”

在前述备课的基础上,有效备课的最后环节就是以清晰的思路形成“教学设计”,对课堂

教学活动进行基本预设。

三、灵活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实施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三方面动因的集成,是教学思维对这些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概括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课堂教学有效就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课堂教学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要依课标、课型、学情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定。但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及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模式是本轮课改的基本理念,也是我们探索、开展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有效、进而高效的前进方向。

譬如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面对相当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堂不学习、课后不复习的基本学情,本人依据新课改理念,采用“先学后教”教学策略及相应的“问题导学”“学案导学”模式和方法,较快改变了上述状况。

对“问题导学”和“学案导学”这两种教学模式,本人在此略作简述,以供参考。

第一,“问题导学”就是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做法如下。

新课前出示“学习目标”和“问题”,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利用课余时间于新课教学前探究“问题”并留下书面记录(备检查)。

利用新课课堂前5至15分钟左右的时间检查并让部分学生交流、阐述“问题”,教师适时点评并总结;检查完毕,教师对共性问题让学生集体讨论或教师自己讲解,对个性问题则单独指导,最后再辅以适度的课堂训练或课后练习予以巩固。

第二,“学案导学”就是以导学案为载体,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案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相关单元学习任务;课上进行展示、交流,再由师生合作再探究并完成“巩固训练”,进行“课后反思”的教学模式。操作如下。

1.发放、检查导学案

导学案一般在新课课堂教学前两至三天发放,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导学案各构成单元的基本内容。为督促学生主动、按时完成“要求”,切实做到“先学后教”、有的放矢,新课课堂教学前还须按时对全部或部分学生的导学案进行检查或批阅。

2.课堂展示、点评,再探究

课堂上,首先让部分学生按要求进行展示、交流,然后进行师生点评和合作再探究。

3.做好“课后反思”

新课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并写好“课后反思”,以此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总之,实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而高效是我们永恒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怎样实现?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模式和方法不能一概而论。但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实现有效备课,实施“先学后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策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和主法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基本思路和途径,也是我们继续探索、实践该问题的一个基本前进方向,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去实践。

猜你喜欢

学情导学学案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