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广三种模式稳粮增收转方式

2015-03-19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党组成员总农艺师刘年喜

湖南农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籼粳再生稻杂交稻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党组成员、总农艺师 刘年喜

特别关注

推广三种模式稳粮增收转方式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党组成员、总农艺师刘年喜

转方式,重点是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现阶段,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的过程中,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勇于实践,积极探讨推进湖南省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新路子,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如当前大力开展早籼晚粳、再生稻及“水稻+”稻田高效种养模式等3种稻田生产模式的示范推广,符合中央农业发展的总要求,切合全国农业区划中的功能定位,是推进湖南省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途径。

籼粳杂交稻在湖南省3年试验示范证明,甬优12、538、9号、15号、1540、4149、4949及春优84等,在湖南省表现出显著的增产、广适及生产安全等性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如甬优12,2014年在湘潭县泉塘子乡做双晚种植,6.7公顷片机割实测667平方米产量达715公斤;甬优538,2015年在龙山县做中稻种植,6.7公顷片机割实测667平方米产量达994.8公斤。这些品种的生产性能表现如下:一是增产增效。据3年示范结果测算,若籼粳杂交稻在湖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平均单产最低能提高5%。中央要求农业生产要稳粮增收,在耕地面积刚性缩减的情况下,提高单产仍将是实现稳粮增收的有效途径。甬优9号、15号、1540等品种,既具有(超)高产潜力,其米质又能达到国标优质2~3级米标准。推广籼粳杂交稻,在推动稻米生产转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二是广适应性。目前,甬优系列品种在浙江省年推广面积28万多公顷,在福建、江西、湖北、安徽、重庆等省市的推广面积也飞速扩大,势不可挡。2014年湖南省在34个县开展示范,其中增产幅度达到5%以上的点占90%。三是生产安全性。湖南省自推广双季晚稻以来,一直饱受“寒露风”的威胁。由于粳稻耐低温的能力更强,抽穗扬花期对低温的忍耐比籼稻低3℃,若推广早籼晚粳,可妥善化解“寒露风”对双季晚稻的威胁。目前,少数人由于对粳稻稻曲病缺乏了解,心存疑惧。其实,与籼稻一样,不同粳稻品种间对稻曲病的抗性差异较大,稻曲病是水稻常规性病害,可防可控。

再生稻是一项历久弥新的生产技术。再生稻主要是在温光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产区推广,它既不与双季稻争地,又能提高自然温光资源的利用率,再生季收获后也不妨碍冬季作物的生产,能在丰年促增、灾年补损。同时,再生稻生育期短(55天左右)、日产量高(667平方米产量可达200公斤,高产田可达300公斤)、再生季生产成本少(667平方米再生季成本不足100元)、米质优(再生季基本不施用农药,米质较头季能提高1级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由于田里留有再生稻,农户定然不会将头季机收后撒在田里的稻草焚烧,或再施入腐草剂,而自发将稻草还田,既省事又肥田,生态效益显著。据初步测算,湖南省一季中稻面积为113万公顷,若其中53万公顷种植再生稻,按年667平方米最低产量200公斤算,可增产16亿公斤。仅此一项,可实现2020年前湖南省粮食年产能达到315亿公斤目标。

“水稻+”稻田高效种养模式也是一种经济及生态效益显著的稻田生产方式。如2015年南县共发展“水稻+龙虾”共生种养3333公顷,每667平方米年产虾120公斤、稻谷600公斤、纯收入4000元以上,比单一种植一季稻增加3200元,南县“水稻+龙虾”给农民增加收入超过1亿元。祁东县发展“水稻+泥鳅”数公顷,辰溪、新化、花垣、苏仙等县区,发展“水稻+鱼”均有670公顷。由于“水稻+”的稻田要确保水产品产量,这促使农户主动施用低毒环保型农药化肥。这样,既保护了农田生态,又提高了产出稻米的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猜你喜欢

籼粳再生稻杂交稻
“稻+再生稻+马铃薯”种植模式适用栽培技术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水稻籼粳性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判别体系的建立
利用SNP标记进行水稻品种籼粳鉴定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抗倒高产肥料运筹技术的数学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