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小学生朗读指导随笔
2015-03-19林娟
林 娟
林娟/福州市仓山小学高级教师(福建福州350001)。
一堂语文课若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则不能算是一堂好课,甚至算不上语文课。但是否只要有读书声就可以呢?其实不然。在朗读过程中落字、添字、颠倒、重复、唱读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在公开课上也偶有出现。故读书之声须声声入耳方算真正的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文章、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阶段性目标中也指出:从一年级开始,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其朗读兴趣。抓好朗读教学,特别是抓好低年级的朗读教学,对学生学好语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才能抓好低年级的朗读训练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余小有感悟,特此就教于方家。
一、认识句子——磨刀不误砍柴工
级教学时,首先就要讲清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及自然段间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说来,停顿时可以这样:句号、感叹号、问号停两拍,冒号、分号、引号停一拍半,逗号停一拍,顿号停半拍。同时还要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读法。在对孩子们进行朗读训练时可以尝试这样一种方法。读带句号的句子时,用平常说话语速即可。读带感叹号的句子时,用惊讶的语气,同时对一些重要的词语要予以重读。如在朗读“这朵花真美啊!”这一句时,要将重要词语“美”反复朗读,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的评价,孩子们朗读的效果定能立竿见影。读带问号的句子时,疑问词要扬起、轻声,朗读时抬起下巴,头部稍微上仰,疑问的语气就读出来了。指导孩子们朗读好这些带不同标点符号的句子,关键在于平时要结合阅读教学多读多练。
一年级孩子刚开始读句子时,大部分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他们不懂把字组成词,更谈不上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此时,就得先花点时间教孩子们认识句子的成分。在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逐渐掌握理解句意的基本方法——抓主干理解句意。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开头部分讲的是“谁”或“什么”,接下去的部分讲的是“做什么”“怎么样”。对这两部分关系的表达,主要有三个基本句式,即“谁(什么)是谁(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干什么”,教师需要通过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在这一过程中,要经常让孩子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如“我是小学生”“花儿开了”“老师在上课”等等,让孩子明白句子中的“谁”或“什么”是一个词,这种训练需要连续反复。如此反复训练,孩子们的语感增强了,自然而然就会这样读:“我——是——中国人”,而不是“我——是——中——国——人”。
在孩子们知道了句子成分后,就要注意对其进行标点符号及词语间停顿的朗读指导。在一句话中,标点符号可以帮助确定停顿和语调,各种标点符号都有自己一定的语法,要教会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在低年
二、指导朗读——“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之前,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读进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让学生与作者耳与心谋,不但知道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要与作者心灵相通,真正做到“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大家都说,有感情的朗读是读出来的,是学生在读中“悟”出来的。但低年级的孩子对文本的理解不深,感悟句子的能力较低,所以在有感情朗读指导的过程中,有必要进行一些朗读技法的指导,如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俗话说“无招胜有招”,但要做到“无招”先得“有招”。
(一)深入文本,抓典型句子,教朗读技巧
在课堂中,老师应当做到文本了然心中,抓住文中有特点的句子,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情感,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标。在《三个儿子》一课中,第8自然段里有一句话“一桶水可重啦!”其中“可重啦”是重要词语,要读出强烈预期来凸显提水的困难。接着后面一句话是具体描写“可重啦”“水直晃荡”“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这里“直、都痛、酸”都是重要词语。如前所述,重要词语都要重读,那对“可重啦、直、都痛、酸”这些重要词语是否都要一一重读呢?其实不然。著名播音员姚双喜教授曾讲过:一段话在朗读中只能有一个“制高点”。那么在这一段话中,其“制高点”应该是第一句的“可重啦”,后面的几个重要词语就必须读得略轻些。
叶圣陶先生说过:“导者,多方设想,使学生自求得之。”意思是说,教师指导学生读书要想方设法,使学生自己悟出读的方法、技巧。若老师能坚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随着时间的积累,他们能掌握停顿、轻重、语气等在朗读中如何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进而也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二)理解文本,对抽象文字以直观辅助
1.图片帮助。课文插图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对指导朗读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如《雪地里的小画家》,我们生活在南方,对于下雪的情景很难想象,若能引领孩子们观察插图,把他们带进洁白的世界,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房子白了,树白了,大地也白了。”把孩子们带入那种下雪的情境中,同时通过互动调动孩子们欢快、高兴的情绪,为孩子们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则欢快的语言就会脱口而出:“下雪啦!下雪啦!”在这样的意境中,孩子的朗读自然而然就是绘声绘色的。另外,教师还可设法为学生提供色彩鲜明的图片,从多侧面展示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视觉冲击,营造情感基础,如此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朗读效果。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这一课时,“层林尽染”这个词较难理解,可以找一些颜色鲜亮的图片,如远看的、近观的,一棵树的、一片林子的等等,在图片中展示层层叠叠美丽的树叶,一下子就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如此无声胜有声,在惊奇的目光中孩子们就能明白词语的意思。虽然读的是词语,但是其中的韵味却也十足。
2.音乐帮助。在朗读过程中适当运用听觉艺术渲染气氛,对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是十分必要的。音乐就是最好的选择。学生朗读时,教师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配上适当的音乐,或强烈、或舒缓、或欢快、或低沉,这种听觉与随之而来的想象力的相互作用,能增强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引起学生共鸣。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在指导诵读整篇课文时,配上欢快的音乐,孩子们听着音乐,非常可爱的、有张力的语言就脱口而出。
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从表现形式上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一句中“渐渐地”一词,学生理解上不难,但是要用朗读表达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读不出雨慢慢变化的感觉。虽然平时有见过雷阵雨,但没有真正观察过。若能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真倾听,使他们领悟到雨的变化是从大到小,慢慢变化的。继而让他们马上读句子,孩子的朗读声也会如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雨声那样,随着句子由大声慢慢变小声,语气次第减弱,语速次第渐缓。这正是借助了音像让学生对文本有了直观的理解,学生们正确的朗读自然就能喷发而出。
文章在音乐的渲染下便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喜爱朗读、自觉朗读、读出感情,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
3.动画帮助。学生学习的每篇文章都是静止的,即使配上优美的图画也依然是静止的,这样让学生凭空想象是有一定难度的,读出相应的语气就更难了。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几步就成一幅画”较难理解,“怎样画,用什么来画”是难点。若能制作课件,让文中的插图动起来,演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画画的过程,这样答案一目了然。小动物们用脚画画,雪地是画纸,脚印就是它们画的画。小动物们可爱的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朗读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
叶圣陶先生曾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该重视朗读。俗语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实践证明,让孩子喜欢朗读,让孩子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要让孩子们“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最后才能“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