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使用现状调研与分析

2015-12-27王思燕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立体化英语教材大学

王思燕

王思燕/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大学外语部副教授(河南郑州451191)。

教材、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三个要素。教师虽不是教教材,而是教学生;学生虽不是学教材,而是学知识学做人,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通过一个媒介实施,那就是教材。研究发现,98%的课堂指导来自教材而非教师,90%的学生课后作业也是由教材来指导的(Suaréz,2001)。可见,教材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学英语教材发展迅速,不但有纸质教材,也产生了相应的电子文本材料、网络课程等,形成了教材的立体化。这些立体化教材在极大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惑。到底哪套教材对学习者来说更为合适呢?选择合适的教材似乎成了一项很艰巨的任务。教育机构和教师在挑选教材(包括立体化教材)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价格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该教材对学习者的学习体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什么样的输出效果 (郑树棠,2006)。因此对立体化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相关教学效果的研究无论对于教还是学都是极为重要的。

一、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大学英语教材的研究已有不少,一是从目前教材编写原则以及教材评价等理论角度的研究(赵波,2012;朱耕,2012;黄杰平,2012),二是从其趣味性、教材词汇的维度与不同形式教材中的词汇呈现方式等词汇角度进行的研究(陈海员等,2012;陈华,2012),三是呼吁通过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将语文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中去的研究 (崔英杰,2012)。也有从教材建设的角度,对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研究(赵娟,2012),或者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探讨了教材与四级考试的适切性 (战春燕,2012)。王守仁(2008)回顾了近十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从现代教育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现代立体化教材的变化与特点。Cunnings(2002)说过这样一句深刻的话:“教材应该取决于学习和教学的目的,而不是相反,教材应该是学习者的仆人而不是主人。”但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有人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对立体化教材资源的使用程度、学生对教材的(难易度、兴趣度、满意度、实用性等)整体反映和认识、学生理想的教材、体裁、教材中本土文化所占比例等来调查分析,更少有人从教材使用的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程度,教材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研究。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材出现了明显的立体化发展趋势,而且高教司在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中,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提出了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代替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以便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许多高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选择;对现代化教室进行了建设;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改革五年来,河南省各高校都选用了哪些教材、又使用了教材的哪些资源、学生对所用教材有什么认识和看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程度如何?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相关?这些是要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对象

在河南省普通高校中进行随机抽样,又结合实际可行条件选择了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等21所高校。从这些高校中随机抽取了1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学生涉及理、工、文、艺、医等33个专业。在收回问卷以后,又随机挑选了一些教师和学生,通过邮件交流、电话咨询、个别访问等渠道进行了信息收集、核对与补充。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

在对相关教学、教材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要调查的问题设计成问卷的形式,以利于数据和相关信息的收集。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教材选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程度、学生对教材(现有教材、理想教材)的认识和看法、学生学习水平等相关问题。第二部分,参考了徐锦芬等(2004)有关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标准,从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的理解、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内容的选择、学习策略的使用、学习方法的调整和进度的自我监控、学习效果和成绩的自我评价(即从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如何坚持学并不断进步、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四)数据的收集、补充、统计与分析

首先,对样本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收回的数据整理后,发现有个别信息不全,我们又通过邮件交流、电话咨询、个别访问等渠道,对随机选择的一些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所需数据和信息的进一步收集,对原有信息和数据进行了核对与补充。然后,从中筛选了69份信息基本完整,可信度较高的问卷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因为有个别学生或是自主学习能力部分没有作答,或是没填写四级考试分数,所以在后面的分析中,各项总样本数有细微的变化)

1.立体化大学英语教材在河南各普通高等院校使用情况以及学生对目前所使用教材的看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无论是哪个层次的本科院校,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的数量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学生对网络课件、网上教程、教程光盘的使用率不高。有70%的学生认为教材中生词量合理,有一半的学生认为课文读两遍可以读懂。虽然感觉教材的兴趣性不强,但总体来说,对目前使用的教材还比较满意。而对于课文的难易部分的看法,有52%的学生认为课文中语法修辞最难理解,而39%的学生认为写作技巧部分最难;对于最为简单的部分,有超过90%的学生认为是文章的大意。所以在以后的文章讲解中,教师应该把讲解的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上。此外,对整个教材的兴趣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教材内容的题材而论,无论是哪种英语教材,科学题材所占的比例最大,约25%,其次是风土人情题材,所占比例为17%,历史事件与人物所占比例为13%。而学生理想的题材统计显示,历史事件与人物题材所占的比例最大,为66%;科学位居第二,占58%;风土人情第三位,占48%。从题材来看,目前教材的选材与学生的兴趣还算是基本一致的。但本土文化在目前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小于3%)明显低于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值(30%)。

2.新的现代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1)课内、课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与学的时间(即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程度)与学生英语水平(四级成绩)的关系分析。

表1 四级成绩统计以及与课内、课外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程度的相关系数

在表1中,课内、课外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程度(以小时计),从四级成绩来看,课外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并没有起到人们所期盼的效果。

(2)课内、课外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程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值在49-88的区间内,平均在70分,并不算高,而且标准差相对较小,说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别不大。课堂与课外运用现代技术的程度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7和-0.02,说明两种关系之间都是不相关的。所以急需对课外多媒体的使用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最重要的是在传统的课堂上,要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成果

(一)目前使用的教材基本符合不同层次学生要求

目前使用的教材,无论是《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英语》(第三版),还是《21世纪大学英语》《全新版大学英语》,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生词量、选材等都表示满意。而且,无论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的学生(河南省内),对教材的认识没有实质性的差异。

(二)立体化教材资源没有得以充分利用

目前,多数教材都同时配有学生用电子光盘、教师电子课件甚至网络教程,使教材具备了立体化的资源形式,以利于对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缺乏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或者是由于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备不到位等原因,学生对这种立体化教材资源的使用率远不能令人满意。

表2 自主学习能力统计以及与课内、课外现代技术运用程度的相关系数分析

(三)教材的趣味性有待增强,中国文化内容有待增加

一本教材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趣味性原则。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课文内容的趣味性往往可以降低情感焦虑,从而降低语言输入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课文生动有趣,学生产生兴趣,超纲词再多,课文难度再大,学生也有可能不觉得难。

文化教学对目的语文化的偏重可以加深学习者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我们熟悉西方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并不意味着放弃我们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身份。大学英语教学是在中国本土上进行的,对于广大没有机会在国外生活的国内学生来说,需要用英语表达的主要内容是民族文化,是中国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事物和现象。中国文化缺失造成了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脱节。对于那些耳闻目睹,十分熟悉的中国事物,学生却在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的英语说法。学生要么望文生义,硬搬汉语句法和词汇,自己“创造”出汉语式的英语表达;要么一筹莫展,出现“不知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无奈和尴尬”,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即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作为交际主体却在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思想上存在困难。这种“失语症”会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受到打击。而且外语学习的目的原本就应该起着中外文化的中介作用的。

所以,教材内容趣味性和中国本土文化内容的缺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继而影响英语学习进程中的良性循环。

(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从综合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时间数量上,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程度不一。而多媒体课堂教学时间的多少,和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但课外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并没有产生我们所预期的相关效果。这说明学生自中学进入大学,其学习方法的改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结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培养。

教材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编写和选择教材的时候,只有从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不同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求,考虑外语人才培养的目的,并且增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才能使教材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进而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教材的使用手段上,只有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改变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落后局面。对教材的研究,不仅从教材本身,更应该从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为外语教学研究开创新的研究视角。

[1]Suaréz,E.T.A Behavioral Systems Analysis of Textbook Quality Improvement[D].Doctoral dissertation,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2001.

[2]Cunnings Worth,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95),2002.

[3]陈海员,陈香兰.计算机英语教材与普通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语块对比分析[J].外语界,2012(1):68-72.

[4]陈潇潇.大学英语教材的课文篇际词汇重复模式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6):65-71.

[5]崔英杰.大学英语教材中人文精神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7).

[6]黄杰平.探析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材建设[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8):114-115.

[7]舒效梅,王守仁.多媒体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材的演变与发展[J].现代传播,2008(6).

[8]王延菊,于燕华.独立学院新思维应用型大学英语教材研究之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8):179-180.

[9]徐锦芬.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64-68.

[10]战春燕,国红延.大学英语教材与四级考试的适切性初探—从阅读技能角度出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6):85-88.

[11]赵波.语料库技术驱动下的大学英语教材评价分析[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4):86-89.

[12]赵娟.独立学院学生对大学英语教材使用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4):90-91.

[13]赵勇,郑树棠.几个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兼谈对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6(3).

[14]朱耕.新时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J].编辑之友,2013(3):42-44.

猜你喜欢

立体化英语教材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建构班级立体化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
一把“条举”的“立体化治理”突围
立体化监控在广东省路网监控中的应用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